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死了!
(相关资料图)
这大概是我们对噪声最直接真实的反应了。
1910年,著名德国医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得主罗伯特·科赫也说过:“总有一天人类将与噪声激烈搏斗,就像对付霍乱和瘟疫一样。”现在看来,他说得一点都没错。
咱们日常生活中总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噪声,很多研究都表明,噪声对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于是,为了加强对噪声污染的认识,从2003年开始,每年的4月16日被定为世界噪声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噪声会带来什么危害,咱们身边都有哪些噪声以及如何对付它们。
01
噪声,软刀子伤人
虽然噪声无形无质,但它无孔不入,能够伤人于无形。首先就是对听力的“硬伤害”。
在过去,很多铁匠都耳背,这就是因为成天叮咣叮咣打铁,总是处于噪声环境中,耳内的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日子长了,听力就会下降。除此之外,像很多工厂里各类机械全力运作时噪声也不小,如果不佩戴耳罩,也会导致听力下降。而突发性的巨大声响,如爆炸、撞击等,也会伤害耳朵导致暂时甚至永久失聪。
还有一些低频噪声,甚至能直接作用于内脏。
此外噪声还会带来一些“软伤害”。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在有噪声的环境中更容易心浮气躁,这可不是错觉,噪声确实不仅会伤害耳朵,还会让我们的身心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比如失眠、头痛、恶心、暴躁、注意力涣散等等。
噪声的危害跟什么有关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自然是音量。
与常识完全一致,噪声越吵则伤害越高。
要衡量声音吵不吵,我们常常得用到一个单位叫做分贝(写作dB),比如我们常听说到了160dB人会疼痛难忍,甚至昏厥;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噪声可达120dB;85dB以上的声音会使耳朵发生不可逆的伤害;安静的公园环境下有40dB等等。
这里也需要提醒大家,分贝可不像㎏、ml之类直观的单位,每增加3分贝,声压就要翻一倍,但我们的耳朵,通常对这区区3分贝变化不怎么敏感,了解了这一点,咱调音量的时候咱还是节制一点吧。
除了音量之外,噪声的种类也会影响我们的感受,比如金属加工厂的刺耳噪音,比起音乐节上震耳欲聋的音乐,就更让人抓狂。而音量适度的白噪声,对很多人来说则有助于平静心情。
02
噪声,就潜伏在我们家里
一说到噪声,我们常常一下会想到热闹的街市,繁忙的厂房,但其实咱们自己家里,也常会有噪声污染,而我们却往往难以察觉。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很多比较规律的噪声,像什么电脑机箱风扇、空调、冰箱等等,可能刚开始觉得有点吵,长时间运行后,我们就会自动忽略掉,该干嘛干嘛不会耽误。但如果音量较大,长此以往还是会对健康不利。
还有一些噪声则本身比较隐蔽,像500Hz以下的噪声叫低频噪声,一方面这样的噪声并不容易被人听清,另一方面这类噪声传播力非常强,声音不用很大就能造成影响。常见的比如电梯运行,空调制冷,水泵等设备工作,都有可能带来低频噪声,可通过增加减震措施来缓解。
除此之外,美妙的音乐尽管严格按定义来说不应属于噪声,但如果我们欣赏音乐时,特别是使用耳机耳塞时,音量开得过大的话,仍然会损害听力。此外,不少乐器全力演奏时,音量也非常可观,可能造成噪声污染。
03
噪声,可以这样削弱
想削弱家里的噪声,其实总结起来就三个办法最实用:
①削弱声源
②隔绝传播
③堵住耳朵……
咱们家里的噪声源多为家电,要想削弱它们发出的噪声,首先在购买环节就可以货比三家,挑选工作噪声小的。同类设备通常功率低则噪声小,比如卧室用的空调就可以选功率低一点的,这样工作的时候噪声也小,不至于打扰睡眠。
带有风扇的设备,比如电脑、吸油烟机、电风扇、空调等,使用时间长了,就可能藏污纳垢使噪声增大,因此我们要定期清理。
此外,很多家电本来正常工作的时候音量可以接受,但使用较长时间之后可能出现故障,导致噪声音量大增,冰箱和洗衣机尤为常见,这种情况下咱得及时送修以降低噪声、避免损坏。
当然,还有一些噪声可能来自邻居家或户外,我们一方面可以给门窗、墙壁做做隔音,另一方面可以找找原因,看看噪声是否超过标准,以便好好沟通。
噪声检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不过现在有很多手机App都能测分贝数,能给我们一个大概的参考。
想要降低噪声的危害,最后还有一招,那就是使用降噪设备,比如主流的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开启降噪能够将噪声削减近30分贝,而入耳式的记忆海绵隔音耳塞,也能有效地阻隔噪声。
作者|丁崝 科普作者审核|庞宇峰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五官科副主任医师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天津人艺创排津味儿故事(引题)话剧《爱的嘎巴菜》下月“上桌”(图)(主题)天津日报讯(记者刘莉莉)昨日,记者自天津人艺获悉,
2023-04-18 15:49
原标题:“红舞鞋”跳起来近日,天津师范大学双周音乐会——第三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红舞鞋”舞蹈大赛决赛在该校音乐厅举行。来自21个学部
2023-04-18 15:35
原标题:《妈妈咪呀》《求职高手》等节目定档(引题)“女性综艺”展现女性群像(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爽)4月,一批女性题材的综艺官宣定档
2023-04-18 15:43
原标题:两位导演讲述“美味”烹制过程(主题)从剧版到电影版“希望把三姐妹的故事一直拍下去”(副题)文 北京青年报记者肖扬剧版《爱很美味
2023-04-18 15:41
原标题:“外卖诗人”15万公里写下4000首诗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李悦今年54岁的王计兵和其他外卖员一样,风里来雨里去地送餐;和别人有些不
2023-04-18 14:49
原标题:30年后,《男生贾里》“加更”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第一次认识那个叫“贾里”的男孩时,你多大?长大后的你还记得他吗?1993年
2023-04-18 14:56
原标题:远古发现丨科学家发现约8亿年前“串珠”生物新华社南京4月18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
2023-04-18 14:50
原标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年累计“打卡”人次达1 46亿记者:施雨岑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国家文物局在武汉举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
2023-04-18 14:51
原标题:大提琴家王健“回家”首秀登台上交音乐厅文汇报记者姜方从上海走出去的著名大提琴家王健回家了。在春暖花开的上海,王健的日程表好比
2023-04-18 13:42
原标题:苏东坡的“花”样人生江柳“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正是繁花似锦的季节。在苏东坡眼里
2023-04-18 11:54
原标题:济南市图书馆打造“阅读大流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周晓伟从8岁开始练习弹钢琴,至今已有11年时间。到山东济南上大学后,她每周
2023-04-18 11:50
原标题:金中都城遗址将建主题公园北京日报讯(记者孙颖)西二环菜户营桥与西三环丽泽桥之间,将建设占地约15公顷的金中都城遗址公园。该公园
2023-04-18 11:36
原标题:非遗传承志愿者“毕业”日前,由西城区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民间瑰宝记忆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结业仪式举行。3
2023-04-18 11:36
原标题:悬疑刑侦剧《尘封十三载》在好口碑中收尾,示范类型剧在浩然正气中的多面性表达(引题)时间的重量沉淀出警察的荣耀(主题)文汇报记
2023-04-18 11:34
原标题:男高音歌唱家、原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程志:(引题)攀登艺术高峰的脚步永不停歇(主题)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金洋3月29日,男高音歌
2023-04-18 10:38
原标题:国宝画重点|千年前的它们为什么这么像?绿釉莲花瓦当、蓝釉方砖、楔形砖……位于拉萨市曲水县才纳村的温江多遗址现场,吐蕃历史文化
2023-04-18 09:52
原标题: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题)填补考古空白勾勒文明图卷(主题)中国文化报记者张影百万年前的头骨、万年前的土陶器、温州古港的元代
2023-04-18 09:40
原标题:山西“盲艺人”展示非遗曲目北京晚报讯(记者王广燕)在太行山地区的基层,有着盲艺人宣传队这一特殊群体,以他们独有的方式进行非遗
2023-04-18 09:44
原标题:体育电影《白色闪电》北京开机(主题)首次讲述中国女子雪车队追梦北京冬奥会的感人故事(副题)北京晚报讯(记者王金跃)昨天下午,
2023-04-18 08:39
原标题:两岸专家研讨“班春劝农”节气文化——(引题)“中华传统文化魅力让大家为之心动”(主题)闵喆“‘班春劝农’是中华节气文化的精髓
2023-04-18 08:36
护文化遗产彰时代新义原标题:文创台灯、潮流玩具、主题咖啡馆……国家级非遗无锡惠山泥人——(引题)守得住传统跟得上新潮(主题)人民日报
2023-04-18 08:37
原标题:壮乡喜迎“三月三”当日,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举行庆祝“三月三”主题教育活动暨2023年青秀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随着传统
2023-04-18 06:41
原标题:“2022年度广东重要考古发现”项目公布中新网广州4月17日电(记者程景伟)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17日发布“2022年度广东重要考古发现”项目
2023-04-18 05:43
原标题: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一|3号头骨“藏”着多少人类进化的秘密?“我们圆满完成了阶段性发掘任务,并荣获业界最高的认可,非常激动!”
2023-04-18 05:34
原标题:浙江杭州:为城市留存工业记忆4月17日,中建三局的建筑工人在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一期工程现场施工。位于杭州北部的半山地区曾是杭州
2023-04-18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