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津独具特色的戏曲、曲艺演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观众──(引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津味儿”文化特产吸引八方来客(图)(主题)
天津日报记者 刘莉莉 文/摄
作为戏曲码头、曲艺之乡,天津的传统艺术底蕴和氛围名声在外。优质且独具特色的戏曲、曲艺演出俨然成为“津味儿”文化特产,不断吸引八方来客,让游人们在唱念做打与说学逗唱中了解这座城市的性格与底色。
各地戏迷来戏曲码头“捧角儿”
天津是一方戏曲热土,戏曲名角儿层出不穷。前不久,南京戏迷王悦和朋友一同来津,只为看一场由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张克、赵秀君、杨光、石晓亮等多位名家演出的《法门寺》。
王悦在电视、网络上看了很多天津的戏,对天津的演员、剧团、剧目如数家珍。不过,此前她一直没有机会来津现场看戏,这次终于来到天津,见到喜爱多年的演员。王悦激动地说:“终于实现愿望了!这场戏看得酣畅淋漓,天津不仅好角儿多,而且观众很懂戏、很热情,剧场氛围也非常棒。”“津味儿”精神食粮令人享受,煎饼馃子、八珍豆腐等“津味儿”美食也令王悦赞不绝口,她表示:“以后争取再来,看好戏、品美食、逛津城。”
在天津演艺网观众微信群里,有不少常到天津看戏的外地观众。天津哪个演员是什么表演特点、去哪个剧场要坐哪趟地铁、剧场附近有什么好吃的,他们了如指掌,还会在群里给新手戏迷指路。天津周边的外地戏迷还自发建了微信群,以便大家互通信息,拼车到天津看戏。
“北京、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湖北、四川……全国很多地方的观众坐火车、坐飞机来看咱们天津的戏。”天津市青年京剧团著名杨派老生张克介绍,“其中不乏对京剧十分痴迷、执着的年轻面孔。京剧事业要后继有人,不只是专业演员的传承,观众也要有传承。作为京剧人,应该通过演出、授课、讲座等多种方式,努力吸引更多人欣赏、喜爱并参与到国粹艺术中。”
在与一些外地观众的接触中,张克得知,他们来天津不只是看戏,还游览津城,比如到古文化街感受天津民俗,去五大道参观名人故居,对天津这座城市也越来越熟悉。这些外地观众,因喜爱国粹艺术来到天津,进而感受天津、了解天津、喜欢上了天津。张克表示,天津的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戏曲艺术蓬勃发展,还有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希望大家一起为天津文化事业的发展与传播添砖加瓦,继续以文化发扬天津风格、展示天津风范。
茶馆相声成来津游客“必选项”
一个周五的晚上,名流茶馆古文化街店坐满了天南海北的观众。高先生和谭先生是同在北京工作的好友,两个三口之家相约到天津欢度周末,到津后,第一站就是“去茶馆听相声”。
“来听相声是我们的必选项,这个天津特产必须要体验一下。这边紧邻海河,听完相声还欣赏了海河夜景,感觉天津的夜色很美。”高先生说。
“演员说的段子很好玩儿,小剧场的氛围感也特别强。有时台下观众‘接下茬’,演员会有一些临场表演,这种互动既有趣味,又有人情味。”谭先生意犹未尽地说。
有人把天津当做亲情出游的好地方,也有人把天津选为公司团建的目的地。杨女士在苏州工作,公司常到不同城市开展团建,以感受不同地域文化。这次,团建地点选在了距苏州千里之外的天津。十几个同事结伴而来,白天坐马车逛五大道、漫步意风区、品尝津门美食,晚间则来名流茶馆听相声。
“人们都说,到天津不听相声就等于没到天津,所以一定要来听场相声。”杨女士坦言,“我是第一次在现场听,演员一捧一逗、你来我往,我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天津相声果然名不虚传。”
聊起天津之行的感受,杨女士的一位同事滔滔不绝:“我们吃了天津菜,很好奇这里明明是北方但为什么还有甜味的菜,听了当地人的讲述才知道,天津的包容性无处不在;看路上车辆和行人状态,透着一种舒适惬意、优哉游哉的生活气息;而这场相声,让我感觉天津人的幽默更是一种开朗乐观──大家一起‘乐和乐和’,再继续开心、积极地投入生活和工作。”
名流茶馆负责人表示,如今,相声茶馆里的外地观众越来越多,演员也更注重表演贴近现实的作品,同时也在作品中传递天津民俗民风,以便外地观众在开心一笑的同时感受天津城市文化。
标签:
上一篇:“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总决赛开赛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天津独具特色的戏曲、曲艺演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观众──
2023-08-24 11:02
原标题:“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总决赛开赛人民日报杭州8月2
2023-08-24 11:04
原标题:第18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引题)“金鹿奖”入围影片片单公布(主
2023-08-24 11:03
原标题: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8月22日,在扬州市图书
2023-08-24 10:00
原标题: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项目名单公示中国旅游报讯(见习记者杨丽
2023-08-24 09:59
原标题:泰康美术馆今起向公众开放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高楼林立的
2023-08-24 10:05
原标题:中国品牌成为2023科隆国际游戏展一大亮点新华社德国科隆8月23
2023-08-24 08:58
原标题:浙江文化展演活动亮相丹麦第十届安徒生艺术节新华社哥本哈根8
2023-08-24 08:52
原标题:粉丝点名北京小吃豆汁儿诺兰回应“我会试试”(引题)《奥本海
2023-08-24 09:05
原标题:《燃冬》描绘当下年轻人生活和情感状态(引题)陈哲艺新作在“
2023-08-24 09:07
原标题:38件标本讲述猫科动物“前世今生”北京日报讯(记者牛伟坤实习
2023-08-24 08:55
原标题: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中新网8月23日电(记者
2023-08-24 07:58
原标题:山东非遗课堂“圈粉”青少年“点亮”多彩传承中新网济南8月23
2023-08-24 05:56
原标题: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与四川合办“凝视三星堆”特别展览8月23
2023-08-24 05:56
原标题:德利布歌剧《拉克美》将亮相国家大剧院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记
2023-08-23 16:56
原标题:现存最早巴蜀地图《蜀川胜概图》:(引题) 青城山、浣花溪、
2023-08-23 15:52
原标题:曹文轩笔触直抵人性才能走向远方新民晚报记者赵玥上海书展期间
2023-08-23 15:52
原标题: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明晚在汉上演(主题)有外地
2023-08-23 16:04
原标题:邂逅屋檐上的艺术“中国古代瓦当展”亮相重庆华西都市报-封面
2023-08-23 15:58
原标题:被誉为唐代小学生启蒙教材(引题) 存世最早的敦煌本《蒙求》
2023-08-23 16:03
原标题:追寻粤菜故事书写粤地文化(引题) 佛山作家盛慧新作《粤菜记
2023-08-23 15:03
原标题:都市青年的“爱与哀愁”(主题)央视八套电视剧《一路朝阳》有
2023-08-23 14:54
原标题:海外及港澳台潮籍青少年走进汕头沉浸式体验“潮侨文化”(引题
2023-08-23 14:59
原标题:《封神》里的商王朝究竟什么样?(主题)来南博院看盘龙城大展
2023-08-23 15:06
原标题:“粤·传承——遇见曲艺”昨日上演(主题)曲艺名家新秀共唱粤
2023-08-23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