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史军植物学博士,知名科普作家芒果蛋糕、芒果慕斯、芒果酸奶……香甜的芒果可以说是许多小伙伴的最爱。与其他水果不同,芒果总是带着一种奇妙的特殊香味,以至于有的人在第一次吃的时候难以接受。但只要习惯了芒果的味道,大多数人很快就会变得爱不释口,根本停不下来。
芒果和各种芒果食品,因为其特殊的香味和酸甜的口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芒果这独一无二的香味究竟从何而来呢?
(资料图)
来源丨pexels
芒果的特殊香味从何而来
据研究,芒果中含有不少于270种的挥发物质,主要包括萜类、酯类、醇类和酮类等化合物,其中,萜类与酯类的占比最大。这些不同类别的挥发物质,赋予了芒果独特的风味与香气。
比如萜烯类的物质使芒果具有紫罗兰花般的香气,而酯类物质则令芒果有一种类似桃子的香味。当然,不同种类的芒果中不同种类挥发物质所占比例也不同,以至于每个品种的芒果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香味。
来源丨pexels
那么这些散发出香味的物质又是怎么产生的?水果中的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在一种酶的催化下通过氨基酸、类异戊二烯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等途径,就合成了这种香味物质。
当然芒果香味物质的合成也会受到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生长环境、栽培品种、果实收获时的成熟度和成熟期间的温度等。这些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芒果特殊香味的形成。
这里再悄悄告诉大家几个挑选芒果的小技巧,尽量不要挑选两头还泛着绿的芒果,要选择成熟的,带有黄色斑点却不裂开的,这样的芒果更美味。
为什么吃芒果嘴巴会肿起来?
有的人是芒果的狂热喜爱者,有人却对芒果热情缺缺,甚至有的人吃了芒果嘴会肿,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源丨pexels
其实这与过敏反应有关。有些人喝过芒果鲜榨果汁或者直接吃了芒果果肉后的数分钟内,嘴唇有刺痛及灼烧的感觉,同时伴随咽部的肿痛感,这种症状被称为口腔过敏综合征(oral allergy syndrome, OAS)。
这种过敏反应是由本质为小分子或某些蛋白质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物质主要包括蒎烯、漆酚和柠檬烯等,这些物质可以使不同人群产生接触性过敏皮疹。
这些小分子物质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进入人体后首先与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免疫抗原而激发一种免疫细胞的产生。当这种抗原再一次进入人体之后,免疫细胞会积累然后转移到表皮从而引起相应的免疫应答反应。炎症细胞在表皮处就会释放出细胞因子以破坏角质细胞,使得这些细胞分离而更进一步导致接触性皮炎或表皮水肿。
切开的芒果来源丨pixabay
因此,芒果味美,可不要贪多哦。尤其是过敏反应比较严重的人群,有可能还会引发休克等一系列后果,所以为了健康,大家吃芒果还是要谨慎行事。
对于一般人,怎么做能**尽量减少芒果的“杀伤力”**呢?首先,我们可将果皮削掉,因为芒果皮中的过敏物质最多,然后把芒果切成小块再吃,尽量不要把芒果汁水沾到皮肤上。另外,吃完芒果后可以及时漱口。适量、适度加上合适的方法吃芒果,才能美味健康两不误。
路边的绿化芒能吃吗?
5、6月份是芒果成熟的季节,街边水果小摊上芒果飘香,而有些人却把目光投向了街边绿化带中芒果树上的果实,长在街边的果子却无人问津,多可惜啊!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绿化带中芒果树上结出的绿化芒到底能吃吗,好吃吗?
来源丨梧州日报
我们平时所吃的芒果都是经过数年精心培育出来的适宜食用、味美汁甜的品种,而挑选绿化带中的芒果树品种就不是以“美味至上”为原则了。
要知道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附尘、减弱噪音等,如同街道里的“清道夫”,所以对树种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固碳能力高。在芒果树外观上,食用果树为了人们摘取方便,树形并不高大,而街边的绿化芒一般都枝繁叶茂,有利于吸收更多废气。如此一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绿化芒就算能吃,但果肉少,纤维多,口味酸涩,口感绝对算不上好。
另外,抛开“好吃不好吃”的问题,绿化芒能不能吃都不一定。虽然作为果树,绿化芒本身没有毒性,但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为了防止病虫害,会定期喷洒农药,因此果子上很可能会有农药残留。
综上,大家还是不要打绿化芒的主意了,不仅难吃,还可能有害健康,这百害而无一利的事,相信大家心里也有了判断。
想吃芒果,还是乖乖走向水果摊吧~
标签:
上一篇:种菜不易:一帆风顺的科学幻想与月壤实验的挫折_环球资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艺评】原标题:情怀哪有那么好“贩卖”刘颖余眼见电影《灌篮高手》那么红,心头总难免有疑问闪过——为什
2023-05-07 05:53
原标题:不断往返穿梭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们,出于社火记忆里的乡土情结,每年都会回到熟悉的土地上,去寻找
2023-05-07 05:53
原标题:运河春光汪丽丽“人间四月百鸟鸣,运河桃花始盛开”。“五一”假期,踏入这里就仿佛走进了花的海洋
2023-05-07 05:53
原标题:“五一”档票房回春,突破660万元(主题)比2019年增长20万元(副题)齐鲁晚报5月5日讯(记者李旭
2023-05-06 16:39
原标题:令人发笑耐人寻味(主题)京味话剧《半个月亮掉下来》首演(副题)北京晚报记者王润方非摄生动的语
2023-05-06 15:38
原标题:深耕文脉勾画时代林顺文推出巨幅山水画《高山流水汇松园》中新网广州5月6日电(记者方伟彬)国家一级
2023-05-06 15:52
原标题:方清平写的书既像自传又像段子(主题)《越冷越幽默》把50年的故事和感悟娓娓道来(副题)北京晚报
2023-05-06 15:54
原标题:中国青年电影集体亮相戛纳北京晚报讯(记者袁云儿)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于5月16日至27日举行,
2023-05-06 15:55
原标题:大型现代曲剧《鲁镇》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中新网郑州5月6日电(杨大勇)你看过鲁迅笔下的《狂人日记》《
2023-05-06 15:44
原标题:天博、天美、李叔同故居三馆联动“五一”假期文博游蔚然成风今晚报讯(记者高丽)记者从天津博物馆
2023-05-06 14:41
原标题:乌镇戏剧节迎来十周年,10月19日正式启幕澎湃新闻记者潘妤2023年,乌镇戏剧节将迎来十周年。5月5日
2023-05-06 14:46
原标题:汇聚4部9场歌剧音乐剧演出展现中国风格国际视野青年气质(主题)“首届上音歌剧院歌剧音乐剧节”昨
2023-05-06 14:42
原标题:讲述当代大学生援藏经历(引题)《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央视一套开播(主题)今晚报讯(记者刘桂芳)
2023-05-06 14:39
原标题:岁月留“金”淘不尽(主题)名家荟萃纪念越剧宗师金采风(副题)新民晚报记者赵玥她是熠熠生辉的神
2023-05-06 14:33
原标题:石榴知立夏人间草木香今天(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从
2023-05-06 10:54
原标题:北京30余家博物馆5月延时开放人民日报北京5月4日电(记者施芳)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5月是首届
2023-05-06 09:48
原标题:《百鸟朝凤》驻演上海音乐厅:人和鸟梦幻互动的心灵奇旅澎湃新闻记者廖阳实习生任慧从神话故事、唢
2023-05-06 09:39
原标题:樊锦诗捐赠千万元支持北大敦煌研究光明日报北京5月5日电(记者晋浩天通讯员王钰琳、吴星潼)“今天
2023-05-06 09:38
原标题:披荆斩棘千年“丰山古道”露真容北京日报记者张宇斩荆棘,除杂草,清落石……在北京房山西南部的大
2023-05-06 08:38
原标题:大影节“青春之夜”全网播出北京日报讯(记者李瑶)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青春之夜
2023-05-06 08:39
原标题:老厂房变身潮流文化聚集地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琤“五一”小长假,在北京市朝阳区的文创园区里,特色文
2023-05-06 08:49
原标题:广东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启用实现文物现状动态掌握中新网广州5月5日电(记者程景伟)据广东省文旅厅5日
2023-05-06 08:48
原标题:“五一”档电影满意度达近年同期最高值光明日报北京5月4日电(记者牛梦笛通讯员李易展)据国家电影
2023-05-06 08:37
原标题:守护莫高窟六十载,她向北大捐赠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魏梦佳)北京大学
2023-05-06 05:46
青春中国原标题:潜心寻古周强最是坚韧系传承央视网消息:他偶然结缘成为国内新兴的水下考古队员,既有漂泊
2023-05-06 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