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救市”政策出台
国常会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此次国常会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其中涉及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
某初创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公开的信息看,此次帮扶手段涉及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等,对商用车和乘用车都有相应的措施。“在疫情的影响下,汽车供应链以及产销都受到了较大冲击,特别是4月汽车产销下滑明显。相关措施如果能及时落地,将对今年的汽车产业起到较大助力,也非常及时。”他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0.5万辆和11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6.1%和47.6%。受疫情影响,4月汽车产销呈现近10年来月度最低。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疫情影响下汽车供应链被中断,导致4月损失了100万辆左右的产销量,整个汽车产业链在二季度承压严重。
“保供”的呼声一直很高,从国家到地方都在不断推出恢复供应链的帮扶政策。工信部与地方政府部门组织搭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并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上汽集团、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自复工以来,累计分别实现整车下线2.1万辆和2.6万辆,上海市已有12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复工复产。
此次国常会还指出,要稳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复工达产政策,完善对“白名单”企业服务。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客货运司机等在异地核酸检测,同等享受免费政策。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记者表示,上述措施,从各方面都对汽车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国内汽车金融公司合计达25家,从资产规模来看,除上汽通用汽车金融资产规模达到千亿元级别外,其他公司的资产规模大部分突破百亿元,但近年来规模均有所下降。所以,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货车贷款支持力度很大。再如,这900亿元货车贷款,要银行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这是要打通货运,让现阶段的货运重新运作起来而没有压力。
“大礼包”的利好不止于车市
在国常会发布的相关政策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受到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对记者表示,购置税的减征是刺激经济的一个典型手段,带动经济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抓手。
“阶段性减征600亿元购置税,给了车企和用户一个稳定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刺激终端用户的购车需求,引导车企加速推出适配车型,起到双向促进、繁荣市场的作用。”电车人产业平台创始人马前程对记者说。
购置税减征政策发布后,资本市场反应迅速,短期内汽车相关股票得到不同程度拉升,中通客车、安凯客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海马汽车等企业股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彭波对记者表示,600亿元购置税减征政策对汽车市场拉动需求将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一季度由于供给短缺,有不少消费需求尚待释放,购置税减征政策有利于促使消费者下决心购车。车企也应结合供应链恢复情况,积极满足市场需求。“需求的预期肯定是正向的,但效果能否拉满,需要看供给端是否能充分满足需求。”他说。
“按600亿元的购置税测算,预计将有数百万辆级的新车销售获益,如果能避免‘大水漫灌’式优惠补贴,集中对某些市场潜力大的细分市场进行操作,拉动作用将会更加突出。”马前程说。张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09年购置税优惠5%测算,如果今年能保持5%的优惠力度,预计可以撬动800万辆汽车的销售。“按照汽车产销2600万辆的目标,未来的7个月要完成1600万辆的销量,依靠购置税减征拉动销量,有助于帮助产业减轻销售压力。”张翔说。
中信证券分析研报指出,购置税减征是拉动汽车销量最有效的政策之一,政策力度超出市场预期,短期有望拉动100万~200万辆乘用车新增需求。中信证券预计,汽车行业最差的时间已经过去,未来有望持续好转,结合车市增长带动周边产业,如保险、装饰、维保等服务的增长,看好汽车行业的整体复苏和长期向上趋势。
回顾汽车产业发展,此前也经历过数次市场低迷而由购置税“救市”的历史。2009年,在购置税减免和“汽车下乡”等政策叠加作用下,销量增幅接近46%,乘用车销量1033万辆,同比增长53%。2015年实施第二轮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次年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1760万辆,比上年增长21.4%。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建议,针对政策实施时间段,建议最好马上开始实施,最晚也不能晚于7月1日。600亿元如果能集中减免在下半年,能有效对冲疫情负面影响。郎学红预计,此轮政策目标,全年有望实现乘用车接近10%的销量增长。
小排量燃油车或将爆发
“从历史效果来看,购置税减征对汽车销量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本次对销量的拉动可能在10%左右,但综合效果未必能达到。在经济形势下行的环境下,消费信心不足,而购置税减征可能主要集中在燃油车上,但汽车销售增量更多的是来源于电动汽车。综合来看,对燃油车的拉动效果可能还要打折扣。”纪雪洪说。
当前,购置税减征细则还未出台,包括起止时间、优惠车型等具体内容也尚未公布,引来业内很多猜测。
“燃油车仍是目前汽车销售的主力,政策大概率会对燃油车产生利好。”前述初创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有几个点值得重点关注,一,阶段性免征的时间跨度;二,放宽汽车限购的城市群;三,免征的车辆对象。其中,如果是买车上牌限制较多的城市放宽限购政策,无疑将带来大量成交,这将释放一直以来积压的购买力。他认为,购置税减征的对象大概率会是燃油车,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免征了购置税,而且以新能源汽车逆势上扬的趋势来看,对刺激政策的需求没有燃油车强烈,当然也不排除继续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可能性。
郎学红表示,如果此轮刺激政策仅仅惠及1.6L及以下小排量汽车,对汽车销量的提升效果可能不及预期。因此,她表示,此轮刺激政策可以更加普惠,要充分考虑到16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的产品对汽车消费的贡献度。郎学红建议,可以将600亿元减税政策范围的上限从1.6L提升至2.0L,这样可以覆盖90%的乘用车市场。在减税幅度上可以以10万元价格为界,10万元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车价超过10万元的,以减征5000元购置税封顶。她预计,这样做平均每辆车减征购置税4000元,可以惠及1500万辆乘用车。
“预计政策会对中低价位汽车有更大促进作用。”某自主品牌汽车产品首席体验官对记者表示,而且从消费端来看,价格优惠确实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起到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张翔则指出,自主品牌产品往往集中在20万元以下,从政策的预计受惠面来说,自主品牌有望成为受惠幅度最大的板块。
激发消费端出台多重政策
减征购置税的呼声一直比较高。记者在对消费者的采访中了解到,该政策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等等党’的机会来了。”河北秦皇岛的王女士对记者表示,自己就是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对于小城市消费者来说,大家普遍想买燃油车。我想买的车大约在15万元左右,如果能免除一半购置税,那么就可以少掏几千元,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她说。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龙女士对记者表示,减免购置税的确吸引力很大,但是对于北京地区来说,抢不到车牌号才是更大的烦恼,希望能进一步放宽限购政策,让消费者能够进行汽车消费。
“购置税减征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对汽车销量的促进作用可谓立竿见影。但综合看,总体效果可以说是喜忧参半,部分政策还值得商榷。”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对记者坦言,在减征购置税的同时,还应该着重会同相关部门真正解决“限购、堵车、停车”等需求端的用车问题。如打通街区内部的微循环道路;有条件的政府机关及小区实行灵活的开放停车政策;除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外,减少单双号限行时间等。“综合措施多管齐下,既提高消费者用车的便利水平,又能提振汽车消费,并且节约国家财政补贴,可谓一举多得。”曹广平说。
马前程指出,国家层面推出汽车救市政策,主要是减轻当前疫情对社会经济和消费信心的负面影响。近两年,我国车市已经在复苏中,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已经确立,如果下半年疫情得到较好控制,车市将会在智能电动汽车新科技、新体验和新服务的带动下重拾信心,甚至会超出预期再创新高。
还需避免政策后遗症
张翔对记者坦言,购置税减征确实有助于提高当时的汽车销量,但政策退出后的后遗症往往需要多年时间消化,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将购买力提前释放,之后汽车销量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放缓。
“我国汽车市场已逐步脱离高速增长期,相关政策应该转入市场环境优化的新时期。从特定角度看,大量的财政补贴只是一举一得,但本质上是对汽车消费能力的提前透支,还降低了财政收入。”曹广平认为,目前汽车行业宏观上遇到了全球能源供给紧张、经济下行压力、国内疫情造成的产业链不顺畅、复工困难、线下销售中断等各种不良影响,因此各种国家或地方的救市政策频出,减征购置税属于税收调节的正常操作,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购车人群消费能力的提前透支,所以虽然大概率可以看到提高汽车销量的效果,但政策过后的消费乏力则难以避免。依照以往购置税减征政策退出后的经验,应该思考新对策,尽量降低政策退出后的市场波动,让市场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不过,对企业来说,结合购置税减征的热潮,抓紧跟上政策脚步则是重要工作。“企业最关键的是供应链的韧性要经受考验,在需求充足的情况下,有产能者赢天下。未来,依然需要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供应链的透明化和前瞻预期深入研究,才能推动供应链的转型。”彭波说。
在马前程看来,车企应该对自身的品牌和产品定位进行考量,如果国家政策引导的市场方向与企业战略方向相符,应该积极参与,并加快推出与之匹配的产品和服务措施,抢占更大市场份额。纪雪洪则给企业提醒,一定要保持清醒,利用好政策的窗口期,窗口期一旦过去,市场竞争不会减缓反而将更加残酷。
“最关键的是整体的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和供应链恢复正常,这样才能保持消费者的收入预期,消费和生产才能正常,从而形成正向循环。”彭波说。(记者 赵玲玲)
上一篇:2022年中国智能机销量跌破3亿 中低端手机市场遭遇更明显打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为进一步扩大时代楷模社会影响,营造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制作了《时代楷模公益广告系列》公益放映
2022-05-30 08:14
近日,为了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浙江、广西、内蒙古等地纷纷开展了公益电影进校园活动。5月18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
2022-05-30 08:14
据统计,当前电影数字节目交易平台可供订购影片4650余部,其中2020年以来出品的影片约380余部。2022年第20周(5月14日-5月20日)全国共有27个
2022-05-30 08:14
欧盟和英国电影院的观影人次从2020年的2 99亿人次增加到2021年的3 94亿人次,增长了31 5%。但根据2022年版的《关注-世界电影市场趋势》(FOC
2022-05-25 08:09
2022年5月9日至5月15日(第19周),全国电影票房排名上半区的十五省市依次为:广东、江苏、四川、浙江、湖北、山东、福建、湖南、安徽、陕西
2022-05-25 08:09
五一小长假正式过去,电影市场恢复到节前的平静。北京上海影院持续关闭,影市持续缺少大规模新片供应,一周七天大盘仅收入1 14亿,比上周少
2022-05-25 08:09
由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沅陵县委县政府主办,沅陵县委宣传部、湖南潇影第二影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电影《狃花女》院线首映式在沅陵县潇湘万维
2022-05-24 08:11
5月16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家庭和儿童工作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家协会
2022-05-24 08:11
今年是现存最早中国故事片《劳工之爱情》诞生一百周年,5月20日,中国电影资料馆将为这一存活了100年的爱情故事发行动态电影海报系列数字藏
2022-05-24 08:11
上周末,环球影业的《坏蛋联盟》再次重登北美周末票房榜榜首,影片上周末在北美新增票房1610万美元,较上上个周末跌幅为32 8%。这部PG级动
2022-05-16 15:02
为提高少数民族语译制从业人员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意识形态把控能力,云南省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日前对西双版纳州少数民族
2022-05-16 15:02
4月28日,大型系列内蒙题材纪录片《阿拉善人与骆驼的故事》在腾讯视频正式播出。本片选材于内蒙古最具价值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共
2022-05-16 15:02
近日,《海底小纵队》系列大电影的第二部《海底小纵队:洞穴大冒险》宣布定档7月9日。相较于系列首部大电影《海底小纵队:火焰之环》,这次
2022-05-16 15:02
五四青年节前夕,《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发布概念海报,首次公布影片主演团队,张艺兴、王一博、周冬雨特邀出演,俞灏明、邢菲、邓超元
2022-05-16 15:02
近日,多地影院有序恢复营业,全国影院营业率回暖。4月18日,受疫情影响一个多月的南京电影院迎来复工。当天上午,南京万达影城新街口杜比
2022-05-07 09:35
从《山海经》到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从《淮南子》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从《庄子·逍遥游》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古往今来
2022-05-07 09:35
近日,《国家电影局关于申报2022年度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的通知》发布。《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推动优秀国产电影创作,2022年国家电影局将继续
2022-05-06 09:50
喜剧演员文松在自导自演的电影《卧鼠藏虫》中,缺少了他在综艺小品舞台上表现出的搞笑能力。不好笑,是这部喜剧片无法回避的问题。落空的欢
2022-05-06 09:50
《你是我的春天》联合《舌尖上的中国》原班团队打造的最新美食纪录片《寻味贵阳》,日前共同发布寻味联合短片。视频中,满目琳琅的中国传统
2022-05-06 09:50
日前,皮克斯全新动画电影《光年正传》发布预告片,《玩具总动员》中的灵魂角色巴斯光年单人电影首次与影迷们见面。影片由安格斯·麦克莱恩
2022-05-06 09:50
一支画笔,一腔热血,漫画一生,理想一生。由范俭担任总导演,第一部中国当代漫画家生态系列纪录片《漫画一生》3月24日正式上映。影片用细
2022-05-06 09:50
2022-04-27 08:50
2022-04-27 08:39
2022-04-27 08:34
2022-04-27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