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正文

内蒙古科右前旗:22所农村学校“煤改电”让孩子们温暖过冬

时间:2022-12-13 23:12:11    来源:中国农网    


(资料图)

隆冬时节,尽管天气在变冷,但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学校的教室里却一直很暖。满族屯学校是一所位于边境上的乡村学校,一直以来,燃煤取暖是这里的主要供暖方式。因为交通不便,往年冬天“拉煤”是学校最头疼的事。“以前,我们要在下雪前把煤拉进来,一旦下雪路不通,拉煤的车根本进不来。”满族屯学校校长阿拉木斯说。

受益于“煤改电”工程的实施,2020年,满族屯学校开始使用电暖气取暖。阿拉木斯说告诉记者,过去烧煤取暖温度不稳定,白天屋里热,夜里温度下降就会变冷。自从用了可调控温度的电暖气,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屋里都很暖和,师生们待得更舒心了。“宿舍里非常暖和,我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很舒适!”满族屯学校学生伊日贵说。   在科右前旗,还有很多边境高寒地区学校与满族屯学校一样,享受到了“煤改电”清洁能源取暖带来的实惠,温暖与蓝天和谐共生,陪伴师生度过漫漫寒冬。   此时,距离满族屯学校30多公里外的乌兰毛都小学教室内,暖意融融。2019年,乌兰毛都小学使用空气源取暖,500多名师生远离了刮风满天灰、黑烟熏校园的环境,享受着清洁能源带来的洁净“暖冬”。“以前班级里很冷,上课要穿着厚厚的棉衣,现在教室里暖和了,不用穿厚衣服上课了,我们也更喜欢待在教室里。”乌兰毛都小学学生包英杰说。   乌兰毛都小学地处高寒地区,冬季多风寒冷,室外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多度。乌兰毛都小学校长赖高娃告诉记者,“煤改电”以前教室里特别冷,师生们都冻得受不了哪还有心思上课,只盼着快点下课离开教室。除此之外,冬季还要找锅炉工人烧煤,不仅人工花费多还担心煤烟中毒等问题。“煤改电”后,冬天不在难熬,师生们可以在教室里专心上课了。   屋里暖洋洋,窗外天蓝蓝……在大石寨小学里,曾经烧煤取暖的方式被清洁能源取暖所取代,绿色洁净、节能省电、安全智能的电锅炉备受赞誉。“没污染又省钱,真的太好了!电锅炉通过智能监控,供暖系统便会定时自动启动,保障供暖温度稳定。”大石寨小学校长杨宝军夸赞着电取暖的节能环保,电锅炉只在夜间用电低峰烧水蓄热,为学校减少了用电成本。   “以前无论怎么烧煤,一楼教室的温度都比其他楼层低,还要担心煤渣堆积、烟尘排放、水管爆裂等问题,太不方便了。”大坝沟小学校长许秋红说起“煤改电”带来的便利滔滔不绝,“电暖气温度可以根据区域、时间来控制,我们在每个房间都配备了温度感应器,当温度低于设定标准,后台就会自动蓄热。”   近年来,科右前旗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煤改电”工程建设,推动多所学校将冬季燃煤取暖逐步改造成节能减排的风电供暖、空气能供暖。到2022年,在科右前旗委、旗政府和河北建投科右前旗新天风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创新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努力下,共有22所学校告别“烟熏火燎”,迎来“清洁取暖”,累计惠及师生1.4万余人。   “煤改电”对环境的改善影响巨大。河北建投科右前旗新天风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部经理陈旭表示,相较于传统燃煤取暖,清洁能源具有环保、高效、安全、便捷和节能降耗等先天优势。“国家鼓励清洁能源供暖模式,‘煤改电’以兴安盟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有序高效替代,推动能源体系从高碳向低碳转型。清洁能源供暖让校园环境更洁净了,也有利于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陈旭说。   科右前旗教育局副局长朱勇说:“‘煤改电’以后,环境污染减少了,教室更暖和了,还节省了开支。按今年市场煤价来说,这22所学校仅燃煤取暖就要花费1800多万元,而使用清洁能源电取暖后,只需要花费800多万元,节省开支1000万元左右。”   “煤改电”,是科右前旗推动兴边富民行动走深走实的民生工程,解决了边境地区学校冬季取暖问题,让孩子们可以在清洁、温暖的环境中专心学习、健康成长。2023年,科右前旗好仁小学、古迹中学、察尔森中学等5所学校也将完成改造工程,实现清洁能源电取暖。

作者:张昕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标签: 阿拉木斯 有限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 全球报道:谈论故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心境

    原标题:《故乡潮州》出版专访陈平原教授(引题)谈论故乡,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心境(主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勉而心境好解,这学问又是如

    2022-12-13 20:33

  • 《逐光的孩子》高校“开讲”

    原标题:《逐光的孩子》高校“开讲”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明强通讯员卓张鹏胡兰杨倩文摄影彭佳12月1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艺术大思政课《逐

    2022-12-13 17:34

  • 【世界新要闻】打磨六七年 小说《天圣令》讲了什么故事?

    原标题:打磨六七年小说《天圣令》讲了什么故事?中新网12月12日电近日,两场主题为“从‘天圣令’看宋韵文化”的讲座举行,著名作家蒋胜男从

    2022-12-13 13:50

  • 环球滚动:《人在草木间》系列融媒体报道今起推出

    原标题:《人在草木间》系列融媒体报道今起推出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2022-12-12 21:39

  • 每日速看!山西明日起多个文化场馆恢复开放

    原标题:山西明日起多个文化场馆恢复开放记者日前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太原市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以及太原市图书馆等文化场

    2022-12-12 20:36

  • 《三体》上线首日播量放过亿

    原标题:《三体》上线首日播量放过亿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翀12月10日,《三体》动画在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全网独家上线,首周两集连

    2022-12-12 19:33

  • 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时代气象

    原标题: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时代气象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鉴、吸收和融合。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之下,20世纪上半叶的楚辞研究在

    2022-12-12 14:45

  • 中国近代日记研究的拓展、反思与未来——从“日记研究丛书”说起

    原标题:中国近代日记研究的拓展、反思与未来(主题)——从“日记研究丛书”说起(副题)日记这种文献类型和书写方式,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

    2022-12-12 14:43

  • 世界速读:《诗经》的礼义、乐义、诗义与经义

    原标题:《诗经》的礼义、乐义、诗义与经义《诗经》所载乐歌,本为两周礼仪的用乐与歌舞的歌词,要对其诗义进行清晰的解读,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2022-12-12 11:32

  • 微短剧靠什么赢得观众喜欢

    原标题:微短剧靠什么赢得观众喜欢最近一段时间,单集不超过10分钟的微短剧深受观众喜爱。数据显示,今年仅快手平台的微短剧日活跃用户便增长

    2022-12-12 08:32

  • 要闻:考古还原青藏高原丝路的样貌

    原标题:考古还原青藏高原丝路的样貌仝涛【考古中国】  ●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出土大量来自唐朝、中亚和西亚的丝织品、金银器,以及各类宝石

    2022-12-12 08:52

  • 全球微资讯!图片故事丨剑川木雕:传承千年技艺

    图片故事原标题:剑川木雕:传承千年技艺段四兴在进行木雕制作中的打坯流程(12月1日摄)。剑川木雕是云南省剑川县传统美术项目,历史悠久,具

    2022-12-12 08:37

  • 剧场艺术如何拓展边界找寻多样表达

    原标题:剧场艺术如何拓展边界找寻多样表达北京晚报记者高倩12月8日至9日,“2022世界剧院北京论坛”和“2022台湖舞美国际论坛”在国家大剧院

    2022-12-12 05:40

  • 热推荐:打工新鲜事儿丨想学艺、想挣钱?快来村里这块“宝地”集合!

    原标题:想学艺、想挣钱?快来村里这块“宝地”集合!据12月8日甘肃省文旅厅、人社厅、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通知,甘肃新认定28家省级非遗工坊

    2022-12-11 21:55

  • 西安多家博物馆明天起陆续开放

    原标题:西安多家博物馆明天起陆续开放陕西西安多家博物馆11日发布公告,明天(12日)起陆续恢复开放。西安博物院12月12日(星期一)起恢复对

    2022-12-11 21:36

  • 天天快消息!世界杯的魅力

    原标题:世界杯的魅力韩立群1990年世界杯我17岁,我家黑白电视14寸。记得马拉多纳无能为力的泪水。1994年巴乔横空出世,一路带着意大利打入决

    2022-12-11 20:42

  • 【速看料】初冬

    原标题:初冬张燕峰初冬。田野空旷,露出黑油油的泥土,像一位刚刚生产过的母亲,袒露着的胸膛,平静而疲惫。靠近她,似乎能听到来自大地深处

    2022-12-11 11:36

  • 别了,青石板的巷陌

    原标题:别了,青石板的巷陌田海明夏雨猛烈而迅疾,砸在屋檐上,迸溅出水花,泻出朦胧的水帘,隔绝了我望向窗外的视线。爸从外边回来,穿着的

    2022-12-11 11:44

  • 一把檀木梳

    原标题:一把檀木梳邓素芳《牡丹花瓶》 文森特·凡高[荷] 玛咖供图月光从门外涌进来,闪着银色的粼光。我坐在梳妆台前,檀木梳隐发着淡淡的

    2022-12-11 11:32

  • 每日焦点!艺评丨最好的书店氛围,是看得见的对阅读的爱

    【艺评】原标题:最好的书店氛围,是看得见的对阅读的爱罗筱晓最近,位于杭州解放路的新华书店因内部改造暂时闭店。这家书店建成于1954年,是

    2022-12-11 05:44

  • 从“中文热”到“天宫热”

    原标题:从“中文热”到“天宫热”(主题)——中文教学助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文化交流(副题)蔺妍林建杰“这是中国,这是阿联酋,我们是好朋

    2022-12-11 05:32

  • 每日报道:视线丨《大博弈》书写时代浪潮下的中国工业制造

    【视线】原标题:电视剧、小说同时推出(引题)《大博弈》书写时代浪潮下的中国工业制造(主题)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近日,

    2022-12-11 05:34

  • 热点!“凌家滩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开展

    原标题:“凌家滩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开展12月7日,观众参观“凌家滩文化展”。12月7日起,“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开展。

    2022-12-11 05:36

  • 全球速递!落雪的日子

    原标题:落雪的日子李季落雪的日子和她一起出去走走雪花飘落有寒意笼罩也有梅花飘香河面冰封水依然在冰下不息流动爱一个人就要在雪天拉着她的

    2022-12-11 05:41

  • 当前速看:张婧仪:表演难免有遗憾

    原标题:《点燃我,温暖你》收官在即(引题) 张婧仪:表演难免有遗憾(主题)羊城晚报记者王莉实习生邓晓妍优酷视频独播剧《点燃我,温暖你

    2022-12-10 10:55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