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正文

河南镇平县:科技赋能 麦浪滚滚话丰年

时间:2022-04-20 15:59:01    来源:中国农网    

一场春雨过后,大地上绿油油的麦苗青翠欲滴。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里,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贾宋镇黑龙庙村种粮大户孟凡秋有股说不出的高兴劲儿,绿色麦浪随风舞动,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几年,镇平县加大高标准良田建设力度,改革种田、管理和经营方式,让“望天田”变成“致富田”。“长辈们种地一直都是靠天吃饭,遇上旱年,忙一季算是白瞎了。”回忆起以前的种地往事,孟凡秋不住地摇头。“现在种植的优质小麦能卖出优价,强筋、弱筋咱都有。”孟凡秋底气十足,“我们和粮食加工企业有合作,发展订单农业没有后顾之忧,就盼着今年小麦丰产丰收。”

村里的老人常说“种庄稼不用看,人家咋干咱咋干”,但孟凡秋不想用祖辈们的理念去种地,因为他依靠科技的力量。从2015年6月开始,孟凡秋开始在贾宋镇黑龙庙村承包周边260多亩土地种植玉米,当年的玉米就做了青贮,到年底发展到370亩小麦,此后一步一个脚印,现在发展到2200多亩。

为了种好地,孟凡秋经常把农技人员请到自家的田地,“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学会了很多“灵丹妙药”,土地深翻解决了板结问题、小麦冬灌水促增产……孟凡秋慢地也成了“土专家”。为了更好的提高种地质量,他到县农业农村局咨询“一喷三防”、跑到河南省农科院找到小麦专家请教如何选择小麦种子,不管有多累多难,孟凡秋都勇往直前,因为他心里有一个“执念”——种地就得靠科技。

随着自己的成功,周边的种地大户也主动找到孟凡秋,想把自己的地托管给他。选种、耕种、植保、收割、销售一体化服务,“抱团发展”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科技赋能,让农田成为充满“智慧”的沃土。信息化、智能化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45岁的王照华是老收割机机手,操作二十年的农业机械,成立了专业机械合作社,为种粮大户提供“套餐式”服务,成了远近闻名的“田保姆”。

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烘干机、自助式植保机、无人机等设备一应俱全,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王照华推出了全托管种地、半托管种地等不同模式,也会根据不同情况开出“个性服务”清单。

今年小麦“一喷三防”时,由于用大型拖拉机进地用喷杆打药会碾压作物,所以王照华一直采用人工背负迷雾机打药,但是存在喷洒不均匀的问题,效果不是太好,工人难找,费用也比较高。王照华就投入资金购买了6架无人机,一下子解决了难题。镇平县越来越多的“田保姆”涌现,开展专业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越走越宽广。

种好地、产好粮是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最佳诠释,更需要“一碗面”来对“民以食为天”进行注解。在镇平想念食品产业园,想念食品目前可实现仓储能力达22万吨,年加工小麦50万吨,年加工挂面30万吨,年转化粮食可达100万吨的加工规模。想念食品产业园的建设不仅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解决了周围县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解决粮食的储存及销路问题,有效地带动周围县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月17日,中国工程院许为钢院士工作站在位于镇平县的想念食品产业园揭牌,这是许为钢院士首个院士工作站,也是河南省面制品企业首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是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将为想念食品定向选育符合其食品加工需求的优质小麦品种,从而实现想念食品质量上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近年来,想念公司根据生产需求,延伸产业链,打造粮食产业经济新业态,探索供应链金融+互联网+想念全产业链模式,创新服务,促进农民增收。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以党组织和科技创新为引领,政府为主导,龙头加工企业为带动,金融机构助力,科研机构及大中专院校协同,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着力构建智慧农业生产模式,打造产业闭环系统。

沐浴着春光,播撒下希望,广袤田野铺满新绿,镇平县全力推进春耕生产,滚滚的麦浪呈现出丰收的喜悦,希望的田野上奏响快乐的乐章。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作者:谭亚廷

标签: 一喷三防 优质小麦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