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寻味中华 | 戏曲】演绎莫里哀喜剧 京剧舞台中西融会开“洋腔”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人生百态,全在方寸之间;一颦一笑,诉尽万古江河。值金秋“中国戏曲文化周”即将到来之际,中新社“寻味中华”专栏推出“戏曲”系列,讲述梨园内外的故事。敬请关注。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
中新社记者 徐婧
56岁的北京京剧院丑角名家梅庆羊,时隔多年迎来自己的主角戏。这次的舞台上,他念出了英文单词。
京剧《吝啬鬼》13日晚上演,这是北京京剧院第一部取材于国外名著的小剧场京剧,也是剧院首次在新编剧目里以丑行为第一主演。
8月12、13日,小剧场京剧《吝啬鬼》在北京上演。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很多人脑海中的京剧主角,许有梅兰芳。与如今京剧嫁接国外剧目不同,1913年19岁的梅兰芳首次赴上海演出,吸收的是上海文明戏。改良了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梅兰芳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在梅兰芳后来赴日本、美国等国的演出中,京剧得以真正走向世界。
“京剧从诞生之初就没有停下过吸收和探索的脚步。”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1790年,为了给乾隆皇帝祝寿,徽班“三庆班”赴北京演出,继此徽班接踵而来,为京剧的诞生埋下伏笔。
1828年始,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徽、汉两调合流,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最终形成了京剧。
如今,北京京剧院每年保持八至九成传统戏,但仍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中探索京剧的当代表达方式。取材于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作品的《吝啬鬼》应运而生。
“只要能挣钱,您叫我什么都成”——伴随着“哗”的一声,一袋金币尽数撒在台上;而“金子”不仅能跑能跳,还和贡老爷跳起双人舞。荒唐夸张的台词与表演,恰能反映贡老爷的贪婪,也引发观众对金钱的思考。
8月12、13日,小剧场京剧《吝啬鬼》在北京上演。图为梅庆羊(左)饰演的贡老爷与“金子”(右)互动。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以往观众熟悉的丑行,都是调节气氛、衔接情节的“陪衬”。“四大行当中丑角排在最后,但我从没觉得丑角可有可无。”是次担纲男主的梅庆羊认为,舞台上的角色组成了一个家庭,演员们各司其职。
令人耳目一新的,还有台词中不时蹦出的“节能环保”“人生开挂”,甚至“no”“husband”等英文单词。梅庆羊表示,演员在创作时对一些情节进行调整,是当下语境的自然流露,也是贴近观众生活的方式之一。
“这样的改编更吸引年轻人。”今年26岁的迟女士看完京剧《吝啬鬼》后说,“一些老戏对我们来说比较难懂,这部戏加入了流行语,不仅容易理解,还很有趣。希望京剧加入更多新鲜元素,离年轻人再近一些。”
市民熊丽华三岁半的小孙女在儿童刊物上看到脸谱很感兴趣,也来吉祥大戏院看《吝啬鬼》。据梅庆羊观察,如今观众席上的小票友越来越多,暑期亦有亲子家庭专门从南方省份赶来北京“赴约”。
图为8月10日,北京京剧院,梅庆羊在排练京剧《吝啬鬼》。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小剧场京剧带有先锋意识。梅庆羊说,“小剧场更广阔的选材、更灵活的演绎,都是为了尽量扩大京剧与其他艺术的相关性,让观众先走进剧场,再和京剧产生连结。”
“来北京看场京剧,才算不虚此行。”此前暑假来京的澳门大学华裔青年林师源,在吉祥大戏院看罢《清官册》后对记者这样感叹。走进百年戏院近距离接触行头、砌末,吸引林师源的不仅是剧情,还有传承至今如“舞剑”等表演程式。
图为8月12日,北京吉祥大戏院,梅庆羊在后台换演出服。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而用中国语言唱响西方文化,除好剧本更需要“真功夫”。与以往的念、做为主不同,主角贡老爷表演大量唱腔和核心唱段,结合曲艺的说唱艺术,全面体现丑行特色;且京剧传统曲调《渔歌》贯穿剧目始终,穿插圆舞曲、女声小合唱及器乐曲等多种形式,既遵循京剧声腔规律,也体现西方音乐元素。
一年时光吸收剧本、扎实基本功、二度创作,梅庆羊和演员们希望《吝啬鬼》经得住时间考验。据悉,2024年值中法建交60周年,该剧将登陆法国舞台。
8月12、13日,小剧场京剧《吝啬鬼》在北京上演。图为该剧演员谢幕。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13日晚在吉祥大戏院谢幕时,舞台上出现莫里哀的巨幅画像,《吝啬鬼》班底集体向其鞠躬致敬。“希望《吝啬鬼》能让中法文化碰撞出新的火花”,刘侗表示,他带领的北京京剧院也会推动京剧在不同国家的艺术节亮相。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将在宜宾举办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寻味中华|戏曲】演绎莫里哀喜剧京剧舞台中西融会开“洋腔”
2023-08-17 16:04
原标题: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将在宜宾举办华西都市报讯(记者伍雪梅伍勇
2023-08-17 16:00
原标题:湖北竹溪:创新保护楚长城千年遗产焕生机中新网十堰8月17日电(
2023-08-17 16:04
原标题:三毛漫画系列主题展在金山枫泾丁聪美术馆开展(引题)54幅手稿
2023-08-17 15:00
原标题:《全员加速中》时隔七年回归,《乐队的夏天》“卷土重来”(引
2023-08-17 15:01
原标题:感受非遗文化的精彩(引题)七夕去珠村体验“摆七娘”(主题)
2023-08-17 14:54
原标题:享受音乐盛宴!广州地铁“拾光音乐厅”上线磨碟沙站羊城晚报讯
2023-08-17 14:52
原标题:《巨齿鲨2:深渊》:致敬勇于向未知进发的海洋探索者工人日报-
2023-08-17 14:01
原标题:天津交响乐团携新作亮相哈尔滨大剧院(引题)巍巍《长城》惊艳
2023-08-17 13:55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李秋生为读者古钟表“开药方”(引题)让停摆老钟表
2023-08-17 13:58
原标题:人气高涨!经典与国学共话传承(主题)主会场开幕首日就有约六
2023-08-17 14:02
原标题:诗词的灵魂在于爱的能力(主题)——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畅谈中
2023-08-17 13:53
原标题:《孤注一掷》热映导演申奥接受采访(引题)人性的弱点是创作这
2023-08-17 12:00
原标题:首次亮相国家话剧院“大师讲堂”谈及表演生活、角色塑造(引题
2023-08-17 12:06
原标题:《浴血瑞京》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8月14日晚,江西省瑞金市沙洲
2023-08-17 11:54
原标题:全国文献缩微事业不断壮大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彬累计完成珍贵文献
2023-08-17 11:05
原标题:位于江西省高安市的元青花博物馆——(引题)小城青花瓷韵长(
2023-08-17 09:55
原标题:47个项目纳入“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人民日报北京8月16日电(
2023-08-17 10:00
原标题:“北京丫丫”成长三部曲:现实题材儿童剧诗意化表达的探索中国
2023-08-17 09:58
原标题:热搜第一!热映电影发文道歉8月16日晚,电影长安三万里官方微
2023-08-17 10:07
原标题:第十三届“桃李杯”收官16日,第十三届“桃李杯”全国青少年舞
2023-08-17 09:56
原标题:62件敦煌主题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少年
2023-08-17 08:53
原标题:我国启动新一轮巫山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8月16日,位于重庆市巫
2023-08-17 09:00
原标题:电影《暗杀风暴》北京首映,导演邱礼涛试水悬疑警匪片北京日报
2023-08-17 08:56
原标题:北京房山完成受损文物勘察正在制订修缮方案北京房山区多处文物
2023-08-17 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