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各国火箭发射任务,发射中止并不罕见,这既是无奈之举,又堪称抢救火箭的“绝招”,避免了带故障飞行由此可能造成的星箭俱毁。例如,今年2月17日,日本新一代火箭H-3在种子岛航天中心进行首飞。在芯级氢氧发动机正常点燃后,控制系统向固体助推器发送点火信号前,自检发现供电异常,故及时关闭了芯级发动机,火箭发射被迫中止。那么,发射中止与发射失败有何区别?发射中止又有何特点?它往往在什么条件下会起作用呢?
H-3火箭点火后中止发射(来源:日本媒体)
特殊“后悔药”有疗效
(资料图)
发射中止是指火箭在进入发射倒计时后,出于技术、气象、落区等原因,暂时取消了发射任务。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对载荷和火箭造成很大的损害,反而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尤其是面对技术故障,火箭及时中止发射,泄放推进剂、移除载荷后,开展全面排查,有望实现更高的成功率。可以说,这种火箭“后悔药”往往疗效显著。
按照时间点,发射中止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发生在火箭点火前,由人员或系统判断已不能满足火箭起飞条件。
比如,美国Crew-6载人航天任务在今年2月27日发射中止,因为系统检测到猎鹰9火箭点火系统反应异常,及时中止了发射程序。随后,飞船内的航天员安全离开发射台,避免了可能的危险。
第二类发射中止的情况更加惊险——火箭已经点火,但箭体仍被牵制释放装置“拽”在发射台上,或者因整箭推重比小于1,尚未飞离发射架,此刻火箭仍有希望及时中止发射。
H-3火箭首飞的情况就是如此。芯一级的LE-9发动机点火后,达到最大推力90%时,控制系统检测到了异常信号。接下来,飞控软件立即中止倒计时,关闭了LE-9发动机,并取消向固体助推器发出点火信号。经初步调查显示,异常信号与LE-9发动机的地面电气设备有关,但最终原因仍在排查中。
智能化自检很强大
虽然发射中止是有效的保护手段,但航天发射任务涉及系统庞大复杂,昔日火箭发射前的检查很难及时察觉故障隐患,从而错失了发射中止这样的“保命绝招”。随着火箭智能化程度提高,系统自检性能升级,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火箭点火后中止发射的案例逐渐增加。只要火箭没离开发射架,大多是有补救机会的。
2020年8月,美国德尔塔4重型火箭执行NROL-44秘密军事发射任务时,上演了惊心动魄的“灾难大片”。当时,火箭芯一级和助推器的3台RS-68氢氧发动机在起飞前3秒突发故障,发动机正常排出的氢气上升后被点燃,但由于火箭未能飞离发射架,导致烈火迅速包围了火箭。面对危机,控制系统自动紧急关机,火箭发射及时中止,整流罩内的美国国家侦察局载荷安然无恙。
德尔塔4重型火箭点火后中止发射(来源:美国媒体)
据悉,那次任务的载荷代号“导师”,是当时美国最新型侦察卫星,相比广为人知的“锁眼”系列,更加神秘。甚至有消息称,该型卫星的造价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面对这类载荷,发射方事先必然细心检查,但仍不能确保排除全部隐患。而在那次发射一年多前,同款火箭发射“锁眼”卫星时也曾紧急关机,及时阻止了火箭和载荷带着隐患上天,不久查明了传感器故障。如果没有智能化系统辅助排故和决策,这两次侦察卫星发射任务很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火箭发射前紧急关机的故障并不罕见,往往是发动机点火过程中出现了异常,自动触发了智能化系统。比如,猎鹰9火箭在2016年2月发射SES-9卫星时,点火系统及时发现1台发动机的推力异常下降,火箭立即自动中止发射。得益于牵制释放装置,火箭被牢牢地“按”在发射台上,并未起飞,只是因点火剂自燃而发出一阵绿光。
事后调查显示,低温推进剂经过长期静置后,温度逐渐升高,而火箭贮箱内的增压用氦气混入推进剂并被吸入涡轮泵,导致推力异常。这个故障原因涉及发射前检查人员的某些“思维盲区”,能够及时中止发射,得益于灵敏高效的智能化系统。
力争防患于未“燃”
发射中止能够及时起作用,除了技术因素外,还少不了统筹安排的“功劳”,比如事先设定好不同类型发动机点火顺序。
以H-3火箭为例,作为典型的固液混合火箭,芯级采用高比冲的氢氧液体发动机,同时为弥补推力不足的缺陷,辅以大推力固体助推器。固体助推器的药柱一般通过分段浇筑成型,再经切削修形而成,具有推力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缺点是一旦点火,其燃烧过程便会自发持续进行,难以像液体发动机那样通过切断推进剂供应来及时关机。
权衡两种发动机的特点,固液混合火箭在设计点火时序时,固体助推器毫无例外是“垫底选手”。随着火箭芯级的液体发动机优先被点燃,达到足够推力且工作稳定后,控制系统才会点燃“不可逆”的固体助推器。一旦发现问题,系统判断不具备起飞条件,只要抢在固体助推器被点燃前,及时阻断向固体助推器发送点火信号,并关闭芯级发动机,就能中止发射,H-3火箭便是如此。
假如系统没能及时阻止固体助推器点燃,火箭在瞬间大推力驱动下迅速飞起,是否“开弓再无回头箭”,只能默认发射失败呢?从理论上讲,还有两种特殊的“招数”可能会降低损失,但即使任务成功,也要付出其他代价。
第一种“招数”是做好动力冗余备份。如果火箭本身设计有一定的动力冗余,一旦个别发动机出现异常,火箭可以自动关闭故障发动机,并联的其他发动机可以“接管”异常发动机的工作,通过控制和导航系统重新规划,适当提升其余发动机的推力并延长工作时间。过去,土星5号重型火箭、航天飞机和猎鹰9火箭都曾以不同方式利用动力冗余条件,基本达到目标,变相提高了任务可靠性。
第二种补救方式在本质上也是做好冗余备份,借助预留推进剂,延长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只不过“辛苦”的是故障发动机的下一级。
2016年3月,天鹅座飞船发射过程中,宇宙神5火箭第一级发动机突然提前5秒关机,随后火箭第二级发动机利用贮箱内的预留推进剂,延长燃烧时间1分钟,终将飞船送入轨道。事后估算,第一级发动机只要再提前关机1秒,整个发射任务就会失败,毕竟预留推进剂提供的应急帮助不是无限的。
然而,考虑到成本效益、工程难度等因素,对火箭的动力、燃料冗余不宜过高期待,动力系统在飞行段出现故障,很容易导致“不可逆”的发射失败。所以,及时借助智能化手段排查故障,果断中止发射,把隐患消灭在火箭起飞前,才是真正的防患于未“燃”。(作者:王鑫)
标签:
上一篇:提醒!强降雨已提前“返岗”,请注意防范!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想象另一种引力”:体验科学与艺术融合之美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哲雯近日在北京举办的“想象另
2023-05-02 14:33
原标题:“五一”假期文博热:感受历史魅力,聆听文明回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023-05-02 14:49
原标题:《长空之王》《人生路不熟》《这么多年》票房分列前三(引题)最强五一档唤醒童年梦想(主题)北京
2023-05-02 14:46
原标题:北京人艺新排《海鸥》“五一”首演亮相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记者高凯)北京人艺新排作品《海鸥》5
2023-05-02 14:35
原标题:电影市场整体复苏强劲经济日报记者姜天骄“五一”假期,电影市场迎来消费热潮。全国影院营业率与上
2023-05-02 11:38
原标题:杭州临平举办“七彩亚运•童绘精彩”书画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邹倜然通讯员何亮良曾继婷在第19届
2023-05-02 11:49
“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原标题:天一阁博物院——(引题)名楼藏珍本书香飘海外(主题)“书藏古今,港通天
2023-05-02 09:43
原标题:(神州写真)中国多景区上演“背书热”传统文化为城市旅游“上分”中新社南昌5月1日电 中新社记者
2023-05-02 08:39
原标题: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启动40余家文博单位亮相文创市集中新网北京5月1日电(记者徐婧)“经常在周末
2023-05-02 08:56
原标题:话剧《站台》致敬铁路人内蒙古日报5月1日讯(记者冯雪玉实习记者孙柳)4月30日晚8点,由内蒙古艺术
2023-05-02 08:54
原标题:多部大片上映票房再度飘红(主题)“五一”档的电影红火市场让从业者对下半年行情信心十足(副题)
2023-05-02 08:35
原标题:用“音乐剧”装扮“老街区”沈阳首个沉浸式泛街区演艺项目在老北市上演中新网沈阳5月1日电(李晛王
2023-05-02 07:42
原标题:韩红“咏生”演唱会超级音效经典新编北京青年报记者寿鹏寰4月29日,由虾米音乐娱乐出品、大麦主办
2023-05-02 07:40
原标题: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开启!独家领票攻略请查收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5月1日启动,5月1日~6月2日持续为
2023-05-01 14:37
原标题: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人民日报北京4月30日电(记者刘阳、任姗姗、潘俊强)4月29日,由国家电
2023-05-01 14:34
原标题:“灌篮”不仅仅是燃情正在上映的电影《灌篮高手》,全片都没有响起《直到世界尽头》的经典主题曲,
2023-05-01 10:42
原标题:艺术家谭恩用画笔描绘“山河归途”中新网上海4月30日电(王笈)闭关多年后,喜欢大山、热爱故乡的
2023-05-01 09:55
原标题:动画改编真人片颠覆童话齐鲁晚报记者 宋说 迪士尼动画改编真人电影《小美人鱼》近日宣
2023-05-01 08:49
原标题:各地文化市场好戏连台打造高品质文化大餐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各地文化市场好戏连台
2023-04-30 15:40
原标题:假期首日五一档电影票房破3 5亿元《长空之王》强势领跑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高凯)据灯塔专业
2023-04-30 15:44
原标题:春日行走河北城子峪长城:穿越时空与现代握手中新网秦皇岛4月30日电 作者郝烨万里长城,是中华民
2023-04-30 15:32
原标题:原创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在京演出(引题)舞台演绎真实英雄事迹震撼人心(主题)北京日报讯(
2023-04-30 12:49
原标题: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活动丰富多彩接地气(引题)北影节,让大众尽享光影盛宴(主题)北京日报记者袁
2023-04-30 11:50
原标题:逛“艺墟”,品大湾区文创魅力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金晨“艺墟”,即澳门“塔石艺墟”,自2008年起每
2023-04-30 09:53
原标题:天坛奖出炉《白塔之光》夺五项大奖(主题)张艺谋导演获得终身成就奖(副题)北影节的春天4月29日
2023-04-30 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