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造船看江苏,江苏造船看靖江。面对当前船舶产业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的新机遇,作为国内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全国民营造船基地,靖江正抢抓机遇,瞄准“打造世界一流船舶产业基地”目标,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再造高技术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
自主创新,引领造船迈向高端化
盘点今年上半年造船产业的成绩单,靖江这座县级市再次令世人惊艳:1~6月份,全市造船完工量47艘508.67 万载重吨,同比上升 38.9%,占全省、全国、全球的比重分别达 50.8%、24.1%、11.9%;新接订单91艘943.6万载重吨,同比上升170.3%,占全省、全国、全球的比重分别为52%、25%和18.2%;手持订单274 艘 2733.4万载重吨,同比上升26.8%,占全省、全国、全球的比重分别达 47.7%、22.1%、11.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靖江的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两大主力船企持续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主建船型优化升级、迈进高端。
这些天,在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的码头上,两艘20.8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整齐排列,正在进行舾装作业。“这是我们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高端绿色环保船型,将于8月中下旬交付。”项目经理李军介绍。
LNG双燃料动力船采用LNG燃料和燃油驱动,与普通的燃料油船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约20%,在相同工况下能耗节约8%。
近年来,新时代造船顺应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航运业发展趋势,在清洁能源船舶领域率先布局,积极开展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和LNG燃料舱生产、研发,2022年成功交付首制11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成品油船,成为全国首家建造大型LNG双燃料动力船的地方民营船厂。
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快转型,已成为靖江船企的共识。近年来,靖江船企推进产品结构逐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延伸,“两高”船舶建造能力不断加强。
去年10月,扬子江船业与欧洲船东签订两艘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建造合同,成功挺进代表造船工业最高水平、享有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LNG船建造领域。今年,企业又接连交付3艘全球最大24000TEU集装箱新船,在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品牌效应进一步巩固。
“智造”赋能,刷新建造周期新纪录
接单、开工、总装、出坞、试航、交船……放眼靖江沿江船企,处处是一派紧张忙碌的生产场景。
7月28日,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为SEASPAN公司建造的第四艘15000TEU集装箱船顺利命名交船,首航青岛港。该船创造了姐妹船建造中的最短坞期85天和最短水下周期55天新纪录。
今年以来,扬子江船业新接订单“进度条”不断刷新,掀起了新一轮生产经营高潮。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船28艘,按照生产计划,预计全年交付新船57艘。
这些年,围绕提高造船效率、确保按时交船,靖江船企全力推进现代化造船模式,打造现代化造船基地。一方面,龙头船企纷纷在上海等地高薪聘请设计团队,提高企业船舶自主设计能力;另一方面,企业着力加快“智改数转”步伐,引进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软件,招引高端人才,全力推进数字化造船。目前,两大龙头企业的造船效率直逼日韩船企。
数字经济浪潮下,新时代造船也正加快信息化造船、数字化造船、智能化造船,不断缩短船舶总体及配套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周期,提高船舶建造效率。新时代造船公司船研所副所长朱韩钢介绍,企业未来将通过构建“数字化船厂+智能化船舶海工设备”新型生产模式,从生产设计、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三方面入手,加快推动一批信息化软件的应用,打造柔性制造的中间产品流水线,全面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通过持续强化精益管理、实施“智改数转”、改进生产工艺,靖江造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国内外客户的订单也越来越多。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继续保持全国手持订单排名第一位,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的造船完工量则排名全国第一位。
集群发展,拉长“靖江船队”产业链
船舶产业配套产品门类多,产业链长,集群发展成为推动产业由大向强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靖江围绕“构成要素齐全,产业规模领先,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分布集中”的船舶产业集群目标,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形成了龙头引领、产业配套的比较优势。
数据表明,目前,靖江市拥有船舶造修拆企业16家,配套企业200余家,形成了造船、修船、拆船为主业,船用舵轴、电机等动力系统以及锚链、泵阀、电缆、装饰材料、油漆、通风、管道等配套完备的产业链,集群造船能力显著增强。
据了解,靖江船舶产业链本土化配套率已超过40%。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及附件生产和出口基地,年产能达30万吨,船用锚链和系泊链占全球市场60%以上。企业立足于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向高端国产替代产品进军,自主研发的R5、R6级深海系泊链打破国外垄断,持续保持“单项冠军”领先地位,并主导编制了世界上首个专门关于海洋系泊链的国际标准。
即使是企业生产中留下的边角废料,靖江不少中小企业也能抓住机遇生产船用配套产品,靖江市富源船舶配件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企业近一半原料是本地造船企业的废料,拉回来后利用这些边角料加工船企需要的法兰,不仅节约生产成本,而且法兰原料就是船本身的原料,生产出来的法兰也与船舶更加契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船企的生产成本,实现了双赢。目前,该企业年加工量5万吨左右。
向“世界一流”目标挺进,跟国内外顶尖船企争雄。日韩船企本土配套率均在90%以上,靖江船舶配套的差距也给本土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了生长空间。未来,靖江将坚持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船舶产业配套服务能力,通过健全本地配套网络,加强与央企及大型船企合作,建立配套产品全球服务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增强集群综合竞争力,推动造船产业向高端攀升,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
标签:
上一篇:广铁回应职工占用高铁商务座:补缴车票,列车长免职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为戏剧创作打开更为开阔的创新空间(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
2023-08-18 12:05
原标题:中国建筑科技馆“中国民居——传统居住研究展”将于8月22日开
2023-08-18 12:04
原标题:《没有角的小犀牛》(引题)为何在国家大剧院门票售罄?(主题
2023-08-18 11:56
原标题:展水彩写生观灵动风景8月17日,观众在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的青岛
2023-08-18 12:00
原标题: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破中国影史纪录国产片实力强劲中新社北京8
2023-08-18 10:59
原标题:《孤注一掷》:一念地狱,千金散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
2023-08-18 11:00
原标题:继承弘扬中秋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提振消费信心(引题) 2023(第
2023-08-18 11:00
原标题:晋祠庙会引游人8月17日,演员在晋祠表演。近日,位于山西省太
2023-08-18 10:54
原标题:文旅视听作品从相遇到相融近年来,依托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
2023-08-18 10:58
原标题:《中国好声音》节目组回应“李玟生前控诉”录音声明近日,部分
2023-08-18 10:03
原标题: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年会将于9月举行新华社北京8
2023-08-18 09:06
原标题:影史第一!2023暑期档票房破纪录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电
2023-08-18 08:05
原标题:中国诗词大会嘉宾郦波——(引题)阅读,拯救我们的思维(主题
2023-08-18 05:56
原标题:从无障碍书展出发迈入更有爱的生活新民晚报记者赵玥朱光昨天上
2023-08-17 19:54
原标题: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立法保护中新网太原8月1
2023-08-17 16:58
原标题:《GT赛车:极速狂飙》将于9月1日在全国影院上映中新网北京8月1
2023-08-17 16:00
原标题:7天展演20场,第十三届“桃李杯”在京收官中新网北京8月17日电
2023-08-17 15:59
原标题:【寻味中华|戏曲】演绎莫里哀喜剧京剧舞台中西融会开“洋腔”
2023-08-17 16:04
原标题:2023年央视中秋晚会将在宜宾举办华西都市报讯(记者伍雪梅伍勇
2023-08-17 16:00
原标题:湖北竹溪:创新保护楚长城千年遗产焕生机中新网十堰8月17日电(
2023-08-17 16:04
原标题:三毛漫画系列主题展在金山枫泾丁聪美术馆开展(引题)54幅手稿
2023-08-17 15:00
原标题:《全员加速中》时隔七年回归,《乐队的夏天》“卷土重来”(引
2023-08-17 15:01
原标题:感受非遗文化的精彩(引题)七夕去珠村体验“摆七娘”(主题)
2023-08-17 14:54
原标题:享受音乐盛宴!广州地铁“拾光音乐厅”上线磨碟沙站羊城晚报讯
2023-08-17 14:52
原标题:《巨齿鲨2:深渊》:致敬勇于向未知进发的海洋探索者工人日报-
2023-08-17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