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秀萍
(资料图)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3〕8号)对外公布。该司法解释系2023年6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91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表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森林资源司法保护。近五年来,全国法院共审结相关刑事案件64788件,生效判决人数82704人。其中,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刑事案件4171件、5521人;盗伐林木刑事案件8239件、11622人;滥伐林木刑事案件30711件、40104人。
法释〔2023〕8号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主要包括十个方面内容:
明确非法占用林地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的,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法释〔2023〕8号第一条规定,非法占用并毁坏公益林地五亩以上、商品林地十亩以上的,即构成犯罪;针对屡教不改的情形,即二年内曾因非法占用农用地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占用的,规定入罪标准减半计算。
明确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犯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释〔2023〕8号第二条区分保护级别,按照立木蓄积、株数和价值,对危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定罪量刑标准分别作出规定:危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一株以上或者立木蓄积一立方米以上,或者危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二株以上或者立木蓄积二立方米以上的,即构成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数量达到上述标准五倍以上的,升档量刑。
明确盗伐林木罪的行为方式和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盗伐林木罪有三档法定刑,最高可以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针对司法实践反映的问题,法释〔2023〕8号第三条明确盗伐林木的认定,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此基础上,第四条根据立木蓄积、株数和价值,对盗伐林木罪的三档量刑标准“数量较大”“数量巨大”“数量特别巨大”的认定作出规定。
明确滥伐林木罪的行为方式和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滥伐林木,数量较大的,构成滥伐林木罪;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释〔2023〕8号第五条列举滥伐林木的认定情形;在此基础上,第六条根据立木蓄积、株数和价值,对滥伐林木“数量较大”“数量巨大”的认定标准作出规定。
明确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的主观明知和定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以“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为前提要件。法释〔2023〕8号第七条采取“概括+列举”的方式,对该要件的认定规则给予明确:一方面,要求从涉案林木的销售价格、来源以及行为人的职业要求、经历经验等方面,作出综合判断;另一方面,列举五项推定“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的具体情形,如收购价格明显过低、交易方式明显不符合正常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法释〔2023〕8号根据林木的立木蓄积、株数和价值,对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作出规定。
明确涉林业证件、文件犯罪的处理规则。法释〔2023〕8号第十条明确,伪造、变造、买卖采伐许可证,森林、林地、林木权属证书以及占用或者征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等国家机关批准的林业证件、文件构成犯罪的,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罪定罪处罚;买卖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等经营许可证明,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择一重罪处断。
明确涉林木盗窃行为的处理规则。法释〔2023〕8号第十一条明确,盗窃国家、集体、他人所有并已经伐倒的树木,以及偷砍他人在自留地或者房前屋后种植的零星树木的,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此外,法释〔2023〕8号同时明确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其他法律适用规则,明确办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宽严相济的政策要求,明确行政与刑事双向衔接规则,避免“不刑不罚”等。
标签:
上一篇:山东平阴玫瑰镇利用群众”大评议“方式化解重大矛盾纠纷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破中国影史纪录国产片实力强劲中新社北京8
2023-08-18 10:59
原标题:《孤注一掷》:一念地狱,千金散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
2023-08-18 11:00
原标题:继承弘扬中秋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提振消费信心(引题) 2023(第
2023-08-18 11:00
原标题:晋祠庙会引游人8月17日,演员在晋祠表演。近日,位于山西省太
2023-08-18 10:54
原标题:文旅视听作品从相遇到相融近年来,依托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
2023-08-18 10:58
原标题:《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回应“李玟生前控诉”录音声明近日,部分
2023-08-18 10:03
原标题: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年会将于9月举行新华社北京8
2023-08-18 09:06
原标题:影史第一!2023暑期档票房破纪录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电
2023-08-18 08:05
原标题:中国诗词大会嘉宾郦波——(引题)阅读,拯救我们的思维(主题
2023-08-18 05:56
原标题:从无障碍书展出发迈入更有爱的生活新民晚报记者赵玥朱光昨天上
2023-08-17 19:54
原标题: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立法保护中新网太原8月1
2023-08-17 16:58
原标题:《GT赛车:极速狂飙》将于9月1日在全国影院上映中新网北京8月1
2023-08-17 16:00
原标题:7天展演20场,第十三届“桃李杯”在京收官中新网北京8月17日电
2023-08-17 15:59
原标题:【寻味中华|戏曲】演绎莫里哀喜剧京剧舞台中西融会开“洋腔”
2023-08-17 16:04
原标题: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将在宜宾举办华西都市报讯(记者伍雪梅伍勇
2023-08-17 16:00
原标题:湖北竹溪:创新保护楚长城千年遗产焕生机中新网十堰8月17日电(
2023-08-17 16:04
原标题:三毛漫画系列主题展在金山枫泾丁聪美术馆开展(引题)54幅手稿
2023-08-17 15:00
原标题:《全员加速中》时隔七年回归,《乐队的夏天》“卷土重来”(引
2023-08-17 15:01
原标题:感受非遗文化的精彩(引题)七夕去珠村体验“摆七娘”(主题)
2023-08-17 14:54
原标题:享受音乐盛宴!广州地铁“拾光音乐厅”上线磨碟沙站羊城晚报讯
2023-08-17 14:52
原标题:《巨齿鲨2:深渊》:致敬勇于向未知进发的海洋探索者工人日报-
2023-08-17 14:01
原标题:天津交响乐团携新作亮相哈尔滨大剧院(引题)巍巍《长城》惊艳
2023-08-17 13:55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李秋生为读者古钟表“开药方”(引题)让停摆老钟表
2023-08-17 13:58
原标题:人气高涨!经典与国学共话传承(主题)主会场开幕首日就有约六
2023-08-17 14:02
原标题:诗词的灵魂在于爱的能力(主题)——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畅谈中
2023-08-17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