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题: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奋力保障秋粮生产
新华社记者
处暑节气,农田里到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由于前期台风引发一些地区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更加需要做好田间管理、抗灾夺丰收。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1个多月时间,各地粮食生产情况如何?采取哪些举措应对汛情影响?下一步怎样做好田间管理?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资料图】
秋粮长势总体良好
“经过专家指导,我们早早地就给玉米施用了营养药剂,现在已经进入乳熟期,看长势还不错。”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朝鲜族镇新安村村民付忠志说。今年他种了480亩地,其中有380亩不同程度受灾,在其中一块玉米地,秧苗上还可以看到洪水侵袭过的痕迹。农业专家的靠前指导,让付忠志和乡亲们吃上了“定心丸”。
当前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期。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北方地区玉米水稻正在灌浆,大豆处于结荚鼓粒期;南方中稻陆续进入灌浆成熟期,晚稻处于分蘖期。
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晚稻栽插已结束,除部分晚秋作物外秋粮面积已落实。预计今年秋粮面积达到13.1亿亩、比上年增加700万亩左右,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1300万亩。
据介绍,当前华北、黄淮海除局部洪涝灾区外,大部土壤墒情好,加之雨热同期同至,利于玉米等秋粮作物生长发育,长势良好;南方中晚稻长势明显好于受高温干旱影响的上年;西北除局部受旱地区外秋粮长势总体正常。
这位负责人表示,华北、黄淮、东北已全面转入灾后生产恢复阶段,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正一手抓防灾抗灾救灾减损失,一手抓大面积单产提升促增产,全力以赴以丰补歉、以秋补夏,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真金白银强化关键举措
“前几天我们大力排水,能早排些,生产恢复就能再快些。”吉林省舒兰市博涵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孙亚林告诉记者,汛情让当地不少稻田受损,为了抢排积水,舒兰市平安镇房身村调来了20多台大型排水设施,“水排了三四天”。
近一段时间以来,围绕抗灾夺丰收,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推动落实防灾减灾和生产恢复措施:
——抢排农田积水。农业农村部会同应急管理部紧急调用水泵等储备机械,累计组织228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抢排农田积水。
——加强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派出10个工作组和24个科技小分队赴受灾一线,制定灾后恢复生产十条措施和7个分作物救灾技术意见,促进受灾作物恢复生长。
——强化救灾支持。相关部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7.32亿元,支持京津冀、东北等地抓紧开展农业防汛救灾等相关工作。财政部安排一次性补助资金24亿元,支持北方重点地区开展玉米大豆“一喷多促”。各地落实喷肥打药等灾后田管措施,加快改种补种短生育期作物,加密病虫监测预警,全面落实防治措施。
奋战40天努力夺丰收
眼下,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水稻长势良好。在连片的稻田间,农民忙着进行田间管理。
“正是病虫害防治关键期,我们抓紧组织人力,抓好病虫害防治、除草和追肥,用科技力量保丰收。”江苏祥发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梁敬唯说。
粮食稳产增产,关键在科技。今年秋粮生产期间,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大学农学院等单位组织专家团,挂片蹲点进行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参加农业农村部下沉一线包省包片奋战100天夺秋粮丰收行动,以中国农科院玉米和大豆产业专家团为基础,组织30多位专家组成科技小分队赴12个粮食主产省份提供科技支撑。
“我们努力把大豆种子包衣、密植匀播、病虫防控、抗旱防涝、低损收获等关键技术推荐给地方和农户,推动大面积提升单产。”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吴存祥说。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早稻总产量比去年增长0.8%。“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极端天气多发的形势下,我国夏粮丰收、早稻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说。
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距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40天左右,夺取丰收还要过秋旱、秋涝、台风、霜冻、病虫害等多个关口。农业农村部门将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抓好秋粮中后期田管,全力以赴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记者于文静、郁琼源、孙晓宇、马晓成、赵久龙)
标签:
上一篇:中消协提示: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抢购食盐等消费品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邀请剧目丨《搭手飞人》讲述武林故事探讨中国精神演出时间:8
2023-08-26 15:55
原标题:暑期档电影现实题材放光彩(主题)关注热点话题引发观众共鸣共
2023-08-26 15:59
原标题:《孤注一掷》:沉浸式体验“反诈教科书”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
2023-08-26 15:54
原标题:邱礼涛暑期档上演“帽子戏法”(引题)《绝地追击》真实还原边
2023-08-26 15:59
原标题:寻味香港,共赴一场舌尖盛宴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陈然顶级的澳大
2023-08-26 15:00
原标题:多部残疾人题材电影上映呼吁各界关爱残障群体工人日报-中工网
2023-08-26 13:57
原标题:加拿大作家玛丽·劳森成名作《乌鸦湖》:当回到自己人生的原点
2023-08-26 08:58
原标题:心归处,是敦煌——敦煌艺术创作谈在沪举办工人日报-中工网记
2023-08-26 08:56
新华全媒+原标题:“源头活水”哪里来(主题)——从网络视听精品创作
2023-08-26 08:01
原标题:河北邢台发现明嘉靖年间古石碑对研究家风家训有史料价值中新社
2023-08-26 07:53
原标题:中新网评:《我经过风暴》为何“如有雷同,不是巧合”?中新网
2023-08-26 06:05
原标题:《念念相忘》讲述青春爱情故事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苗春)国
2023-08-25 17:01
原标题:网络平台加强经典影视作品修复工作(引题)用高科技留存影像记
2023-08-25 16:00
原标题:青年艺术家作品亮相“心印”展览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心
2023-08-25 14:07
原标题: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企鹅岛智慧城市主题展演活动落幕工人日
2023-08-25 14:02
原标题: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暂停播出据浙江卫视消息:鉴于对
2023-08-25 13:58
原标题: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通讯员张路8月23日
2023-08-25 14:03
原标题:《看不见的顶峰》记录盲人张洪登顶珠峰北京日报讯(记者袁云儿
2023-08-25 13:06
原标题:《她的城》《装腔启示录》同期热播,演绎女性家庭和职场故事(
2023-08-25 10:58
原标题:中国电影博物馆2023年国际电影展映首站泰国电影展将启中新网北
2023-08-25 09:59
原标题:2023年中国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峰会在青岛召开8月24日,2023年中
2023-08-25 09:52
原标题:抖音首部相亲题材纪录片《现代相亲故事》上线工人日报-中工网
2023-08-25 08:04
原标题:配合文物搬迁及布展需要(引题)上博本馆10月将关闭所有展厅(
2023-08-24 15:55
原标题:“为爱戌度时光”七夕游园古北之夜活动举办工人日报-中工网记
2023-08-24 16:01
原标题:文化新观察丨古老石窟寺如何传下去、“活”起来?茫茫戈壁,莫
2023-08-24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