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买鸿钧:书画并进 绿野生辉
中国文化报记者 李百灵
(资料图)
作为从传统文化的浸染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北京画院画家、山水画创作部主任买鸿钧是一位典型的“当代文人”。性格淡泊、深居简出的他认为,当下的艺术家虽然要步入生活,但依然需要在书斋里思考,去完成笔墨中的探寻。
近日,“绿野生辉——买鸿钧艺术展”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展出买鸿钧收藏整理的拓本题跋、诗稿手札、教学课徒稿、国内外写生以及山水画大幅创作作品百余幅,全方位呈现了买鸿钧在书法、教学、写生、创作方面的成果,展现了买鸿钧作为一名画院画家注重自身涵养的艺术实践。
买鸿钧生于1968年,幼时接受祖父好友林化南先生的书法启蒙,奠定了他一生研习书法的基调。入小学后随白河先生学画,又拜师修炼武术。稍长,跟随当地名票逯树林先生学习京戏。18岁时,买鸿钧孤身北上谒见山水大家何海霞先生,多次聆听教诲,受益良多。1991年,买鸿钧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助教研究生课程班。2006年买鸿钧入北京画院,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创作的同时,对书法、篆刻、 诗词、戏剧也多有涉猎。
买鸿钧是书画一体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十分赞同古人对于书画关系的认识:“作画与作书相通,果如六朝书家,能学汉魏用笔之法,何患不骨力坚强,丰神隽永也!”展览第一个板块“探本”就通过作者的自书诗稿和花卉竹石等来呈现其书法修养。此外,还展出了作者收藏并题跋的碑帖拓本,如《平西将军周府君碑》《颜家庙碑》《等慈寺碑》《米临十七帖》《拟山园法帖》等,既可知其书法学习的来源,亦可见其好书慕古之心。
“传薪”板块展出的是买鸿钧的课徒稿。这些教学画稿中不但有基本的技法示范,还配有文字讲解相关要点,简明扼要,直指核心。如关于画云的方法,买鸿钧就分别示范了留云法、停云法、行云法三种,并分别题写文字讲授技法要领,对从学者而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除了技法要诀外,买鸿钧对于不同技法的特点及其运用也有相关讲解。如在关于“乱笔纷披”“山石以少胜多”“乱柴皴”“拖笔法”等技法的教授中,他不但进行了基本的示范和说明,还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并对其中一些技法的特殊运用进行了讲解。此外,买鸿钧在教学中还特别注重将师法自然、生动灵活等朴素而核心的绘画思想传授给学生。如在讲夹叶树、双钩柳等画法时,他总是强调“用笔宜生动,不可圈点太过滞板”,而在讲“乱笔纷披”时又告诫学生“所谓落笔有烟霞气,皆须于生活中涵养濡染”。由此可见,买鸿钧是将具体的技法教授与创作习惯、艺术思想的培养统筹在了一起。这既是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也是个人创作特点的反映。所谓教学相长,课徒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梳理和反思的过程,对于买鸿钧的艺术发展而言是另一种给养。
▲ 山花烂漫(国画) 217×79厘米 2010年 买鸿钧
“问渠”则是艺术家写生作品的汇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买鸿钧看来,画家当以天地为师,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源头即是写生。从展出作品可以看出,买鸿钧的足迹不但遍布中国的名山胜景,而且还到国外游历写生,对于师造化的理念可谓身体力行。细察其作品,不难发现画家不仅将写生视为素材积累的过程,还把它作为技法锤炼的机会。他的写生作品面貌丰富,纯以对象表现为中心,水墨、设色之作均有勾勒、渲染、皴擦等技法的灵活运用,完成度颇高,与一般印象中以勾勒景物形象为主的写生作品大不相同。此外,买鸿钧还常在写生作品上进行题跋,或记录描绘对象的历史渊源、景色特点,或抒发自己当时的情绪、心境,文字精炼,状态鲜活。加之其书法底蕴深厚,题记与图像之间的位置安排颇为讲究,使得题跋成为作品形式构成的重要部分。本次展出的《东峰日未济》《雪窦寺写生》《云过一山青》等作品都因题记的书写而使作品更为增色。
“畅神”部分汇集了买鸿钧十多年来的山水精品。这一板块作品尺幅普遍较大,风格面貌多样,既是作者创作成就的集中呈现,也是他多年艺术历程的记录。买鸿钧曾表示:“我欣赏着北方画派的磅礴豪迈,但另一方面,却更倾倒于文人画的抒情与浪漫。”多年来,买鸿钧一直试图将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在他看来,文人画的高妙在其笔墨与情趣,其弱点也在于画面的散漫与靡弱。而北方的大山大水的饱满构图恰可弥补这一缺憾。“在面对真山真水的写生时,我都尽量用线去表现,表现笔墨的书写性是我的追求,争取一次到位,不做过多的描写,也不做过多的渲染,主要通过线条去表现。我坚信线性就是心性、个性,就是任何表现手段都不具备、不能替代的风格特征。”买鸿钧说。
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认为,品味买鸿钧的作品能给观众以启示:一是平日积累与最终创作的统一。从书法练习到教学实践,再到日常写生与最终创作,买鸿钧艺术的一个个切片,既相互独立,又有机统一。二是画家在大幅巨构方面颇有创作心得,做大画既要提升认识、找准状态,还要不断积淀笔墨技法等基本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之功。一件大幅佳作的诞生既离不开即时的灵感和状态,更需要多年的技法锤炼和创作经验的积淀。三是画家对于从实景到创作的转换问题不断探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牛克诚评价:“买鸿钧的作品有鲜明的书写性,他以具有表现力的书法线条来结构山石形体,淡墨浓墨层层铺陈形成墨韵的同时,又能看到墨所呈现出的书法流动性以及书写性。所以在他的作品当中,空间结构的处理,以及疏、密,黑、白,浓、淡之间的这样对比所形成的形式感,贯彻了中国审美当中阴阳互补的哲学理念,具有特别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
标签:
上一篇:古蜀人精神世界的解读需要尝试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买鸿钧:书画并进绿野生辉中国文化报记者李百灵作为从传统文化
2023-07-30 16:03
原标题:古蜀人精神世界的解读需要尝试(主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
2023-07-30 16:00
原标题:评剧院《赵锦棠》亮相京津冀戏曲展演季天津日报石家庄电(记者
2023-07-30 15:55
原标题:在互动中探索自然这家热门博物馆有哪些特别的馆藏?上海科技馆
2023-07-30 15:54
原标题:第九届滨海少儿评剧节开幕天津日报讯(记者张帆)昨日,“梨园
2023-07-30 16:05
原标题:新国潮为游戏制作带来了什么文汇报记者宣晶复刻九曲桥、湖心亭
2023-07-30 15:04
原标题:音乐会版歌剧《莱茵的黄金》羊城首演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
2023-07-30 15:03
原标题:自7月25日开始,《剧院魅影》中文版在广州大剧院开演,连演24
2023-07-30 15:05
原标题:在互动中探索自然这家热门博物馆有哪些特别的馆藏?上海科技馆
2023-07-30 15:04
原标题:剧院魅影:直击人心的燃情舞台蔡浩杰八年前,原版音乐剧《剧院
2023-07-30 14:55
原标题:20年里打过19份工,胡安焉把这些经历写成了一本热门图书(引题
2023-07-30 11:02
原标题:沉浸式体验星河宇宙之美7月26日,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一名小男
2023-07-30 05:52
【新书推荐】原标题:盛名之下的古人外卖骑手的深情《无序的用处》(美
2023-07-30 06:04
原标题:重识孙犁(主题)——读侯军新著《报人孙犁》(副题)雷健读书
2023-07-30 06:04
原标题:少儿图书售价问题引关注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
2023-07-30 05:57
原标题:《拎起行囊看世界》新书发布会举行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
2023-07-30 06:00
原标题:“点亮北方戏窝子”京津冀戏曲展演季(引题) 评剧《赵锦棠》
2023-07-29 16:04
原标题: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导演与制片人(引题) 揭秘《长安三万里
2023-07-29 14:52
原标题:唐季礼成龙第十次合作(引题) 奇幻动作片《传说》杀青AI重现
2023-07-29 15:01
原标题:海派经典连台本戏《七侠五义》下本时隔四十余年将重现申城舞台
2023-07-29 14:55
原标题:四位艺术家联袂亮相广东美术馆(引题) 探寻绘画在当代的多种
2023-07-29 15:01
原标题:电影《传说》杀青并首曝预告片(引题) 宏大奇幻的传说场景依
2023-07-29 14:56
原标题:唱响音乐梦想!《2023中国好声音》今晚开播工人日报-中工网记
2023-07-29 12:05
原标题: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在川举办人民日报海外版电 第五届海峡
2023-07-29 11:02
原标题:成都大运会开幕在即《爱是一样的》唱响全球“爱无限的追逐不同
2023-07-29 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