辊道窑烧成制度的控制
(资料图)
陶瓷制品在辊道窑里烧成,需要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进行,合理的烧成制度是得到良好产品的根本保证。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压力制度、气氛制度。其中温度最为关键,压力和气氛为辅,但也十分重要,只有合理的三大制度才能达到良好的本质。本文重点是介绍辊道窑热工制度的一般控制方法,以期得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温度制度的控制:
1,温度的监测:辊道窑的温度监测主要是依靠沿窑长装在窑顶或窑侧的热电偶所反映的温度数据。由传热学的原理我们应明白到,在予热带热电偶测的温度高于制品的温度,但要小于烟气的温度,烧成待与预热带相似,但温差较小,且热电偶测得的温度较为接近制品的温度,早冷却带与烧成带相反,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小于制品的温度,而大于烟气的温度。
(1)预热带温度的监测
要控制好该带的温度主要控制三个关键温度点,即予热带中部温度(约500度处)及予热带末端温度(约900度处)。窑头温度过高,易使坯体炸裂。予热带末端温度点的位置反映了坯体的预热效果,并间接反映了坯体和烧成带停留的时间。予热带中部温度则是预热带温度的最关键点,若太前则窑头升温过急易造成坯体在蒸发期造成开咧的缺陷。若太后说明窑头温度太低,使得在预热带后部不得不快速升温,一方面可能在573度晶型转化处产生坯体炸裂,另一方面使得氧化阶段时间减少,容易产生黑心、针孔、气泡等缺陷。
(2)烧成带温度的监测烧成带温度的检测主要是确定烧成带的最高温度和制品在高温下停留的时间,烧成带的最高温度影响到制品得生烧及过烧,高温区的长度影响到保温时间的长短,从而也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2)冷却带温度的监测
冷却带温度的监测主要是急冷后的温度(约800度处)、冷却带中部温度(约500度处)及出窑前的温度。急冷后的温度是判断急冷好坏的依据,冷却带中部温度点附近是制品发生石英晶型转化,这是制品产生开裂的危险区,其前后温度变化应平缓,出窑前温度过高,出窑后仍可能发生炸裂,同时也不利于后道工序的操作。
2,温度控制的办法
(1)预热带温度的控制:
预热带温度的控制一般可通过调节排烟总闸、排烟支闸的开度及安装在预热带的烧嘴开度来调整。但是调节排烟总闸对窑内压力制度的影响较大,只有整个预热带温度偏高(偏低)才适当调整排烟总闸开度。入窑温度一般控制在150-300度,太高太低均不好,排烟支闸板开度窑头至窑尾由小至大,窑头排烟支闸板不宜开得太大,因为这样一造成冷风大量吸入,辊下闸板的开度较辊上大加大辊下抽力可克服几何压头造成辊上辊下温度的偏差。此外还可以调节搅拌风来控制预热带的温度。
(2)烧成带的温度控制
烧成带的温度控制主要是控制燃料与助燃空气的供应量及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要控制二侧的烧嘴喷出火焰长度一致,其恰好在窑中央部位交接,以免产生水平温差。如果火焰较长造成中间温度过高,此时宜开大助燃风。反之如火焰过短,则窑炉中央温度低,此时可减少助燃风量。另外,挡火砖和挡火墙是调节局部温度的有效方法。
(3)冷却带温度的控制
冷却带温度主要是控制急冷风量、窑尾快冷风的风压与风量以及抽热风的风量。急冷区要注意后段的急冷风管的开度比前段稍小,以免制品发生风裂。缓冷区主要是控制每个抽热风口阀门的开度,使晶型转化时降温平缓,一般抽热风支闸由窑尾至窑头开度由大至小,以保证降温速度缓慢,窑尾冷风管的开度也是由窑尾至窑头由大到小,保证制品出窑温度不只太高。
二,压力制度的控制
1,压力的监测
辊道窑内的压力一般不高,窑压的测量由微压计分别安装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个关键点一共操作参考。
2,压力的控制
压力本身对制品的烧成影响不是很大,他只是对窑内的温度、气氛有很大的影响。辊道窑时中空窑,气体在窑内流动的压头损失很小,有人测量表明,每米压将才1Pa压力控制较为容易。压力制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调整总烟闸板开度来稳定预热带和烧成带之间零压面的稳定,是预热带在微负压下操作,以利于水气和坯体的氧化分解产生的反应气体排除,气体在窑内预热带运行的压差在1mmH2O。烧成带则控制在零压的微正压下操作,以阻止继续排气而产生的气孔,经验表明,辊下零压位叫辊上零压位退后有利于操作。另外,保持烧成带与冷却带交界划分的二段进出风基本平衡,也是维持窑内压力制度稳定的重要手段。在冷却带要求抽热风稍小于急冷风与窑尾冷却风量之和,以保证急冷风有少量进入烧成带作二次助燃风确保烧成带充分氧化气氛,提高热利用率,还可杜绝烟气倒流,造成烟熏缺陷。总之,排烟闸的开度、喷嘴的开度、急冷风管的开度、抽热风阀开度及风量分配是压力制度控制的主要手段。
三,气氛制度的控制
1,气氛的监测
窑内气氛的测量比较困难,目前窑炉上还没有直接测量的仪器,对于气氛的分析可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测量烟气的成分。
2,气氛的控制
辊道窑一般为氧化气氛烧成,主要是调节好空气燃料的配比。供给过余的空气,保证燃烧完全,窑内不出现冒烟,有时气烧窑内因煤气热值波动时会出现瞬间还原气氛,需及时加以调整。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北方昆曲剧院《人在草木间》讲述动人故事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付裕)人间有情天地气,草木无语蕴乾坤。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03-31 05:54
原标题:短视频平台整治演绎类作品违规最高无限期封禁账号中新网3月3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吴涛)近期,网上部分剧情演绎类视频作品网络传播过程中
2023-03-30 16:34
原标题:长沙的“书卷气”愈发浓郁中国文化报驻湖南记者张玲3月24日至26日,第三十届长沙图书交易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和长沙市10个分会
2023-03-30 15:55
原标题:“北京榜样”面人郎文 北京日报记者韩轩摄 北京日报记者方非可爱俏皮的“冰墩墩”“雪容融”,《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桀骜不驯的“黑眼
2023-03-30 14:55
原标题: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7名演员入围终评3月30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发布会,介绍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演
2023-03-30 14:39
原标题:《长沙夜生活》新阵容曝光(引题)周冬雨给王栎鑫发“好人卡”(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电影《长沙夜生活》近日发布“长沙一夜”预告
2023-03-30 14:51
原标题:湖南桑植:(引题)“非遗+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主题)中国文化报驻湖南记者张玲通讯员王成均郑秀近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中国工
2023-03-30 14:48
原标题: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近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
2023-03-30 09:51
原标题:中国国际时装周:印花艺术的新时尚图为中国国际时装周“蝶影蟲蟲·东雅儿”时装发布会。(许之丰)在蝶影蟲蟲的色彩世界里,每一种颜
2023-03-30 09:44
原标题:“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现代的启迪”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亮3月28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
2023-03-30 09:52
原标题:《不止不休》热映各方呼吁消除乙肝歧视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姬薇近日,由吉利德科学提供公益支持的电影《不止不休》正在全国热映,影片
2023-03-30 09:52
原标题:首个郎窑主题大展集结百余件重器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诞生于康熙盛世的郎窑瓷是督陶官郎廷极主持烧造的瓷器,蜚声海内外。3月28日
2023-03-30 09:39
原标题:国际最新研究:文艺复兴“古典大师”油画或加入蛋黄等蛋白质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
2023-03-30 08:44
原标题:中国动画电影海外交流正当时今晚报记者丁晓晨2023年第12周电影周票房冠军属于一部海外引进的动画片——《铃芽之旅》。截至目前,该影
2023-03-30 08:44
原标题:维护保养结束,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开门迎客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李俊萱高倩就像汽车上路需要保养,舞台也需要休养生息。每年初
2023-03-30 08:45
原标题:国宝画重点丨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座古港遗址里都有啥?八座形制各异的宋代码头两艘宋代沉船数以吨计的瓷器残片……温州朔门古
2023-03-30 08:33
原标题:北京国际电影节时隔3年重回春天(主题)电影节于4月22日至4月29日举办 将组织九大主体板块及相应活动(副题)北京青年报讯(记者肖扬
2023-03-30 08:48
原标题:《宇宙探索编辑部》4月1日公映(引题)杨皓宇和你“在宇宙尽头交个朋友”(主题)齐鲁晚报记者宋说 “满世界找外星人
2023-03-29 17:39
原标题:《回响》:故事的失调遮蔽了心灵的回响《回响》是冯小刚继《北辙南辕》之后执导的第二部网剧,改编自作家东西的同名小说。该剧讲述女
2023-03-29 15:40
原标题:国家级非遗颍上花鼓灯:淮河畔的“东方芭蕾”中新网安徽颍上3月29日电(刘浩张天峰)咚!咚!咚……近日,在安徽省颍上县尤家花园,随
2023-03-29 15:52
原标题: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和灿烂多元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应妮)从一百万年前的湖北的“郧县人”3号头骨,到
2023-03-29 14:44
原标题:《他是谁》:刑侦剧的又一次“狂飙”?3月中旬,张译主演的《他是谁》和冯小刚执导的《回响》双峰齐出,都是刑侦悬疑剧,却各有千秋。
2023-03-29 14:53
原标题:“辉煌中轴”展览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这是3月27日拍摄的展出的永定门石匾。3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览开展。展览汇集全
2023-03-29 14:45
原标题:陕西宝鸡一西周时期墓地发现大量东方文化因素中新网西安3月28日电(记者阿琳娜)记者28日从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一西周时
2023-03-29 14:33
原标题:游戏音乐形式越来越丰富并随着游戏“出海”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引题)上海如何培养出更多游戏音乐创作“黑马”(主题)解放日报
2023-03-29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