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焦点速读:脱口秀的未来在哪里?

时间:2022-10-18 15:26:57    来源: 大众日报    


(资料图片)

原标题:脱口秀的未来在哪里?

大众日报记者 朱子钰

大众日报实习生 陈晶晶

从不温不火到人尽皆知,山东籍脱口秀演员孟川只用了六分半的时间——在新一期《脱口秀大会》“天花板对决”中,孟川以绝对优势战胜热门选手兼老乡徐志胜,抛出诸多爆梗,一时间引爆五个微博热搜,激起热烈讨论。网友评价孟川“赢麻了”,这段表演文本很强、段子高级、笑点密集,堪称本季最高水平。

在成为热门选手之前,孟川一直自称“四流小说家”。其实,这一标签也恰好说明了其作为文本型选手的优势——善于利用高密度内容的输出增加自己的胜算。颇具学院派风格的文本创作能力,让他逐步从一个网络段子手修炼为笑果训练营的导师。

孟川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这么说可能不对,但创作是有公式的。”很明显,孟川的创作公式就是挖掘“喜剧内核”,然后通过这个内核生发诸多同类型的段子。这种套娃式的产梗,通常被业内人称为“创作技法”。在本季《脱口秀大会》上,孟川戏剧性地抛出一个“宫斗梗”:“这又不是职场,四姨夫干好了也不能升三姨夫。”不少观众认为其“抄袭”鸟鸟之前的创作:“从妈妈升级成了某某的妈妈,如果干得好,就可以升级为某某的爸爸”。细细思量就会发现,观众的“抄袭”之论并不成立,但这番质疑实际也指明了孟川文本中的一大痛点,如果过分运用换汤不换药的“创作公式”,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的内容。

“川哥出息了!”观众自当“娘家人”的态度侧面表现了孟川此番表演的精彩程度,更鲜明地体现了观众对于脱口秀“文本内容”的重视。纵使脱口秀表演逐步从一个小众的聚会转变成全民的艺术盛宴,“每个人都能说五分钟脱口秀”的口号也让笑果文化呈现惊人的跨界影响力,但作为脱口秀的头部平台,笑果文化并没有让观众如愿买账。本季《脱口秀大会》的豆瓣评分一度跌至5.0分便是明证。

究其背后缘由,在于脱口秀演员们过度重视表演形式和自我标签,待在舒适圈里使用一些自娱自乐的内部梗、毫无深度的自嘲梗、投机取巧的谐音梗,再佐以夸张的表演和自我矮化的嘲讽,博观众短暂一乐。从演员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消耗?热门选手徐志胜最初的热度正来源于自身奇特的造型契合了观众的取乐需求,在本季《脱口秀大会》中,他反常性地改变发型,意图剔除标签,却发现观众对他已经深入人心的刻板印象形成易解除难。尽管徐志胜费心耗力打磨文本,甚至不惜注入幼时被校园暴力的经历,也无法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审丑”模式中转移,找到其喜剧外表下的悲剧内核。

观众对脱口秀内容的预期越来越高,演员们反馈的成果却令人失望。“包袱”和梗愈发肤浅,表演姿态愈发夸张,资本的过度介入、商业化的运作模式,都是脱口秀泛娱乐化的印证。相比之下,一批更加注重文本深度的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生辉,颜怡颜悦、杨笠等人反复触及的女性议题,呼兰、鸟鸟将普通人的艰辛凝结成一抹含泪的微笑,他们凭借对生活的敏锐、超强的文本逻辑和高级的表演技巧在舞台上所向披靡。此次孟川的爆红,也进一步说明了脱口秀只有牢牢扎根生活,以内容为王,才能打破瓶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标签: 在舞台上 大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