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俞敏洪老师近年来工作、生活和行走的感悟与思考,真实反映了他在世事变幻、人生起伏下的心路历程和深刻思考。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读《在岁月中远行》读后感,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坚定地前进。” 《在岁月中远行》是俞敏洪先生近年来对工作、生活、行走的感悟与思考,真实反映了他在风云变幻、人生跌宕起伏下的心路历程。 并深入思考。
全书内容分三桨,第一桨游历岁月,游记共十二篇。 在这个系列中,我跟随于老师走过了神秘厚重的漠河,走过了沧桑的古北京西路,走过了潮汕地区。 虽然我去过的地方很少,但我好像也走过了他的话中的祖国大好河山。 所到之处,都能将乡土美景与民俗风情、历史渊源相结合,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于先生深厚的文化内涵。
(资料图片)
三年的疫情,我才知道我们在世界上是那么的渺小。 疫情散去,春暖花开,希望我们都能放下心中的忧虑,放下执着,走过平湖秋月,看日出看山水,低头看书,昂首阔步。
第二套是年华笑颜,讲述俞敏洪老师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思考。 随着2021年国家“双降政策”的出台,教育培训行业蓬勃发展。 于老师没有抱怨,而是积极配合家长退还学费,并向农村学校捐赠了近8万套崭新的课桌椅。 他还带领新东方数万教职工成立了“东方增选”,从教师转型为直播主运营商。
事实上,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必须不断学习。 时代在变,但求学之心始终如一。 当然,余总和团队的成功也离不开适应时代和潮流,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必备的技能。
第三系列是对抗孤独的阅读。 本集主要是余先生所读书籍的感悟。 一位作家说:“书是最有耐心、最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时刻,它们都不会抛弃你。” 读书可以给人改变的信心,推动我们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行走使人广阔,阅读使人心旷神怡。 在本书中,俞敏洪先生带领我们学会适应变化,学会与变化共存,在变化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完本书,你将获得勇气和决心,在有限的时空里,过上无限精彩的人生。
最近读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写的《在岁月中远行》一书,这本书中有非常多的金句,我很认同作者所讲的,想要成长的更快,想要拥有更加自由的心灵,我们需要和知识相遇,和大地亲近,也就是说要阅读,要行走。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也是我自己的人生的追求之一。
如果生命中这两条路都没走过,那么这一辈子就是白活的,阅读和行走不需要财富,往往只是你没有说服自己去做而已。如果一辈子只是朝九晚五,心中没有思想,眼中没有天地,这样的人生基本是白过的。
我很担心自己从某一天开始就一直在重复曾经的生活,我不愿每天忙忙碌碌的,去做相同的事情,等到年末的时候来回顾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还没有任何的成长。
其实我想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去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不管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还是通过行走的方式。
有些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有一些对生活的新奇的感悟,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会忽视它们,会遗忘它们,过着一种完的生活。我们要学着留意自己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欢乐,挫折,苦恼,奋进和思考,这样在生命的尽头也不会觉得有太多的遗憾。
那些人生道理,也确实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很快,随时都可能面对的一些意外和挑战,对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如此,变化太快就意味着带给人的不确定性越多,人也就越容易缺乏安全感。我们需要慢慢的去适应这种变化,更要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人生方向。就像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有时候也会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惶恐。对我们来讲,需要培养
的正是一份能够保持镇定的心。有很多人都说带给了他多么多的伤害,比如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把这些不满发泄出来是正常的,但我们不能沉溺
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之中。同样也有很多人告诉我,经历过这次挑战,也让他真正学到了很多,认识到了很多,理解了很多。
正如这本书的作者所说,我们都是小人物,面对这个巨大的、时时都有可能把个体吞噬的世界,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不屈的努力。也只有不屈的努力,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发光发热,照亮自己,照亮前行的道路。在岁月中远行,愿我们变得越来越强大,尽管偶尔会感到迷茫,但仍然能够重整旗鼓,笃定的前行。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相聚在云端,开启我们今晚的读书分享。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温度,有趣会思考的人,会让我们遇到更好的自己。今天我分享的是俞敏洪的《在岁月中远行》,这是借同事的书,这本书一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是是在岁月里远行,第二辑是让岁月中开出拈花微笑,第三辑用阅读抵抗孤单。我是从第二辑开始看的,老俞在书中写到,我自然不会因此颓废,剩下的岁月,我依然希望自己过得充实丰盈,继续为家庭,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与此同时,我希望自己能比过去多一份逍遥自在,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都能够用一份洒脱的心情,看云卷云舒,能够不拘泥,不执着,过着平淡的人生,朴素的生活。当读到这段话时,我在想:老俞已经六十多了,对生活对自己还有更多的期许。那我们呢?我们在心中给自己订了什么计划呢?如果有,就在心里默默为它加油吧!老俞是一个感性的人,我也是。当我读到“在妈妈追悼会上的讲话”这一篇文章时,我不仅潸然泪下。今天写分享,再次湿润眼眶。书中这样写:人生就是这样,永远都是艰难困苦喜悦欢欣掺杂在一起,不管儿女长大,在妈妈面前都是孩子,不管人生走多远,有妈妈陪伴的人生是不孤单的人生。有父母在,我们还知道来路。失去父母,我们只有归途。我们知道人生本来就是孤独的,只有我们互相取暖,才让阳光更温馨,才让黑夜不再漫长。从小到大,父母给我们的教育是什么?我们是他们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他们教会们节约,努力,善良,坚强,积极,乐观,这些品质都会让我们受益终生。好好的去爱我们的父母,不要在岁月里留下我们的遗憾。书需要一页一页去读,路需要一步一步去走。欲速则不达,在行走的路上慢慢遇见更美好的风景。正如今天我养的紫玄月开出了第一朵小黄花,我想后边的更精彩!
【读《在岁月中远行》读后感精选3篇】相关推荐文章: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200字 十八岁出门远行读后感600字(五篇)
记忆中的小学岁月 记忆中的小学岁月字4篇(优秀)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1000字(3篇)
山居岁月读后感50字 山居岁月读后感300字(4篇)
岁月如歌读后感200字 岁月如歌读后感字(六篇)
标签:
上一篇:学校国际禁毒日禁毒宣传月系列活动总结8篇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炎炎热浪与骄阳,户外工作更繁忙。全总领导来慰问,盛夏酷暑送清凉…
2023-07-03 15:55
原标题:导演韩延用拍年轻人故事的手法拍老年人(引题) “我爱你”背
2023-07-03 15:56
原标题:云冈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展出(主题)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2023-07-03 16:06
原标题:《消失的她》票房超22亿元跻身上半年票房三甲羊城晚报记者李丽
2023-07-03 15:03
原标题:《黄河》奔涌首入京 激起“浪花”无数重(主题)山西省歌舞剧
2023-07-03 15:04
原标题:河津原创民族交响乐《龙门颂》亮相山西日报讯(记者周明飞)7
2023-07-03 15:01
原标题:白玉兰奖获奖剧集(引题) 《三体》暑期登陆广东卫视(主题)
2023-07-03 15:02
原标题:7月暑期档导览(引题) 宝强黄渤齐当教练格斗街舞让影市再升
2023-07-03 15:04
原标题:《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出版,分享演艺道路折射时代发展(引
2023-07-03 13:55
【一线讲述】原标题:新编戏让老戏曲有了新样式讲述人:青年导演、中央
2023-07-03 13:56
【一线讲述】原标题:让年轻观众与汉剧“双向奔赴”讲述人:武汉汉剧院
2023-07-03 12:07
原标题:曹操三子扮演者平均年龄不到25岁,演员与角色年龄对位(引题)
2023-07-03 12:01
原标题:欢乐谷邀市民邂逅“敦煌元素”北京青年报讯(记者赵婷婷)北京
2023-07-03 11:05
原标题:北美票房:《夺宝奇兵5:命运转盘》首映夺魁中新社洛杉矶7月2
2023-07-03 10:57
原标题:近百部电影扎堆暑期档(主题)总票房有望冲击150亿元(副题)
2023-07-03 10:56
原标题:《我们仨》的二十年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2003年的六七月,
2023-07-03 11:02
原标题:“打开艺术之门”(引题) 隆重开启第30年艺术盛宴(主题)北
2023-07-03 10:58
原标题:挥桨传承传统文化的新青年实习生王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诗童
2023-07-03 09:59
原标题:意象东方——张国强美术作品展开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国7月
2023-07-03 09:53
原标题:天津京剧院庆“七一”系列演出圆满收官(引题) 京津名家新秀
2023-07-03 09:57
原标题:“白洞:甲骨文的奥秘与当代表意”IP大展在京开幕工人日报-中
2023-07-03 09:57
原标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北京东方交响乐团演绎(引题) 《东方·
2023-07-03 10:02
原标题:三地演员合演京剧《智取威虎山》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摄影姚
2023-07-02 15:54
原标题:北京口岸迎来暑运高峰出入境人次再创新高随着航班数量的快速增
2023-07-02 16:04
原标题:国内首次发现!广州中学生发现鳄类蛋化石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
2023-07-02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