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历史文化也能接地气(主题)
(相关资料图)
名家们在南国书香节现场开讲让观众大开眼界(副题)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陈晓楠 孙旭歌 实习生 蔡思行 图/羊城晚报记者 贺全胜
在8月19日-20日,多位名家在南国书香节现场开讲:著名哲学家、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传播国学智慧,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解析历史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趣味解读唐诗魅力,作家马伯庸讲述历史长河中小人物的故事……
他们对历史的讲述,充满时代的新意。既有在历史显微镜下关注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也有在B站授课,让看似远古的历史文化离人更近,也更加“接地气”。
傅佩荣:短视频带火“国学热”
傅佩荣将“百家讲坛”搬到了本次南国书香节。对于传授哲学、尤其是国学的经典要义,傅佩荣深谙其道。他用富有调理、幽默风趣的语言,为书香节的市民读者带来一场知识的洗礼。
“哲学书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如何认识宇宙与人生,逻辑训练够不够?第二个,宇宙的本体、人生的真相是什么,这是形而上学,很难,要攻坚。第三个,要说明人生应该如何。”来到傅佩荣的“哲学讲堂”现场的观众,男女老少皆有。“‘认识你自己’是一个过程,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你在大学阶段还没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这一点也不需要担心,因为有超过大半的同龄人也是这样的。”
作为研究、传播国学文化的名家,傅佩荣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和清晰的说理,将国学讲得生动又贴近人心,为当代人提供了阅读国学原典的简易方法。除了研究、出版哲学专著和普及书目,在电视盛行的时代,他还将知识干货带到了电视节目中,在央视“百家讲坛”讲授《孟子的智慧》,在凤凰卫视主讲《国学的天空》。
当下,他将《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带到了“得到App”;将《道德经》《易经》《庄子》等精讲课程带到了“喜马拉雅App”;而在青少年扎堆的视频平台B站,也有不少用户上传了他的授课视频,播放量动辄几十万。
短视频也带起一股“国学热”“人文热”,在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社交平台,也有哲学学者、爱好者将自己所思所想分享到平台账号上,在泛娱乐的短视频环境下成为一股清流。以往总被认为严肃难懂、为知识分子专属的人文社科,以轻松有趣、富有启发的视频讲解方式得到普及。
王立群:用孩子的语言讲《史记》
8月20日下午,王立群在书香节现场陪孩子们读《史记》,他用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学习历史的价值与意义。
王立群攻读《史记》四十年,拥有众多独立研究资料,他写的《读史记,成大器》以“取材多样、论述全面、评价准确”为准绳,不仅讲故事,还讲清故事的前因后果,构建出既客观又温情的历史评价。
“这个系列是为孩子们设计的。考虑到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地在语言上不设置太多障碍,让孩子们能看得懂、读进去、记得住,所以小学二、三年级以上的孩子就能自己读了。”
为了引导孩子爱上读史,王立群还十分注重史学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他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做法,一是用文学语言叙事,用文学语言总结和评价;二是把《史记》的相关篇章结合起来,甚至把《左传》《战国策》也结合在一块儿来写,打通了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系。
在王立群看来,如果语言或文字没有文采,是不能传之久远的,只有文学色彩浓厚的历史著作才会令人永久记忆。
“今天的微观史,是我们了解整个社会的另一个视角,我们不单要有宏大的叙事,还需要了解我们这个社会许多微观的世界。”在王立群看来,对历史感兴趣是中国人的一个情结,特别是全民关注历史,在世界史上是很少见的。“通过认识历史,了解我们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认同感;了解世界,我们就知道自己和世界的区别在哪里,学习别人,提高自己。”
马伯庸:书写小人物的历史
作家马伯庸“见微”系列作品分享暨读者见面会在南国书香节期间举行。
分享会上,马伯庸围绕“见微”系列《长安的荔枝》和《太白金星有点烦》两部作品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见微’,即‘见微知著’的意思,这个系列通过一些非常小的事件来看到一些大的道理。像《长安的荔枝》,它是从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而来的,大家关心的是妃子笑、是杨贵妃,但几乎没有想过这个荔枝是怎么样运送到长安城的,所以我想从一个基层负责运送荔枝的唐朝小吏来写唐朝的历史。”马伯庸说。
对小人物的关注也是马伯庸写作的一大特点。从《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到《显微镜下的大明》《古董局中局》等代表作品,尽管时代不同,但被推到故事舞台中央的都是小人物。
马伯庸眼中的微观史,并不是割裂小人物和大时代的关系,恰好相反,在他看来,只有了解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每一个具体的人所承受的痛苦,所怀有的愿景,才能够理解一个时代。
“我坚定地坚持人民史观,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最大的动力。人民群众实际上就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我们要深入了解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才能够有一层温度、有一层滤镜去理解大时代很多大事件的变化。”
在如今这个大时代,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又该如何安放自身?马伯庸表示,小人物不需要太去考虑大时代的事情,因为时代的变化就是由每一个小人物的选择构成的。
“我们每个人只要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忘自己的初心,然后做好自己,那么自然而然就能汇聚成一股力量。长江的一滴水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如果每一滴水都有一个流向,都有一个方向,那就会汇成历史的大潮,带领我们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戴建业:“魔性”诗词课趣味破圈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南国书香节讲座现场,戴建业用自谑“日日新”的普通话,为到场读者们朗诵了这首李白的名诗《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是很容易写出来的,‘危楼’再高又能有多高?不过相当于今天的十层楼,还没有我们的广州塔高。所以最难写的其实是后面的三句话。”寥寥数语,让听众更细致理解诗人的天才禀赋。
在戴建业的B站网络课堂上,这样将诗人与读者的生活体验相联通的授课方式让他获得了400多万的粉丝,他的高能诗词课播放量高达800万。后来,这些视频课集结出版成《戴老师魔性诗词课》。书中,高大上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被“拉下神坛”,变得生动有趣。
戴建业以当下年轻人热捧的网络用语包装,让古诗词旧貌换新颜。他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草比苗还多,这是种的个鬼田,要是我种的这个水平,绝不写诗。”将诗词中的描述与种植现实相结合,搭配幽默的“吐槽”,令人印象深刻。
“这哪里是上课,简直就是脱口秀大会嘛”——很多学生听完他的课后,会有这样的感受。在抖音平台上,他也圈粉500多万,单个视频的点赞和转播率,一度超过了著名历史学家易中天、白岩松等名人。戴建业身体力行,用有趣的视频课堂印证何为掌握“流量密码”的传统文化新讲,无数年轻人通过他的新式讲述爱上古诗词,爱上中华古典文化。
与年轻人的关注焦点结合,也可以让晦涩艰深的经典更接地气。活动现场,戴建业还将孔子言诗的基本功能“诗可以群”与当下年轻人中的热词“社恐”联系起来。孔子论诗之“群”,言“群居相切磋”,与现在年轻人中流行的“社交恐惧症”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他说:“现在的社恐特别多,但是我不社恐,大家也不要社恐,交朋友也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戴建业对传统诗词与时下热点进行巧妙串联,让听众得以在欢笑中领略古典诗意。
标签:
上一篇:《傍晚向日葵》诗意化呈现生命最后的时光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历史文化也能接地气(主题)名家们在南国书香节现场开讲让观众
2023-08-21 13:54
原标题:青年导演李旭处女作《傍晚向日葵》,诗意化呈现生命最后的时光
2023-08-21 14:03
原标题:中国古代建筑:贯越古今的营造智慧【科技文明探源】实习记者沈
2023-08-21 14:06
原标题:云南华坪芒果文化节载歌载舞迎客来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黎浩
2023-08-21 14:04
原标题:赤壁大湖咀遗址新发现先秦冶金遗物科技日报讯(记者吴纯新)近
2023-08-21 14:03
原标题:体验手作乐趣感受东方浪漫(引题)市属公园推出37项游园活动迎
2023-08-21 10:55
原标题:六小龄童: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2023-08-21 10:52
原标题:电影导演徐浩峰回归话剧舞台执导《搭手飞人》(引题)借武行故
2023-08-21 10:53
原标题:暑期档票房刷新纪录截至8月18日年度票房突破400亿大关(引题)
2023-08-21 09:55
原标题:《意外人生》吴镇宇任素汐合作演情侣由新锐青年导演左志国编剧
2023-08-21 08:56
原标题:北京出版集团两千余种出版物亮相上海书展(引题)新晋茅奖作品
2023-08-21 09:04
原标题:时隔三年,西藏昌都迎来第九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中新网昌都8
2023-08-21 07:59
原标题:暑期档票房创新高中国电影市场绽放新活力人民网记者刘颖颖这个
2023-08-21 06:01
原标题:贵州台江:“村BA”现场上演深山音乐会8月19日晚,贵州省黔东
2023-08-20 15:55
原标题:直播带货翻车还怒怼网友,女演员发文道歉近日有网友发现秦牛正
2023-08-20 15:56
原标题:4528人!手风琴合奏创 "大世界基尼斯 "新纪录工人日报-中工网
2023-08-20 15:58
原标题:【青年导演创作谈】王伟诚导演用《未·来》解题“新城市”由中
2023-08-20 16:04
原标题:《爱乐之都·青春季》剧团战打响,阿云嘎领衔四位罗密欧同台献
2023-08-20 16:04
原标题:中国建筑科技馆举办鲁班讲坛—木构新景·建筑对话艺术活动工人
2023-08-20 15:00
原标题:热播韩剧《安娜》原著小说《第二个安娜》中文版首发上市中新网
2023-08-20 15:04
原标题:180余名乡村学校师生代表放歌“希望工程快乐音乐项目”成果展
2023-08-20 11:56
原标题:《孤注一掷》回应“侵权”指控澎湃新闻记者田佳旭卫佳明8月17
2023-08-20 11:56
原标题:“李玟生前控诉录音”曝光,《中国好声音》母公司股价暴跌23%
2023-08-20 10:57
原标题:《学爸》:黄渤花式鸡娃,笑着笑着就哭了澎湃新闻记者陈晨由苏
2023-08-20 11:06
原标题:电视剧《一路朝阳》热播,讲述十年女性奋斗故事(引题)新北京
2023-08-20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