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安三万里》中,有哪些江苏文化元素
【资料图】
新华日报记者 于 锋
《长安三万里》是这个夏天热映的电影之一,影片展示的唐诗之优美、盛唐文化之璀璨,深深吸引万千观众。《长安三万里》几乎涉及所有开元盛世期间的唐代著名诗人、艺术家,其中不少与江苏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缘。
影片主人公之一是“诗仙”李白,在他61年的人生中,无数次“仗剑远游”。他对江苏颇为钟情,多次来到南京、扬州、苏州、溧阳等江南名城,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载入文学史的诗篇。
南京是李白来过次数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江苏城市,在这里他写下了《长干行》《金陵酒肆留别》《登金陵凤凰台》《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名作。《登金陵凤凰台》可能是李白留在南京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临凤凰台时,已是天宝六年。47岁的诗人早没有了20多年前初来南京时的豪情壮志。他远眺白鹭洲和三山,借景色倾吐胸臆,表达了对昏暗朝政的忧虑,抒发其政治抱负受挫的愤懑和感慨。
李白也钟情于扬州。开元十六年(728),他在武汉写下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关于扬州最著名的唐诗之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诗重在写离别,友人挂帆远行,诗人目送离去,但后人却从中读出了另外的信息:烟花三月的扬州城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桃红李白,是天下最美所在。不久之后,李白就来到扬州,在这里写下的诗作包括《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留别广陵诸公》《寄淮南友人》《广陵赠别》《少年行》等。
边塞诗人高适是《长安三万里》的另一个主人公。电影中,他提到了自己早年在“广陵”生活,也回忆了和李白在扬州的游历。真实的历史中,高适曾在扬州当过广陵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是地位很高、颇有权势的封疆大吏。他前后在扬州待了一年多,写下了若干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登广陵栖灵寺塔》。栖灵寺塔是扬州历史上著名的胜迹,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唐代,诗人们来到扬州都要登临栖灵寺塔。李白写有《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刘禹锡写有《同乐天登栖灵寺塔》,白居易写有《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开元盛世,扬州是江苏区域商业最为繁荣、物产最为丰富的城市,有着“扬一益二”的说法。关于扬州,杜甫有名句“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解闷十二首》),反映了作为唐代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扬州各国客商云集的繁华,也道出了杜甫对扬州的思念,所以后两句,杜甫说:“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杜甫写《解闷十二首》时正在夔州,但他早年曾游历吴越,来过今天的江苏,当时的他才二十出头,江南秀丽的山川、风流的人才给年轻的诗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除了扬州,杜甫也到过苏州,登临姑苏台,眺望波涛汹涌的大海,游览虎丘阖闾墓、剑池,凭吊吴越争霸往事,这在他的《壮游》诗中有详细描写。杜甫也来过金陵(南京),他晚年送别友人所写的诗篇,自叙了自己年轻时游览过六朝胜迹瓦官寺,并向许八讨要瓦官寺内维摩诘图像的摹本。
《长安三万里》中还出现了“七绝圣手”王昌龄。唐开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龄来到南京,出任江宁县丞,这是他一生中担任过的最高官职,后人称他为“王江宁”。王昌龄擅长边塞诗,也长于描写闺情、宫怨、别离。他在南京写有《送朱越》,在扬州写有《客广陵》。王昌龄在江苏写的最著名诗作,自然是《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是唐代润州(镇江)名胜,坐落于长江边,登临可以俯瞰大江,因此也成为送别友人的佳地。
《长安三万里》还荟萃了多位盛唐著名的书法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如张旭、李邕、吴道子、李龟年、公孙大娘等人。其中的书法家张旭和李邕都是唐代的“江苏人”。张旭(约685—约759),苏州人,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著名书法家、诗人。他为人洒脱不羁、旷达大度,和李白、贺知章、崔宗之等并称为“饮中八仙”。张旭擅长真书、草书。他的草书溯源张芝、二王,将“今草”发展成为笔法放纵、变化万千的“狂草”,被杜甫誉为“草圣”。唐文宗时甚至下诏,将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李白的诗歌并称为“三绝”。
李邕(678—747),生于广陵(扬州),唐代著名书法家,曾担任北海太守,常以“北海太守”自称。他擅长行书、草书,尤其善于用行书写碑志,其行书用笔沉雄浑厚,朴质遒劲,对后世影响很大。
标签:
上一篇:培国学之根 育知识之树|国学讲座亮相第31届全国图书博览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长安三万里》中,有哪些江苏文化元素新华日报记者于锋《长安
2023-07-28 10:05
原标题:培国学之根育知识之树|国学讲座亮相第31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工人
2023-07-28 10:00
原标题:29岁指挥家孙一凡救场瓦格纳歌剧创下最年轻纪录中新网北京7月2
2023-07-28 09:56
原标题:耍牙,“耍”出非遗新魅力(新国潮)演员口含12颗尖而长的野猪
2023-07-28 09:05
原标题:刀郎又火了,“借歌复仇”的说法成立吗?近日,刀郎发布新歌《
2023-07-28 09:05
原标题: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开启北京之行,阔别五年再登国家大剧院工
2023-07-28 08:57
原标题:“现场与在场——张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在京启幕中新网北
2023-07-28 09:00
原标题:文旅部:加大对“黄牛”、第三方平台违规囤票、倒票等行为的打
2023-07-28 09:03
原标题:军博举办抗美援朝摄影作品展7月27日上午,一场以“现场与在场
2023-07-28 08:03
原标题:新华社权威快报|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第31届全国图书
2023-07-28 05:59
原标题:王筠创作《长津湖》等多部小说,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引题
2023-07-28 05:57
原标题:抗美援朝战地摄影作品亮相军博为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2023-07-28 05:53
原标题:“非遗”晚会送清凉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昂通讯员房德华7月25
2023-07-28 05:57
原标题:心中有“长安”,文脉永相传“即使过去千年,这份中国式浪漫依
2023-07-27 16:53
原标题:经典剧目复排 探班北京曲剧《少年天子》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2023-07-27 16:56
原标题:刘烨领衔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将于2024年1月在京首演中新网
2023-07-27 17:03
原标题:白俄罗斯芭蕾剧目《睡美人》在乌鲁木齐上演7月25日,由白俄罗
2023-07-27 17:00
原标题:中国国家话剧院首任院长赵有亮因病去世享年78岁中新网北京7月2
2023-07-27 16:56
原标题:暑期遨游音乐世界7月11日,“MISA学生节日乐团”弦乐声部的学
2023-07-12 11:57
原标题:香港文化博物馆推出系列活动纪念李小龙逝世50周年7月11日,媒
2023-07-12 10:59
原标题:《茶啊二中》东北方言讲述中学生活北京日报讯(记者王金跃)喜
2023-07-12 11:01
原标题:群星璀璨心影传神(主题)——乌菲齐美术馆藏大师自画像展印象
2023-07-12 10:56
原标题:流行室内乐音乐会亮相2023上海夏季音乐节这是7月11日拍摄的音
2023-07-12 10:53
原标题:山西晋阳古城首次发现较集中手工业作坊遗址中新社太原7月11日
2023-07-12 11:04
原标题:状写乡村细水微澜的日子(主题)——读陈彦长篇小说《星空与半
2023-07-12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