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映七天票房刚过五亿元,后劲疲软口碑不佳(引题)
《巨齿鲨2:深渊》:爆米花虽香不耐品(主题)
文汇报记者 卫中
(资料图片)
在“中国人自己的怪兽电影”的口号声中,吴京与杰森·斯坦森联合主演的《巨齿鲨2:深渊》以1.4亿元的首日票房取得开门红,表明观众对此类题材及演员班底的认可。
不过,伴随着《孤注一掷》的大规模点映和提档,以及《封神第一部》的长尾效应,《巨齿鲨2:深渊》后劲疲软,截至记者发稿,该片在内地上映七天票房刚刚过5亿元。影片的口碑与前作一样不佳,网络评分仅5.6。从点评来看,这部主打轻松愉悦的暑假档“打怪兽爽片”剧情漏洞百出,也应了网友的话:爆米花香味浓却不耐品。
中外硬汉联手,视觉效果拉满
作为一部“中国主控,全球合作”的电影,影片有意突出中国元素,如主角办公室的中国风设计,挂着的“四海游龙”书法作品。但也仅此而已,影片从风格到叙事套路满满,且并不新鲜。
吴京饰演的张九溟悬浮在水中荡漾,背后幽暗的海洋中一个庞大轮廓渐渐清晰,在巨齿鲨森白的牙齿前,他如同人类嘴边的一颗花生米……巨齿鲨身上集合了“深海恐惧症”和“巨物恐惧症”两大元素,给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再加上细腻真实的视觉特效,在《巨齿鲨2:深渊》中的这些海洋霸主比前作中的更为强大、凶残、狡诈。
作为巨齿鲨的对手,人类的阵营也相当豪华。杰森·斯坦森饰演的乔纳森是位热衷于保护环境和海洋的斗士,他保持了以往铁血壮汉的形象,尤其是骑着摩托艇周旋于数条巨齿鲨之间的场景,体现出人类的勇气、担当、力量。吴京饰演的张九溟是位致力于保护和研究海洋的科学家,与他以往作品中的角色相比,不仅“弃武从文”,还讲起了笑话。在一场与杰森·斯坦森的对手戏中,他用京味十足的口音吐槽乔纳森引发观众爆笑。
影片中梅英这个角色比较集中体现了中国与好莱坞叙事的差异化。在好莱坞的语言体系中,或许梅英称得上勇敢而又充满爱心;但在部分中国观众眼中,梅英屡次冲动行事,几乎全靠“主角光环”才能活下来,“不明智”之处甚至有些不讨喜。
多情节违背常识,偷懒还是敷衍
或许是已经提前预料到《巨齿鲨2:深渊》的剧情会遭到诟病,制片人贝拉·艾弗里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片不是为了迎合影评人的喜好,而是希望让大鲨鱼和远古怪兽能给观众带来更多刺激。但从影片上映后的市场反馈来看,如今观众对作品的审美已经远远超出仅仅“感官刺激”的需求。
很多商业片被称为“爆米花电影”,观众无意对剧情漏洞多加苛责,但《巨齿鲨2:深渊》的不合理之处出现得如此频繁,让人如鲠在喉。例如张九溟饲养的巨齿鲨突然撞破金属栅栏逃出基地,并沿途追踪攻击主角团队的潜艇,这段剧情没解释巨齿鲨为何放着海里那么多猎物不管非要追杀主角团队;而关押巨齿鲨的防护措施如同纸糊般脆弱,如此设计让观众“一头问号”。
巨齿鲨是史前时代的海洋霸主,几乎能捕杀海洋中任何生物。然而,在影片后期,体重几十吨的巨齿鲨以超过摩托艇的高速迎面冲来时,杰森·斯坦森仅用一个直升机螺旋桨叶片就将其顶住,而他只是被冲击力向后甩出几米。巨齿鲨的咬合力高达26吨,是人类发现的咬合力最大的生物之一,但在影片中竟然被杰森·斯坦森一条腿撑住了上颌导致咬不下去……打怪兽的动作场面固然需要惊险性,但过于离谱的“超人类”战斗力实在让人出戏。
此外,明显违反生物学常识之处也颇多。例如有很多戏份的外形类似蜥蜴的海底小怪兽,既可以生存在海底7000米深处,又能在陆地上捕猎人类。尽管作为一部“爆米花爽片”,大部分观众在细节上不会太过较真,但频繁违背常识,只能让观众觉得创作方多少有点敷衍。
标签:
上一篇:时隔三年,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回归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上映七天票房刚过五亿元,后劲疲软口碑不佳(引题)《巨齿鲨2
2023-08-11 16:02
原标题:时隔三年,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回归(主题)十余个国家的精品木
2023-08-11 15:59
原标题:电影《孤注一掷》广州路演(引题) 导演坦言票房“狂飙”是
2023-08-11 16:06
原标题:莫言余华苏童畅聊文学与旅行引发观众热捧(引题)暑期档文化类
2023-08-11 15:53
原标题:《七种死亡》:传奇法医写给每个人的“生命使用说明书”工人日
2023-08-11 15:54
原标题:参与“童游山海”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
2023-08-11 15:04
原标题:天博馆藏元代画家钱选精品真迹(引题)《花鸟图》手卷隽雅清新
2023-08-11 15:06
原标题:英文儿童音乐剧《小美人鱼》亮相(图)天津日报讯(记者翟志鹏
2023-08-11 15:04
原标题:名家名团风暴式“来袭”,申城音乐舞台群星闪耀文汇报记者姜方
2023-08-11 14:52
原标题:恐龙灭绝后,这里记录下完整的地球故事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胡伟杰
2023-08-11 14:01
原标题:大型演出项目成为地方拉动文旅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引题)演出
2023-08-11 13:52
原标题:陕西历史博物馆暑期“周一不闭馆”陕西历史博物馆8月11日发布
2023-08-11 14:01
原标题:山东滨州:(引题)曲艺生态更优(主题)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2023-08-11 11:58
原标题:图片新闻图为孙娜(左)现场向读者展示“兰花掌”“兰花指”等
2023-08-11 10:53
原标题:“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打卡式观展”引争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2023-08-11 11:02
原标题:动漫和文旅怎么“+”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王伟杰近年来,国风动
2023-08-11 11:04
原标题:在音乐旷野中“笙”声不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谭思静舞台就
2023-08-11 10:56
原标题:辽宁:“剧本秀”蓬勃发展中国文化报驻辽宁实习记者贾晓东随着
2023-08-11 10:52
原标题:凉山彝族火把节开幕人民日报西昌8月10日电(王永战、韩柳、钟
2023-08-11 09:55
原标题:京津冀甘黔湘非遗大联展开展人民日报天津8月10日电(记者龚相
2023-08-11 10:01
原标题:山大文学院举办学术研讨会——(引题)倡议筑牢现当代文学研究
2023-08-11 10:05
原标题:中国导演张律:电影要走向更宽广的地方中新社首尔8月10日电中
2023-08-11 08:55
原标题:京津冀甘黔湘非遗大联展开展人民日报天津8月10日电(记者龚相
2023-08-11 09:01
原标题:暑期天文馆每日客流达万人次(引题)小小“蓝马甲”带观众遨游
2023-08-11 08:53
原标题:北京西城:白塔寺街区美食节带来潮流体验北京日报讯(记者张骜
2023-08-11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