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宇宙中的极端顶级天体,也可以说是宇宙所有天体的顶级尸骸,就是终极遗体。但这个尸骸并不是寿终正寝安静地待着,或者慢慢腐烂消失,而是会像许多鬼怪影视和传说中那样的“诈尸”。
黑洞的“诈尸”就是由于其极端的曲率,形成极端的引力,会把靠近自己身边的一切,包括比自己质量大的恒星等天体撕碎,吞噬掉,最终让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黑洞周边没有任何吞噬对象时,黑洞就会像消失了一样,无法看到。
那么这些被吞噬掉的天体物质都到哪里去了呢?许多朋友对这种现象十分不解,按照物理规律,任何物体都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黑洞难道违背了物理规律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实并非如此。说起来,黑洞正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奇异天体,而广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这说明黑洞正是符合物理学推论的一种存在,是爱因斯坦场论推演的必然结果。
爱因斯坦的这种推论被同时代科学家卡尔·史瓦西进一步破解,他在1916年广义相对论刚刚发表不久,论证出了质量的临界半径特征值,就是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有一个临界半径值,当被某种力量压缩到极端,也就是被压缩进自己的临界半径范围时,就会出现某种奇异现象。
这种奇异现象就是物质会无限坍缩到核心一个无限小的奇点上,这个奇点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曲率无限大。由于无限的曲率,这个奇点会在自己周围形成一个球状空间,这个球状空间半径正好就是质量的临界半径,任何物质一旦靠近进入这个半径,就有去无回,连逃逸速度达到每秒三十万公里的光也不例外。
人们把这个临界半径值称为史瓦西半径,而这个球状空间就被称为黑洞。与质量相比,这个球状空间很小,其计算公式为R=2GM/C^2,R即为史瓦西半径,G为引力常量,M为物体质量,C为光速。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太阳的史瓦西半径约为3公里,地球的史瓦西半径约为9毫米。任何物质包括一个原子,都有其质量临界点。这个理论已经被科学观测和实验所证实,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由于进入黑洞的光都无法逃逸,依靠光来观测世界的人类就无法看到黑洞了。人们现在所以能够观测到黑洞,是因为黑洞贪吃,在狼吞虎咽的过程周边物质剧烈碰撞迸发出强光和各种射线,根据这些包围着黑洞的可见光和高能射线,人们才能一窥黑洞外貌。
其实,黑洞的大小,主要是指史瓦西半径的大小,这个大小是与黑洞质量成正比的,而黑洞的实质就是核心那个奇点,所有的黑洞不管质量大小,奇点都是一样的无限小,也就是无法衡量有多小,而史瓦西半径那个那个球状实际上是个空空如也的引力场空间。
说到这,朋友们应该知道那些被黑洞吞噬的天体物质都到哪儿去了吧?简单的说,就是都被揉碎成比我们理解的最小粒子还小的物质,坠落到核心的奇点里去了。而这个奇点虽然无限小,但并没有消失,这一点从黑洞吞噬物质后质量不断增大,其史瓦西半径也不断增大就可以证明。
人们虽然无法窥探黑洞内部状况,但正是从观测黑洞的史瓦西半径大小和活动状况,得到黑洞质量、角动量、电荷等物理量,这说明黑洞在我们的世界依然遵循着物理定律。
至于奇点是个什么东西,目前的科学尚无法解释,因为现代物理学研究认为,奇点是超时空物质,不属于我们世界理论能够解释的范畴,比较规范的说法是现代物理学在奇点处失效。
虽然如此,还是有许多科学家对黑洞奇点提出各种猜想,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是:
1、黑洞奇点是另一个时空交汇处,物质从黑洞奇点处消失,成为另一个时空的东西;
2、宇宙原初奇点是量子真空随机涨落的产物,是带有巨大能量的正负虚粒子,它们随机成对出现又相互湮灭,由于这种随机的不完美和不对称,有的没有湮灭,由此就诞生了宇宙;
3、物质从黑洞奇点处消失,转移到了另一个时空,从另一个时空白洞中喷射而出;
这些解释各有各的道理,但作为黑洞物质的去向似乎都无法自圆其说,且尚无任何证据。因为物质进入黑洞后看似消失了,但在黑洞外面还能观测到至少四个物理量,即质量、角动量、电荷和曲率,这说明被黑洞吸入的物质还在里面,既没有消失,也没有被转移到另一个时空。
正是这样,黑洞才有着极端的力量,吞噬着所有的一切。因此,黑洞奇点的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真正能够解释的理论,或许永远是一个谜。你说呢,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文章,请尊重作者版权,感谢理解支持。
标签:
上一篇:鞋子后的“小尾巴”,原来有这么大的作用! 焦点快播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现代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登陆京城唱出越洋往事5月6日和7日,反映华人女性群体劳工史的舞台作
2023-05-07 13:48
原标题:校园“小人物”记忆李成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给我的印象是热气腾腾、生机勃勃,上演了许多奋发
2023-05-07 08:36
原标题:那时群英会马克日前,路过久违的朝阳区三里屯,发现这里时尚、新潮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我印象中
2023-05-07 08:38
【艺评】原标题:情怀哪有那么好“贩卖”刘颖余眼见电影《灌篮高手》那么红,心头总难免有疑问闪过——为什
2023-05-07 05:53
原标题:不断往返穿梭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们,出于社火记忆里的乡土情结,每年都会回到熟悉的土地上,去寻找
2023-05-07 05:53
原标题:运河春光汪丽丽“人间四月百鸟鸣,运河桃花始盛开”。“五一”假期,踏入这里就仿佛走进了花的海洋
2023-05-07 05:53
原标题:“五一”档票房回春,突破660万元(主题)比2019年增长20万元(副题)齐鲁晚报5月5日讯(记者李旭
2023-05-06 16:39
原标题:令人发笑耐人寻味(主题)京味话剧《半个月亮掉下来》首演(副题)北京晚报记者王润方非摄生动的语
2023-05-06 15:38
原标题:深耕文脉勾画时代林顺文推出巨幅山水画《高山流水汇松园》中新网广州5月6日电(记者方伟彬)国家一级
2023-05-06 15:52
原标题:方清平写的书既像自传又像段子(主题)《越冷越幽默》把50年的故事和感悟娓娓道来(副题)北京晚报
2023-05-06 15:54
原标题:中国青年电影集体亮相戛纳北京晚报讯(记者袁云儿)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于5月16日至27日举行,
2023-05-06 15:55
原标题:大型现代曲剧《鲁镇》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中新网郑州5月6日电(杨大勇)你看过鲁迅笔下的《狂人日记》《
2023-05-06 15:44
原标题:天博、天美、李叔同故居三馆联动“五一”假期文博游蔚然成风今晚报讯(记者高丽)记者从天津博物馆
2023-05-06 14:41
原标题:乌镇戏剧节迎来十周年,10月19日正式启幕澎湃新闻记者潘妤2023年,乌镇戏剧节将迎来十周年。5月5日
2023-05-06 14:46
原标题:汇聚4部9场歌剧音乐剧演出展现中国风格国际视野青年气质(主题)“首届上音歌剧院歌剧音乐剧节”昨
2023-05-06 14:42
原标题:讲述当代大学生援藏经历(引题)《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央视一套开播(主题)今晚报讯(记者刘桂芳)
2023-05-06 14:39
原标题:岁月留“金”淘不尽(主题)名家荟萃纪念越剧宗师金采风(副题)新民晚报记者赵玥她是熠熠生辉的神
2023-05-06 14:33
原标题:石榴知立夏人间草木香今天(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立夏,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从
2023-05-06 10:54
原标题:北京30余家博物馆5月延时开放人民日报北京5月4日电(记者施芳)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5月是首届
2023-05-06 09:48
原标题:《百鸟朝凤》驻演上海音乐厅:人和鸟梦幻互动的心灵奇旅澎湃新闻记者廖阳实习生任慧从神话故事、唢
2023-05-06 09:39
原标题:樊锦诗捐赠千万元支持北大敦煌研究光明日报北京5月5日电(记者晋浩天通讯员王钰琳、吴星潼)“今天
2023-05-06 09:38
原标题:披荆斩棘千年“丰山古道”露真容北京日报记者张宇斩荆棘,除杂草,清落石……在北京房山西南部的大
2023-05-06 08:38
原标题:大影节“青春之夜”全网播出北京日报讯(记者李瑶)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青春之夜
2023-05-06 08:39
原标题:老厂房变身潮流文化聚集地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琤“五一”小长假,在北京市朝阳区的文创园区里,特色文
2023-05-06 08:49
原标题:广东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启用实现文物现状动态掌握中新网广州5月5日电(记者程景伟)据广东省文旅厅5日
2023-05-06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