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效、便捷、优质、透明的政务服务,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难、为市场腾位,让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登记经营主体56.18万户,同比增长3.46%,其中企业14.73万户、个体工商户39.7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5万户。
【资料图】
稳主体促改革市场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2018年12月1日企业开办需8.5个工作日;
2019年5月1日起从8.5个工作日提速至5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缩40%;
2020年8月1日起提速至3个工作日内;
从8.5个工作日到3个工作日内仅用时20个月,政策给力,改革加力,各类经营主体推动我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您好,我来取营业执照。”在西宁市城中区市场监管局办事大厅,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经办人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完表格后,拿到了营业执照。
“从网上提交好资料到拿到营业执照,只用了一天时间。”这名企业经办人说,听说这是原本需要3个到5个工作日才能办完的流程,如今1个工作日就能实现全部办结,这样的办事效率值得点赞。
青海省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建立企业开办协同机制,连续四年制定企业开办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功能,进一步“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全省企业开办网办率达95%以上,实现“一件事、网上办、掌上办、一窗办、一次办”。
从审批“瘦身”到“无感”审批……青海省加快创新改革举措,推广改革试点经验,为更多企业发展清除路障的同时,进一步厚植发展土壤,推动更多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发展促合力助经营主体跑出加速度
人流车流涌动起来,烟火气息升腾起来。
随着各项部署加快落实,各类经营主体加速释放发展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我2001年登记注册了图书销售店,主要从事各类图书、学习用品、办公用品等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经营规模范围不断扩大,我想转型升级。”图书销售店负责人马女士说。
作为个体工商户的老牌经营户、书店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城中区市场监管局得知该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即送上“个转企政策大礼包”,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培育,并指派专人进行全程跟进指导,随后,经营户也顺利拿到“西宁莫家图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执照,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个体工商户到企业,转换的不仅是身份,更是经营主体的转型升级、成长壮大,也标志着营商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今年,青海省市场监管局聚焦经营主体关切,深入开展调研,出台33条服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制度措施,制定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有效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为全省经营主体健康稳定发展厚植良田沃土。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青海省制定出台提升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水平30条措施,推进31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区域和事项“两个全覆盖”,累计惠及全省经营主体12.08万户。
一路快跑的政务服务让企业和市民感受到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带来的红利,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便企服务、优化工作流程……
助企纾困逆势突围
稳主体、助纾困,市场发展动能持续激发。为保经营主体,全省各地相关部门围绕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精准有力及时推出政策措施,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压力得到缓解,生产运行逐步趋于正常,企业活力再现。
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体。只要有企业,就会有就业岗位;企业实现发展,就业就会增加。要使企业更好生存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需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为扎实开展“助企暖企春风行动”,青海省市场监管局举办政银企对接座谈会,现场问症把脉,创新提出“一提高四加强”保障措施,累计解决包联企业问题诉求64个。扎实开展2023重点领域价格监管“净域”系列行动,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75万户次,立案30起,清退多收价款198.33万元。
同时,为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全面归集发布各地各部门扶持优惠政策措施1007条,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作用,服务39.39万余人次。组织省内经营主体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宁波)等活动,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兴民表示,今年以来,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围绕“一个大市场目标、两大纲要任务、三种监管手段、四条安全底线、五个创优环境”的工作着力点,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奋力稳经营主体、优营商环境,守安全底线、促质量提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明显,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供稿:青海省市场监管局)
标签:
上一篇:云南省市场监管局“五突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亲子阅读、非遗体验、展览演出……(引题)暑期怀柔各类阅读空
2023-08-22 14:58
原标题:沿着大运河看中国|为千年运河文化谱写工业发展篇章为了保护传
2023-08-22 14:03
原标题:沿着大运河看中国|江苏常州:让工业遗产活在当下中国青年报客
2023-08-22 14:00
原标题:《阅古楼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新书发布中新网北京8月21日
2023-08-22 14:01
原标题:中外文保工作者发布“宣言”吁石窟寺保护国际交流合作中新社重
2023-08-22 14:03
原标题:游长江登武当进古城(引题)两岸青年探秘荆楚历史文化(主题)
2023-08-22 14:06
原标题:“诗歌高铁”促进“高铁+”文化传播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娜通
2023-08-22 11:59
原标题:歌手演唱会仅举办首场,就有完整版视频被上传网络(引题)观众
2023-08-22 09:58
原标题:首届中国(唐河)李季诗歌奖颁奖成功举行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2023-08-22 10:06
原标题:纪录片《食在云南》上线开启轻量有“梗”的铁路美食之旅中新网
2023-08-22 09:58
原标题:在这个“国际夏令营”倾听青春之声,共享多元文化“请把我的歌
2023-08-22 08:59
原标题:“奖项会让纯文学‘破圈’,走向大众”(主题)──访第十一届
2023-08-22 09:00
讲述原标题:《灶王传奇》呈现小人物世界观(引题)民间文学宝库取之不
2023-08-22 09:00
众议原标题:暑期档票房为何创纪录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8
2023-08-22 09:04
原标题:九嶷山下孩子们的乡村艺术节8月19日,孩子们在晚餐后荡秋千玩
2023-08-22 08:00
原标题:七夕小知识:为何流行吃“巧果”?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上
2023-08-22 08:00
原标题:电影《念念相忘》天津路演进校园天津日报讯(记者张钢)由刘雨
2023-08-22 08:04
原标题:周华健时隔七年来京再开唱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因演唱《刀剑
2023-08-22 08:05
原标题:口碑每况愈下网络评分呈断崖式下跌(引题)《好声音》为何难觅
2023-08-22 05:59
原标题:郑州郑东新区白沙镇:小书屋发挥大作用全民阅读引领新风尚人民
2023-08-22 06:01
原标题:嘉峪关长城,蕴含了古今的这些智慧河西走廊现存汉长城1400多公
2023-08-21 23:01
原标题:科技助力考古,勾勒生动历史细节光明日报记者李韵王笑妃如今,
2023-08-21 14:59
原标题:河北隆尧:(引题)柏人城遗址开始第四次考古发掘(主题)光明
2023-08-21 15:03
原标题:一戏绘千载飘飘传四海图为侗族“行歌坐月”习俗展示现场。科技
2023-08-21 14:57
原标题:历史文化也能接地气(主题)名家们在南国书香节现场开讲让观众
2023-08-21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