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这个“国际夏令营”倾听青春之声,共享多元文化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8月14日,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韩国、泰国、越南等1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60名孩子聚在一起,他们身着富有本国特色的服装,用中文共同演唱《歌声与微笑》,欢歌笑语声中,一场精彩的文化交流碰撞出新奇的火花,友谊的种子正在悄然萌芽。
这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第一届“国际夏令营”国家主题日暨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不同年龄、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小朋友结为搭档,搭建起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国家主题展台,通过演绎历史故事、展示民族歌舞、现场制作传统美食等方式,为孩子们和观摩嘉宾带来直观的感受体验,彰显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资料图片)
彼得罗和马特奥是一对意大利兄弟,他们是中国中化下属先正达集团员工保罗·迪勒尼亚的孩子,一个喜欢吃中国的糯米饭,另一个喜欢吃各种浇头的面条。他们和同样喜欢踢足球的11岁中国男孩孙启轩成了好朋友,还现场说了三句中文:“你好”“冰淇淋”“恭喜发财”。保罗·迪勒尼亚感叹,两个孩子在这里不仅了解到传统而现代的中国文化,还与其他各国的孩子们进行了很好的互动。“孩子们相熟的速度超乎想象。对于大人们来说,用筷子还需要学习,但小朋友之间一学就会,就好像打个响指一样简单。”
展台前,小朋友们热情打招呼。
活动现场,孩子们跳起自己国家的舞蹈。
来自法国的艾瑞卡·贝勒和中国女孩尚逸菲在活动现场分别表演了代表自己国家文化的舞蹈。艾瑞卡身着代表法国服饰风格的海魂衫和贝雷帽,她表演的是法国传统的体育庆祝类舞蹈,尚逸菲则身着唐代齐胸裙演绎了中国古典剑舞。
两个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同龄女孩一有空就贴在一起聊个不停,互相推介着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旅游景点。这是艾瑞卡第一次来中国,她很喜欢有着传统园林风格的颐和园,因为这种风格是法国所没有的。在艾瑞卡眼里,虽然巴黎更有名,但法国的西海岸是她最推荐的地方,“那里连法国人自己都忘记了,但是能在那里认识来自不同文化的朋友,特别酷!”逸菲则向艾瑞卡推荐了古都西安,因为西安的美食非常好吃,而且“碑林和兵马俑等都有助于艾瑞卡了解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为聚焦培养青少年跨文化交流能力,活动设置了“非正式圆桌论坛”,中外“Z世代”以“理想”为话题展开交流,畅谈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分享对父母职业的认识和感受。索菲来自德国,她的爸爸是中国中化旗下企业克劳斯玛菲的一名工程师。她认为,爸爸能够操作工业机器人,让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更加现代化,这让她感到非常自豪。“如果梦想很难实现,是继续坚持还是选择放弃?”面对这一问题,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小朋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来自葡萄牙的费德里科认为,未来的空间无限宽广,不妨多尝试一些不同的努力方向,成为律师一定非常酷,像爸爸一样从事财务工作也很好。而中国孩子志行说,成为科学家是他的梦想,困难不足为惧,就像他的妈妈一样,在现代农业领域发挥所长,用科技力量带来美好生活。小朋友们在引导下开展深度对话,他们尊重彼此文化差异、学会包容共处、推动自我成长。
德国领队马丁·帕利克是克劳斯玛菲的营销专家,此次夏令营他带着自己的儿子马蒂亚斯·帕利克一起参加。他们身着由马丁·帕利克妻子亲手缝制的马甲,胸口的徽章代表着所在的城市。他说:“这件马甲就像一张名片,人们一看就知道你来自哪里。”他认为,这次的夏令营对于孩子们是一个结识不同国家朋友的好机会,马蒂亚斯和来自越南的汤姆成了好朋友,他们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凭借着一种简单易学的拍手游戏,每天形影不离。马丁·帕利克认为,无论孩子们学习或实际说哪种语言,都会找到一种让他们能够交流的“儿童语言”,不管是用语言形容还是用手用脚比划,孩子们都能找到最纯真简单的沟通方式。
而马丁·帕利克判断,在新冠疫情之后,全球青少年之间的文化交流势在必行。“它必须再次重启,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越多,就越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是如何思考的,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他认为,当有过跨文化交流经验的孩子长大并成为专业人士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容易产生互动和合作。“到时无论他们是否在父母的公司工作,都无关紧要,他们同样会获得成功。而且对于有更多跨文化背景的他们来说,全球化会容易得多。”
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年龄在9-14岁之间,他们的家长就职于中国中化总部及旗下企业。本次活动中,这些海外企业展现了种子、植保、动物营养、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品和技术,海外企业员工的子女担任讲解员,以“Z世代”视角诠释科技力量。保罗·迪勒尼亚是此次国际夏令营中海外小朋友们的领队。他介绍:“作为全球布局、国际化运营的跨国央企,中国中化业务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总数22万人,外籍员工数超过8万人。众多海外企业通过中国市场抓住了发展机遇,也从公司全球协同效应中受益。”
第一届“国际夏令营”为期14天,以“多元文化、时代潮流、青春风采”为导向,精心安排了化学、农业、环保等探索课程,参观学习中国历史文化,培养武术、舞蹈、声乐等兴趣爱好,鼓励青少年结交新朋友、聆听新故事、学到新本领、发现新事物,让各国青少年共同领略中国中化大家庭的魅力,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诗童)
标签:
上一篇:“奖项会让纯文学‘破圈’,走向大众”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在这个“国际夏令营”倾听青春之声,共享多元文化“请把我的歌
2023-08-22 08:59
原标题:“奖项会让纯文学‘破圈’,走向大众”(主题)──访第十一届
2023-08-22 09:00
讲述原标题:《灶王传奇》呈现小人物世界观(引题)民间文学宝库取之不
2023-08-22 09:00
众议原标题:暑期档票房为何创纪录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8
2023-08-22 09:04
原标题:九嶷山下孩子们的乡村艺术节8月19日,孩子们在晚餐后荡秋千玩
2023-08-22 08:00
原标题:七夕小知识:为何流行吃“巧果”?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上
2023-08-22 08:00
原标题:电影《念念相忘》天津路演进校园天津日报讯(记者张钢)由刘雨
2023-08-22 08:04
原标题:周华健时隔七年来京再开唱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因演唱《刀剑
2023-08-22 08:05
原标题:口碑每况愈下网络评分呈断崖式下跌(引题)《好声音》为何难觅
2023-08-22 05:59
原标题:郑州郑东新区白沙镇:小书屋发挥大作用全民阅读引领新风尚人民
2023-08-22 06:01
原标题:嘉峪关长城,蕴含了古今的这些智慧河西走廊现存汉长城1400多公
2023-08-21 23:01
原标题:科技助力考古,勾勒生动历史细节光明日报记者李韵王笑妃如今,
2023-08-21 14:59
原标题:河北隆尧:(引题)柏人城遗址开始第四次考古发掘(主题)光明
2023-08-21 15:03
原标题:一戏绘千载飘飘传四海图为侗族“行歌坐月”习俗展示现场。科技
2023-08-21 14:57
原标题:历史文化也能接地气(主题)名家们在南国书香节现场开讲让观众
2023-08-21 13:54
原标题:青年导演李旭处女作《傍晚向日葵》,诗意化呈现生命最后的时光
2023-08-21 14:03
原标题:中国古代建筑:贯越古今的营造智慧【科技文明探源】实习记者沈
2023-08-21 14:06
原标题:云南华坪芒果文化节载歌载舞迎客来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黎浩
2023-08-21 14:04
原标题:赤壁大湖咀遗址新发现先秦冶金遗物科技日报讯(记者吴纯新)近
2023-08-21 14:03
原标题:体验手作乐趣感受东方浪漫(引题)市属公园推出37项游园活动迎
2023-08-21 10:55
原标题:六小龄童: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2023-08-21 10:52
原标题:电影导演徐浩峰回归话剧舞台执导《搭手飞人》(引题)借武行故
2023-08-21 10:53
原标题:暑期档票房刷新纪录截至8月18日年度票房突破400亿大关(引题)
2023-08-21 09:55
原标题:《意外人生》吴镇宇任素汐合作演情侣由新锐青年导演左志国编剧
2023-08-21 08:56
原标题:北京出版集团两千余种出版物亮相上海书展(引题)新晋茅奖作品
2023-08-21 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