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 海珠区有个“潮”出圈的街舞潮流文化中心(引题)
弄“潮”儿的舞步(主题)
(相关资料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巧蓉
广州夏日的早晨,阳光明媚,生气勃勃。穿过热闹的人群,记者来到位于海珠区的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69岁的叶栋操正跟随老师赵嘉反复练习律动动作。作为SpringLoc街舞团的资深团员,他对街舞的 “Popping”“Hiphop”“Locking”等几个舞种信手拈来。
这里也是全国首家体验式潮流文化中心,硬朗的线条勾勒出U形的场馆造型,大面积的红黑灰配色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街舞、说唱、涂鸦、DJ、滑板、潮玩、潮牌、跨界艺术、表演艺术等汇聚于此,炫酷潮流元素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老年街舞团平均年龄60多岁
作为海珠区文化馆与Speed舞团共同推动的公益项目,SpringLoc街舞团成立于2018年,是广州第一支老年街舞团队,这群平均年龄60来岁的叔叔阿姨,用对街舞的热爱坚持了5年多的时间,并持续参与演出比赛与社会公益活动。“学习街舞过程中,我们尝试去了解年轻人的街舞文化,现在感觉整个人的心态都年轻了许多!”街舞团的叔叔阿姨告诉记者,自从学习了街舞,与家里人的沟通交流增多,大家拥有了更多共同语言。叶栋操自己也经常关注街舞大赛,常看街舞短视频。
在训练厅经常出现的,还有活泼可爱的少年。当街舞老师廖婉婷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动作要领,一遍又一遍带领着学生们练习动作,孩子们神情认真而专注。而当街舞的音乐一响起,灯光下的她们,自信,阳光,元气满满。
廖婉婷是一位乡村街舞支教老师,她说,孩子们爱街舞,因为它崇尚自由、弘扬个性,它鼓励孩子们敢于表达自我,勇于接受挑战。街舞也是一种精神,让孩子们懂得怎么去坚持,不轻言失败。街舞也教会他们如何去享受舞蹈,感恩生活。
近年,街舞文化已在广州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的人把它当成一种都市时尚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街舞的表演、编创之中,并逐渐形成和拥有了本土化的街舞文化。
广州街舞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在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记者看到图文并茂的广州街舞“威水史”,挂满了大大小小证书的“荣誉墙”,以及宽敞明亮的训练厅,它们记录着广州街舞艺术发展的领风气之先,也见证了街舞不断突破年龄圈层,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介绍,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接受外来文化早,街舞艺术已经进入广州三十多年,产生了一批如Speed(极速街舞团)、STO等影响广泛的街舞团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
广州的街舞产业产能巨大。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广州地区街舞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有数千家的街舞培训机构及相关街舞产业的公司。广州也培育了众多的街舞文化赛事品牌IP,如“REAL DANCE广州国际街舞大赛”、中国精品舞等。“Real life我们的生活”中国(广州)街舞潮流文化节已连续举办十届,是国内少有的街舞潮流文化IP。
广州的街舞艺术作品创作也成绩斐然。2021年,广州出品的全国首部原创街舞梦剧场《我们的生活》成功演出,反响热烈。在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青少年街舞协会会长郑峰看来,街舞文化正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大众开始关注街舞,关注中国街舞文化。他希望未来的街舞行业可以更国际化、更专业化、更规范化,也希望将中国文化与街舞结合,让全世界人民通过街舞感受中国文化,打造出属于中国街舞界的一片天。
记者观察
潮流文化与非遗文化携手“破圈”
每逢周末、节假日,在粤港澳大湾区街舞潮流文化中心,都能看到涌动着的人潮,他们沉浸式围观DJ演出,在滑板上尽情跳跃,在训练室畅快舞动……城市的潮流文化的发展,背后是城市文化底蕴、经济实力、人口结构乃至科技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广州在街舞、潮玩、潮牌等时尚潮流领域的发展优势逐渐凸显。
不仅如此,这些潮流文化开始注重跨界合作,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郑峰告诉记者,近年来,街舞与英歌舞、太极等非遗文化的融合,引发了强烈反响,可以说是潮流文化与非遗文化的携手“破圈”。
当人们的生活,在兼具时尚文化和社交属性的空间和精神地标里,通过潮流方式铺展开来,注入现代化、时尚化、形象化的元素,人们与城市一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能量场。
标签:
上一篇:探访黎巴嫩巴勒贝克神殿建筑群遗址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广州海珠区有个“潮”出圈的街舞潮流文化中心(引题)弄“潮”
2023-07-28 13:54
原标题:探访黎巴嫩巴勒贝克神殿建筑群遗址7月26日,在黎巴嫩巴勒贝克
2023-07-28 14:05
原标题: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发布导演特辑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2023-07-28 11:56
原标题:戏要淡一点,情要真一些解放日报记者陈俊珺单雯现任南京艺术学
2023-07-28 11:59
原标题:广武长城脚下论道国家文化公园的文旅融合发展中新网太原7月27
2023-07-28 11:56
原标题:掀开“悬疑”的外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 大大小小的屏幕
2023-07-28 12:06
原标题:《中国儿童军事百科全书》发行50万册打造足不出户的“军事博物
2023-07-28 12:03
原标题:探寻文化的“妙不可言”探究传统习俗之妙、领悟非遗项目之妙、
2023-07-28 11:04
原标题:诗画浙江两岸文创设计共创营开启浙台设计师共促文创发展中新网
2023-07-28 11:02
原标题:乐在大运在成都看《成都》(主题)大街小巷音乐戏剧在接力奏响
2023-07-28 10:56
原标题:中国科幻“大咖”齐聚柴达木共话科幻文学影视发展新愿景中新网
2023-07-28 09:53
原标题:激活传统文化,河南文旅的“破圈”之道新华日报记者周娴千人“
2023-07-28 09:56
原标题:《长安三万里》中,有哪些江苏文化元素新华日报记者于锋《长安
2023-07-28 10:05
原标题:培国学之根育知识之树|国学讲座亮相第31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工人
2023-07-28 10:00
原标题:29岁指挥家孙一凡救场瓦格纳歌剧创下最年轻纪录中新网北京7月2
2023-07-28 09:56
原标题:耍牙,“耍”出非遗新魅力(新国潮)演员口含12颗尖而长的野猪
2023-07-28 09:05
原标题:刀郎又火了,“借歌复仇”的说法成立吗?近日,刀郎发布新歌《
2023-07-28 09:05
原标题: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开启北京之行,阔别五年再登国家大剧院工
2023-07-28 08:57
原标题:“现场与在场——张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在京启幕中新网北
2023-07-28 09:00
原标题:文旅部:加大对“黄牛”、第三方平台违规囤票、倒票等行为的打
2023-07-28 09:03
原标题:军博举办抗美援朝摄影作品展7月27日上午,一场以“现场与在场
2023-07-28 08:03
原标题:新华社权威快报|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第31届全国图书
2023-07-28 05:59
原标题:王筠创作《长津湖》等多部小说,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引题
2023-07-28 05:57
原标题:抗美援朝战地摄影作品亮相军博为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3-07-28 05:53
原标题:“非遗”晚会送清凉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昂通讯员房德华7月25
2023-07-28 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