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书中的小豆豆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调皮的孩子,她对身边的事物都感到新奇。由于顽皮淘气,一年级的时候被退学,之后来到巴学园。在这个特别的学校里,在慈爱的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在一般人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被人们喜欢。她开始喜欢上学,开始懂得礼貌,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读完这本书后,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巴学园独特的教育方式和风格。
孩子们在电车教室里上课,每个孩子一天的课程都是自己定的,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课程开始学起。甚至连他们的座位也可以按自己当天的心情来定。
巴学园的特别还可以从他们每天的盒饭看出。其他的学校会对孩子们说,盒饭要荤素搭配,要营养均衡,而巴学园却要求孩子们带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同样的意思,同样的盒饭,换了一种说法,结果就大不一样了。每天的午饭时间成了大家最开心的时刻,也成了学习的好时机。大家明白了什么东西是山里的,什么是海里的。
在独特的巴学园里成长的孩子们是那么自由,那么富有活力,让人羡慕。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教育制度改革,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让学校变得更加美丽,充满自由想象的空间,成为孩子们快乐的天堂。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中文简体版《窗边的小豆豆》出版至今,雄踞畅销书排行榜长达8年之久,被广大媒体和读者评为“世纪最有价值图书”。
这本书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益友,因为它教会了我谦让;教会了我认真倾听,不要随意的打断别人说的话,特别是长辈;教会了我对残疾人要有礼貌,不要说忌语......
其中“泰明死了”这一节让我记忆深刻,因为这一小节写得非常感人,写出了泰明死后他的同学们怀念她的情景。尤其是小豆豆,她简直不能相信“泰明死了”的情况,她非常难过,因为她看到教堂里满眼都是白色的百合花。泰明漂亮的姐姐,泰明的妈妈,还有其他亲人穿着黑色的衣服,站在教堂的入口外面。看见泰明睡在棺材里,被花朵围绕,闭着眼睛。小豆豆不忍看到这一幕,转身往外走去。外面仍然春光明媚,阳光是那么灿烂,洒落在小豆豆的周围。但是,此时的小豆豆脸颊上却沾满了泪水。这一节让我深刻体会到同学们那深深的友谊,体会到朋友间那“水冲不走,棒打不散”的友谊。
同学们,快来买吧!
我看了一本书叫《窗边的小豆豆》。
小豆豆原本是一个调皮捣蛋的性格古怪“坏学生”,和老师、同学、学校格格不入,最后被迫退学。读到那里,我为小豆豆打抱不平。其实,只是其它同学、老师、学校不明白小豆豆而已。
之后,小豆豆转到一个新的学校。从此,小豆豆的学习生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新学校的小林校长给我的印象最深。
小林校长很尊重孩子。小豆豆到小林校长那里去报名,校长先生让小豆豆把她想说的事全部说出来,小豆豆一下就把想说的事全都说了出来,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小林校长一向在认真地听着,没有打断孩子,而是耐心地听着,如果是我,我早就不耐烦了,肯定会叫她别说了,去自己教室吧。小林校长太尊重小豆豆了,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哪有校长听小孩子说话呢
小林校长很宽容。小豆豆的钱包掉到了马桶里,小豆豆把厕所里的东西全掏了出来,校长看见了,没有批评她,而是说:“掏完了要放回去呀!”告诉小豆豆要有职责感,是你掏出来了,你有职责放回去。如果是一般的老师,肯定会把她叫到办公室,严厉地批评也,并且命令她去它们立刻放回去,这样小豆豆心里会很难受,钱包拿回来也会悲哀。
我喜爱小林校长独特的教育方式。
在这个漫长的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籍,但唯独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是日本着名的女作家黑柳彻子的着作。
小豆豆是作者儿童时代的昵称,而“窗边的”这三个字充分体现了作者在第一所学校上学时,被老师和同学排除在外,而不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感觉。上课时,‘我’总是站在窗边等待着宣传艺人路过。而老师重来都没有重视过“我’,一直都被老师视为“问题学生”。“我”隐隐约约地总是有一种被排斥感。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为淘气被第一所学校退学后,来到了一个很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指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读了这本书,同时使我理解到了小林校长对作者的用心良苦‘。比如,小林校长一直不断鼓励作者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直支持着作者。我想:如果作者没有来到巴学园,没有遇到小林校长的话,也许也就没有作者今天的成就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要是现在还有像巴学园这样的学校那该有多好呀!教室是一辆中巴车,上课时的座位都由自己来挑,能和好朋友坐在一起,上课的课程也任自己选,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还有许多有趣好玩的活动,而且还有一位像小林校长那样的校长……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让我明白了孩子淘气,学习不好并不算什么,更不能说明孩子的未来没有前途,主人公小豆豆,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就是一个因淘气而被退学的孩子,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宗作老师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孩子。之后成为日本著名作家,可见,小林老师成为了作者一生的奠基。
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小林老师创办了全新的学校“巴学园”。学校的大门是用矮矮的树枝做成的,教室也是用废弃的电车改装而成的,在那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能够上午完成作业,下午就能够去散步,游戏,还能够整天泡在图书室里,看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他们能够在大厅的地上画画,能够光着身子在游泳池里游泳,能够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能够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单凭这些,孩子们的一天都是鲜活的,放学不愿离开那里,在家更想早早来到学校。
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小豆豆为了找到掉进便池里的漂亮钱包,把便池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是说了一句:“弄完以后,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在平时,校长最喜爱对小豆豆说的话是:“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从此,小豆豆坚信了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以至于冒险的帮忙患有小儿麻痹的泰明,实现泰明的心愿,让他爬上自己的树,再现了小豆豆的善良与真诚。
巴学园的所有老师,都去发奋寻找孩子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做到一视同仁,在巴学园里,所有的孩子们都学会了关心别人,在那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所有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和-谐的发展。
我很羡慕那些曾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更羡慕有这么一位懂孩子的好老师,还有巴学园这样特殊的校园,为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矗
这本书不仅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此刻的教育更重要。作为教育者,我们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明白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来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构成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
上一篇:【全球独家】2023年《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500字(9篇)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这场梦有些飘(主题)梁朝伟郭富城联手没能撑起风再起时(副题)孙佳音同样是港片,同样是警匪故事,同样是头牌男星强强联手,《无双
2023-02-14 17:37
原标题:土遗址保护迎来新机遇!探访我国文物保护领域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国家文物局今年将启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目前,
2023-02-14 16:55
原标题:库车萨玛瓦尔舞:技与艺的完美交融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萨玛瓦尔舞,被誉为“歌舞大熊猫”,是新疆库车独有的舞蹈艺术。据了解
2023-02-14 16:44
原标题:200余件艺术藏品呈现一场视觉盛宴(引题)至臻匠器带你领略五彩东方色(主题)北京晚报记者李祺瑶文北京晚报记者潘之望摄 张存制图中
2023-02-14 15:53
原标题:专访李健(引题)《狂飙》让他终于被看到(主题)北京晚报记者邱伟《狂飙》剧情落幕话题不休,剧中一众演技派的出色表现掀起了荧屏外
2023-02-14 15:42
原标题:古风古韵玩出新潮时尚(主题)女子民乐组合“俪人行”男子民乐组合“青衫渡”携手登台北京晚报记者高倩光影朦胧的灯下,身穿汉服的姑
2023-02-14 15:55
原标题:广州黄埔区成立全国首个校园考古工作站文教融合,实现考古“破圈”中国文化报驻广东记者谭志红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参与文物修复、鉴定
2023-02-14 14:36
原标题:河南洛阳一安置房项目用地发现东汉高等级墓葬记者日前从河南洛阳市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瀍河区帽郭村安置房一期建设项目用
2023-02-14 14:36
原标题:湖北:搭建“村晚”文旅消费新场景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彬实习记者王添艺携篮提果,唱一首《幸福歌》,春种秋收,演一曲《四季》,特色表
2023-02-14 14:54
原标题:贵州:以“村晚+”为新的文旅支撑点中国文化报记者王彬今年春节,家住上海的徐江想来点不一样的年味体验。经过一番研究,他最后选择了
2023-02-14 14:49
原标题:重庆:借“村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彭澳丽“村晚”是农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乡村文艺活动,已成为活跃人民精神
2023-02-14 14:41
原标题:古老蒲剧首登春晚:(引题)从央视舞台到乡村戏台(主题)牛嘉荣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琤1月30日夜,山西省河津市小梁乡马家庄村,寒风瑟瑟
2023-02-14 13:51
原标题:多类型高品质!2023年春节档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3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67 58亿元,多类型、高品质引
2023-02-14 13:41
原标题:魔幻新杂剧《造梦师之秘境》:(引题)勇往直前的奇幻之旅(主题)中国文化报记者卢旭文 图惊险刺激的大变活人、匪夷所思的高空逃脱、
2023-02-14 13:45
原标题:周口店遗址招小考古学家(主题)今天上午“北京人”虚拟形象“元元”亮相(副题)北京晚报讯(记者陈强)今天上午,第三届国家考古遗
2023-02-14 13:55
原标题:《种地吧》:综艺的价值回归后考验刚开始(主题)在网综里真诚地重拾躬耕精神,好立意还需好创意带来传播裂变(副题)文汇报记者王彦
2023-02-14 11:34
原标题:《无名》导演程耳:我不想孤芳自赏记者:徐鹏远《无名》上映的第二天,导演程耳在电影的官微上发布了一篇短文,叙述了他在路演途中忙
2023-02-14 11:44
原标题: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公布(引题)家门口的文化生活,有看头(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人民日报记者郑海鸥核心阅
2023-02-14 11:55
原标题:在前所未有的辽阔时空中,“中国叙事”完成科幻和科技的“双向奔赴”(引题)《三体》《流浪地球2》何以让全球观众着迷(主题)文汇报
2023-02-14 10:37
原标题:上海京剧院《大唐贵妃》本周末赴京、上海爱乐下周将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尼伯龙根的指环》……文汇报记者王筱丽在万物复苏的春天,“上
2023-02-14 10:53
原标题:腾讯视频:多设备登录或被封号北京日报讯(记者孙奇茹实习生罗娜)昨天,有网友发现自己账号下多部手机同时观看腾讯视频即被封号一事
2023-02-14 09:37
原标题: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向公众开放北京日报讯(记者路艳霞)商务印书馆日前迎来126岁生日。当天,商务印书馆历史陈列馆在京揭幕并向公众
2023-02-14 09:44
原标题:以人民生活为艺术故乡走进刘文西名作《祖孙四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三季第二集,将与观众一同走进著名画
2023-02-14 09:45
原标题:五大职业英雄集结踏上夺宝之旅(引题)《龙与地下城:侠盗荣耀》定档3月31日(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由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改编
2023-02-14 09:41
原标题:《不能流泪的悲伤》挑战地震戏(引题)何蓝逗:相信有一种爱可以突破万难(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实习生黄俊颖由广东省电影局主办的
2023-02-14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