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普专家 钱航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是中国第一型载人火箭,全程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是我国现役唯一具有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的火箭,肩负着保障航天员安全进入太空的特殊使命和责任。素有“神箭”美誉。自1999 年首飞迄今,已成功发射 15 艘神舟飞船和 2 个空间实验室,成功率 100%。
(资料图)
而神舟飞船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人员和物资的载人航天器。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地面提供能源和动力。迄今为止共研制了15艘,其中第一、二、三、四号为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五号及后续型号为载人飞船。
发射当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温约零下19摄氏度,这是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以来,发射温度最低的一次。那么火箭有哪些御寒装备呢? “长五”火箭使用的是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是名副其实的“冰箭”。与它不同,长二F火箭是常温火箭,面对酒泉发射中心的低温天气,当然会感到“冷”。寒冷的冬季会增加火箭飞行难度,火箭液体发动机、逃逸固体发动机等部位会感到“冷”,这样会造成某些部件失效,严重时会影响飞行安全。
研制人员在设计初期,就为整个箭体调整到零下35摄氏度的适应能力,实现低温天气依旧能飞。遇上普通寒冷天气,火箭通常会在箭体外穿上一层“保温层”,即在火箭的整流罩、仪器舱和发动机舱处粘上白色的阻燃型聚乙烯泡沫塑料,阻挡冷风侵袭。这次发射,连火箭尾段也加上了“保温层”,“腿脚”保护得暖暖的。
除了火箭本身“穿”得厚,火箭“住”的房子还是“空调房”,厂房塔架上有多条空调管路,持续向整流罩送风,火箭的尾段也能通过舱口享受24小时不间断的空调暖风。哪怕外界白雪皑皑,冷如冰窖,整流罩和发动机舱内依然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
此外,研制人员还贴心地推迟了发射塔第一组和第四组回转平台打开时间,减少了火箭暴露在外的时间。
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堪称本次任务的首要看点。在轨交接将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相较地面交接更加高效可靠。 此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而在轨交接后,中国空间站将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神舟十五号乘组作为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后到访的首个乘组,将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对航天器运行维护的管理工作量会大幅增加。除日常维护照料空间站外,航天员将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涵盖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轨期间,计划实施3-4次出舱活动,并将首次使用梦天实验舱的货物气闸舱转移物品,航天员的舱外活动范围也更为广泛,将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挑战。
那载人火箭有哪些任务呢?自执行长二 F 遥十二火箭任务起,长二F火箭研制团队进入“发射1发、备份1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为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加上“双保险”。以往,长二 F 火箭发射神舟载人飞船前航天员乘组均已安全返回地面,但本次任务中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两个航天员乘组要进行在轨交班,这意味着长二 F 遥十五火箭在准备发射神舟十五号的同时,还承担着对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的应急救援任务,救援任务直到发射前才能解除。
后续工程将转入为期10 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长二 F 火箭还将继续以每年 2 发的高频率执行发射任务,在我国空间站运营过程中担纲重任。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这将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团队/作者名称:钱航
审核:刘勇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标签: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长沙的“书卷气”愈发浓郁中国文化报驻湖南记者张玲3月24日至26日,第三十届长沙图书交易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和长沙市10个分会
2023-03-30 15:55
原标题:“北京榜样”面人郎文 北京日报记者韩轩摄 北京日报记者方非可爱俏皮的“冰墩墩”“雪容融”,《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桀骜不驯的“黑眼
2023-03-30 14:55
原标题: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7名演员入围终评3月30日,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发布会,介绍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演
2023-03-30 14:39
原标题:《长沙夜生活》新阵容曝光(引题)周冬雨给王栎鑫发“好人卡”(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电影《长沙夜生活》近日发布“长沙一夜”预告
2023-03-30 14:51
原标题:湖南桑植:(引题)“非遗+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主题)中国文化报驻湖南记者张玲通讯员王成均郑秀近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中国工
2023-03-30 14:48
原标题: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近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
2023-03-30 09:51
原标题:中国国际时装周:印花艺术的新时尚图为中国国际时装周“蝶影蟲蟲·东雅儿”时装发布会。(许之丰)在蝶影蟲蟲的色彩世界里,每一种颜
2023-03-30 09:44
原标题:“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现代的启迪”学术交流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亮3月28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
2023-03-30 09:52
原标题:《不止不休》热映各方呼吁消除乙肝歧视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姬薇近日,由吉利德科学提供公益支持的电影《不止不休》正在全国热映,影片
2023-03-30 09:52
原标题:首个郎窑主题大展集结百余件重器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诞生于康熙盛世的郎窑瓷是督陶官郎廷极主持烧造的瓷器,蜚声海内外。3月28日
2023-03-30 09:39
原标题:国际最新研究:文艺复兴“古典大师”油画或加入蛋黄等蛋白质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
2023-03-30 08:44
原标题:中国动画电影海外交流正当时今晚报记者丁晓晨2023年第12周电影周票房冠军属于一部海外引进的动画片——《铃芽之旅》。截至目前,该影
2023-03-30 08:44
原标题:维护保养结束,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开门迎客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李俊萱高倩就像汽车上路需要保养,舞台也需要休养生息。每年初
2023-03-30 08:45
原标题:国宝画重点丨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座古港遗址里都有啥?八座形制各异的宋代码头两艘宋代沉船数以吨计的瓷器残片……温州朔门古
2023-03-30 08:33
原标题:北京国际电影节时隔3年重回春天(主题)电影节于4月22日至4月29日举办 将组织九大主体板块及相应活动(副题)北京青年报讯(记者肖扬
2023-03-30 08:48
原标题:《宇宙探索编辑部》4月1日公映(引题)杨皓宇和你“在宇宙尽头交个朋友”(主题)齐鲁晚报记者宋说 “满世界找外星人
2023-03-29 17:39
原标题:《回响》:故事的失调遮蔽了心灵的回响《回响》是冯小刚继《北辙南辕》之后执导的第二部网剧,改编自作家东西的同名小说。该剧讲述女
2023-03-29 15:40
原标题:国家级非遗颍上花鼓灯:淮河畔的“东方芭蕾”中新网安徽颍上3月29日电(刘浩张天峰)咚!咚!咚……近日,在安徽省颍上县尤家花园,随
2023-03-29 15:52
原标题: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和灿烂多元中新网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应妮)从一百万年前的湖北的“郧县人”3号头骨,到
2023-03-29 14:44
原标题:《他是谁》:刑侦剧的又一次“狂飙”?3月中旬,张译主演的《他是谁》和冯小刚执导的《回响》双峰齐出,都是刑侦悬疑剧,却各有千秋。
2023-03-29 14:53
原标题:“辉煌中轴”展览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这是3月27日拍摄的展出的永定门石匾。3月28日,北京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览开展。展览汇集全
2023-03-29 14:45
原标题:陕西宝鸡一西周时期墓地发现大量东方文化因素中新网西安3月28日电(记者阿琳娜)记者28日从宝鸡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一西周时
2023-03-29 14:33
原标题:游戏音乐形式越来越丰富并随着游戏“出海”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引题)上海如何培养出更多游戏音乐创作“黑马”(主题)解放日报
2023-03-29 11:48
原标题:“折腾明星”还能救一下真人秀的人气今年春天的综艺节目,依旧以综N代为主打,恋综、慢综艺、脑力竞技、脱口秀、推理综艺、音乐综艺、技
2023-03-29 11:38
原标题:杂技魔术精品节目亮相济南3月27日晚,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山东剧院,演员表演杂技节目《集体花盘》。3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
2023-03-29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