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原标题:一戏一人生 探访“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广昌孟戏
中新网抚州8月18日电(熊锦阳)“筑得东海平平哪,东海平平,东海万丈惊人,万丈惊人,大家的要用心,工完日,早回程,齐着力,莫留停,莫留停......”在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姚西村莲文化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昌孟戏”代表性传承人曾国林唱着孟戏经典剧目《长城记》。高腔演唱,一唱众和,伴随着鼓、锣、钹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一幕古代劳动人民艰辛修筑长城的场景跃然台上。
“我14岁就开始学习孟戏,师从曾德祺、曾贵云、曾正文三位老艺人。那时条件差,大家学孟戏完全是因为喜欢,而师傅教导我们也从不收一分钱,正是这些老师傅们的无私与坚守,才让孟戏的魅力和韵味传承至今。”据曾国林介绍,广昌孟戏约起源于明万历年间,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广昌县境内,至今已传承演出500余年,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
广昌孟戏属曲牌体,多在后句的下半句帮腔,有“杂白混唱”的特点。其戏剧无论语音语调,都融入了江西广昌地区的方言,曲调会由于演唱者的声调、掌握程度有细微的变化,形成具有广昌地方色彩的旋律,从而使曲调与环境结合的浑然天成,表现出只有广昌地区所拥有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学孟戏是一个很苦的过程,从入行开始,最基础的基本功就要练两年以上,每天雷打不动。而且每一出戏,每一句词,都得反复推敲,只有真正融入角色之中才能掌握好语调感情。最开始我们80人学戏,仅仅一个月,留下的就只剩37人。”曾国林告诉记者,孟戏是唱腔的艺术,“咿”“嗏”这种语气词作为衬词在剧本中大量存在,而剧中的人物性格、剧情推进都得通过唱词语气来表现,再结合上广昌地方方言俚语,使孟戏的唱腔更加丰满的同时,也使戏曲与观众之间的审美产生一种熟悉的美感,让观众更容易被带入到故事情景中,跟随主人公完成一次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
曾国林今年61岁,但在孟戏的舞台上他已经演出了47年,“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表演广昌孟戏,这一演可真就演了一辈子。”曾国林打趣道。记者在见到曾国林时,他正在舞台旁的化妆室,身着戏服,上着妆容,嘴里还在反复哼着唱词,琢磨着剧中人的情感。
“孟戏的传承发展十分曲折。”据曾国林介绍,因为历史原因,广昌孟戏的表演曾一度断绝,曾出现几十年无人演出,无人看戏的“空档期”,演艺队伍面临严重老化、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等问题。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广昌孟戏少年班正式成立,“我们招收了男女学员各18名,经过多年的专业培养,为广昌孟戏传承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不仅老一辈,现在很多孩子也非常喜欢孟戏。”曾国林对此十分高兴,“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真心喜欢孟戏,孟戏才能真正地传承发扬。”2018年起,孟戏走进了广昌中学,而曾国林则成了孟戏特色文化课堂的指导老师,“每周我都会和孟戏班负责老师一起为孩子们上课,已经教学了5年。目前很多孩子都可以独当一面,表演孟戏中的一些选段了,这也让我看到了孟戏在新时代的新未来。”
“如今,广昌孟戏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已经走出广昌、走向全国,多次参加省、市、县里的重要演出活动。”曾国林说,“我将继续把广昌孟戏这一文化瑰宝传承下去,让广昌孟戏这‘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成为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印记。”
标签:
上一篇:喀什古城里的民族乐器制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一戏一人生探访“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广昌孟戏中新网抚
2023-08-18 16:01
原标题:喀什古城里的民族乐器制作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通讯员阿
2023-08-18 15:57
原标题:电影《长安三万里》,接连陷入“致歉漩涡”澎湃新闻记者岳怀让
2023-08-18 14:56
原标题:胡先煦联手姚晨寻找真爱(引题)《三贵情史》上演奇幻爱情(主
2023-08-18 15:05
原标题:百年前,一群素人画家的“逆袭”解放日报记者陈俊珺百余年前,
2023-08-18 14:54
原标题:失传已久再现世间!故宫发布乾隆花园烫样成功复原重要成果烫样
2023-08-18 14:57
原标题:陶立夏散文集《迟来的告白》:成为光亮的一部分工人日报—中工
2023-08-18 15:04
原标题:梨园新蕊圆梦“和平杯”汇报演出昨晚举行(引题)四海“小名票
2023-08-18 14:03
原标题: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年会将于9月举行新华社北京8
2023-08-18 14:03
原标题:敦煌研究院:让科技助力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在敦煌研究院多场耦合
2023-08-18 13:56
原标题:给电视节目增加更多营养(文艺创作谈)陈辰从主持人到制片人,
2023-08-18 13:53
原标题:走近南博会上的多彩非遗8月17日,参展商(左)在陶器烧制技艺
2023-08-18 14:01
原标题:2023年度电影总票房破400亿,国产片占据前十名中九席北京日报
2023-08-18 12:54
原标题: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总决赛在京举行8月16日,参赛选手
2023-08-18 12:56
原标题:拉萨雪顿节:藏戏京剧再相遇新华社拉萨8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
2023-08-18 12:56
原标题:这个暑假,做一名醒狮少年每到七八月的夜晚,东莞石排镇这座祠
2023-08-18 12:58
原标题:《生死奇缘》上演粤剧版宁采臣聂小倩的爱情故事广州日报讯(全
2023-08-18 12:54
原标题:为戏剧创作打开更为开阔的创新空间(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
2023-08-18 12:05
原标题:中国建筑科技馆“中国民居——传统居住研究展”将于8月22日开
2023-08-18 12:04
原标题:《没有角的小犀牛》(引题)为何在国家大剧院门票售罄?(主题
2023-08-18 11:56
原标题:展水彩写生观灵动风景8月17日,观众在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的青岛
2023-08-18 12:00
原标题: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破中国影史纪录国产片实力强劲中新社北京8
2023-08-18 10:59
原标题:《孤注一掷》:一念地狱,千金散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
2023-08-18 11:00
原标题:继承弘扬中秋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提振消费信心(引题) 2023(第
2023-08-18 11:00
原标题:晋祠庙会引游人8月17日,演员在晋祠表演。近日,位于山西省太
2023-08-18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