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故趣闻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因腹泻屡治不愈,最终加用了车前子,竟然一服而愈。
(相关资料图)
话说“六一居士”欧阳修有一次患上了暴泻之病,虽经名医多方医治,却难以奏效。夫人对他说:“街市上有人出售治疗腹泻的药,三文钱一帖,听说很有效。偏方能治大病,何不买来一试?”欧阳修不太相信。他说:“我们这些人的体质与一般人不同,不可轻易服用这些药。”夫人出于无奈,想出一个办法,暗暗派家人去市面上将药买回,又请名医诊治开具处方,加入买回的药一起服用(“杂进”),想不到竟然一服而愈。欧阳修很想知道其中“秘密”,于是设法求得卖药人其方,结果发现只不过是一味车前子研末而己。
《苏沈良方》,又名《苏沈内翰良方》,是北宋沈括所撰《良方》与苏轼所撰《苏学士方》两书的合编本,刊行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欧阳修用车前子治愈暴泻的验案,最初就记载在这本书中。欧阳修与苏轼有师生之谊,苏轼中进士时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故此医案忠实可信,其后则被众多的典籍包括医药名著转载,如南宋《岁时广记》与明代《本草纲目》《名医类案》等。至于为什么用车前子能治疗腹泻,用朴素的中医学理论解释就是车前子使“水道利,清浊分”。意思是,小便通利,大便中的水液从小便而出,腹泻自然就好了,也就是“利小便,实大便”。
车前子来源植物车前草
图:步瑞兰
转载之中有失误。欧阳修所用,原本是将车前子末配入汤药中“杂进”。但在后来的转载中,却省简为单服车前子,包括《本草纲目》和《名医类案》皆是如此。李时珍在引用此案时也存在这一小失误,值得究误。溯源求真,欧阳修的腹泻并非是车前子单方治好的。
不过车前子是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功效的,单方也确有止泻之用。对此,古老的《海上方》中就有歌诀流传:
“曾闻水泻有何方,焦炒车前子最良。细末一钱调米饮,只消七剂即安康。”
除了能止泻,车前子还有清肝明目的功效。车前子治疗眼病之用在古人是很被看重的。
“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使君怜病眼,三千馀里寄闲人。”
中唐诗人张籍的这首《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堪称为车前子治眼病所做的最好的广告宣传。被载入《全唐诗》的这首诗,既有治病需求,又有感恩情怀,充满了浓浓的温情厚意。
张籍(约766-约830年)出生于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家境贫寒,自幼苦读,饱经世态炎凉。唐贞元年间考中进士时他已经34岁了,熬到第九个年头,才得任太常寺太祝的正九品微小官职,又久不升调。在担任太祝十年,他患了一场眼病,双目几近失明,寄居在长安朱雀门西街延康坊。
对于张籍的可怜状况,朋友们都很同情。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说他:“如何年五十,官小身贱贫。病眼街西住,无人行到门。”孟郊《寄张籍诗》,干脆给老朋友起了个“穷瞎张太祝”的外号。这充满了怜悯的外号,突破了消息传递的封闭与不便,让张籍患有眼病的事儿传得众人皆知。
元和十三年(818年),韦处厚(773-828年)出任开州刺史。当他听到张籍患眼病后,专门在端阳节午日,采集了认为药效最佳的车前子,从开州(今重庆开县)给远在长安的张籍寄去,以供他治疗眼病。张籍收到韦使君寄来的药,万分感激之下,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的答谢之诗。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韦处厚千里送张籍车前子,事虽小,但足见两人的情义深厚。而这首充满了真挚友情的大美唐诗,把车前子的治目病功效,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向大众做了很好的中医药知识的宣教。
· 药材来源 ·
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在种子成熟后采收。
· 性味归经 ·
味甘,性寒。
归肝、肾、肺、小肠经。
· 功效主治 ·
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克,宜包煎。
· 食疗推荐 ·
车前子粥
原料:车前子1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车前子装入纱布袋,加足量水,与粳米共煮30分钟,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煮成粥。临熟可调入适量白糖。
此款粥品有清热利湿、明目的作用,可用于湿热淋浊、小便不利、目赤肿痛、暑湿泄泻等症的饮食调治。
山药车前子粥
原料:干山药粉30克,车前子10克,粳米50克。
制法:将车前子装纱布袋内,加水煎煮30分钟,取出布袋弃去。汤液中加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山药粉,搅拌均匀,煮成稠粥。
此款粥品具有利小便、实大便之效用,尤其适宜因脾胃虚弱出现大便久不成形而小便短少者的饮食调理。
· 温馨提示 ·
车前子性质偏于冷利寒滑,专走下窍,肾虚精滑者及孕妇慎用,且有利尿作用,水、电解质紊乱者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网络科幻小说应从技术表达向科学审美进发朱钢近年来,网络科幻文学发展势头正劲,显现了可以期待的较强创作力,成为网络文学新的重要
2023-04-19 10:41
原标题:影视剧边播边改应慎重【影视锐评】如今,不仅网络购物有不满意包换的售后服务,连网上追剧也可以不满意“包换”了。近日某剧就给观众
2023-04-19 10:51
原标题:中国江南网船会展现水乡春季民俗4月18日,传统踏白船表演在王江泾镇莲泗荡的网船会现场举行(无人机照片)。当日,大型民俗活动中国江
2023-04-19 10:53
原标题:上海博物馆福泉山遗址考古工作站揭牌(引题) “古上海的历史年表”有了考古根据地(主题)文汇报记者李婷昨天是“国际古迹遗址日”
2023-04-19 10:32
原标题:浙江小百花越剧院《苏秦》明上演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记者获悉,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苏秦》明日在天津大礼堂上
2023-04-19 10:50
原标题:香港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夏”特别邮票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4月18日电(记者陈然)香港邮政17日宣布,将于5月4日推出以“二十四节气
2023-04-19 09:56
原标题:14部原创剧目37场演出火热登场 将让观众大饱眼福(引题) 京演集团“五月演出季”主打新京味儿(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郭佳杂技剧《
2023-04-19 09:40
原标题:敦煌是值得为之奉献一生的地方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勉3月25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友朋文化”视频号线上直播。直播中,樊先生用
2023-04-19 09:56
原标题:改编自知名网络小说,演员阵容强大,《龙城》部分剧情跑偏引发反感(引题) 拿狗血剧情当宣传噱头很遗憾(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
2023-04-19 09:46
原标题:镀金木乃伊棺椁、罕见动物木乃伊在遇见博物馆展出(引题) 114件文物讲述古埃及文明(主题)北京日报记者王广燕镀金木乃伊棺椁时隔千
2023-04-19 09:41
原标题:敦煌“数字藏经洞”上线人民日报敦煌4月18日电(记者赵帅杰)结合敦煌学研究成果与游戏科技的“数字藏经洞”18日正式上线。敦煌藏经洞
2023-04-19 08:44
原标题:舞剧《歌唱祖国》亮相国家大剧院光明日报无锡4月18日电(记者苏雁通讯员高艳)4月16日至17日,作为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剧展演之一,由
2023-04-19 08:39
原标题:携手保护应对挑战——专家及相关人士共话“变革中的文化遗产”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罗鑫)2023国际古迹遗址日中国主场活动18日在
2023-04-19 07:39
原标题:《惊天救援》《马庄村》——(引题) 两部“江苏出品”新片定档“五一”(主题)新华日报讯(记者周娴)截至4月18日,今年五一档上映
2023-04-19 07:41
原标题:字幕非小事能添彩也能添堵王海宁最近,商务部官网上转载了一篇《传播中国电影“字幕”很重要》的文章,文中大意是国产影视剧出海,虽
2023-04-19 07:54
原标题:学习中国武术,爱上中国文化(侨界关注)杨宁胡萍中国武术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海外
2023-04-19 07:46
原标题:浙江绍兴越城区——推动廉洁文化入脑入心人民日报杭州4月18日电(记者窦皓)“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日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
2023-04-19 07:51
原标题:从世博会中看见“女性”:“她·世界”上海展出由世博会博物馆主办的《她·世界——女性世博之迹》新展正在进行。展览追随女性在世博
2023-04-19 05:43
原标题:第31届“白玉兰奖”提名揭晓(主题)颁奖典礼将首次设“数字红毯”(副题)新民晚报讯(记者朱光)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即
2023-04-19 05:44
原标题:2023舞蹈季系列演出之一(引题)天津大剧院明晚上演《大饭店》(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作为天津剧院2023舞蹈季系列演出之一,明
2023-04-18 16:38
原标题:天津人艺创排津味儿故事(引题)话剧《爱的嘎巴菜》下月“上桌”(图)(主题)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昨日,记者自天津人艺获悉,
2023-04-18 15:49
原标题:“红舞鞋”跳起来近日,天津师范大学双周音乐会——第三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红舞鞋”舞蹈大赛决赛在该校音乐厅举行。来自21个学部
2023-04-18 15:35
原标题:《妈妈咪呀》《求职高手》等节目定档(引题)“女性综艺”展现女性群像(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爽)4月,一批女性题材的综艺官宣定档
2023-04-18 15:43
原标题:两位导演讲述“美味”烹制过程(主题)从剧版到电影版“希望把三姐妹的故事一直拍下去”(副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剧版《爱很美味
2023-04-18 15:41
原标题:“外卖诗人”15万公里写下4000首诗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李悦今年54岁的王计兵和其他外卖员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地送餐;和别人有些不
2023-04-18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