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总是失去后才会懂得珍惜。
所谓的时光荏苒,不过是人们淡忘某事的过程,在每个人的眼中,时间的渐渐流走,带走的不仅仅有快乐,还有忧愁;
(相关资料图)
但是,那一股称之为思念的泉涌,却时不时的喷薄而出。
10年。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爷爷。)
乐观开朗豁达,这些用来形容爷爷或许只是性格上的表观判断,或许骨子里还是透露着一些陈腐。不过,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爷爷确实是亲和力极强的长辈。印象中,爷爷从来没我们发过脾气,有时候我们捉弄爷爷,作为长辈,他还是假装生气了,不过,那一脸孩子气般的面庞,总是让我们没有任何的压力感。现在有时候想起来,爷爷其实很护犊,对于我们这辈人,是很幸福的事,不过,这只是自己后来想通的。
爷爷有3个外孙女,2个孙子(其中有我),从小我就跟着父亲在城里住。印象中的家乡只是寒暑假的“休憩站”。所谓的假期活动就是回老家陪爷爷奶奶。以前的我,不懂大人们的心思,只是觉得,回老家只是生活中的一种消遣。每到假期,舒缓在学校紧张学习气氛的一种改变。实际上,父母忙于工作,上一辈人的晚年生活里,不曾频繁的天伦之乐,让我们孙辈的人,满载自己对父母的那份爱,也让老人在儿孙福中度过。
乡镇的生活也是很充实的。奶奶是朴素的农家人,每天要买菜做饭照顾家庭,还要家务,赶集时分还要照顾生意,难得有清闲的时候。
爷爷也会帮着奶奶做,分酒,炒茶也是忙得怡然自得。我们的乐趣就是在二楼屋顶摆张小桌,要么啃书本,要么完成所谓的假期作业。或者捡点瓦片,弄点竹棍,开始我们的“武侠之旅”。有时候,爷爷会叼着叶子烟,坐在竹椅上,悠闲的看着我们玩,或者边喝点小酒,吃着花生,和我们说会话,唠唠家常。不过,我还是喜欢夏天和奶奶在晚饭后,坐在大门前,乘着凉,听奶奶讲着父亲小时候的糗事。
那些夏天的记忆。
爷爷对于两个孙子,喜欢我的哥哥多于我。每次父亲都和我说,你们两个爷爷都喜欢,都是爷爷的乖孙;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爷爷偏向我的堂哥。周围的大姨大姐也这样说,自然,空穴不来风。相反的,作为听话懂事的我,奶奶当然偏向我啦,因为哥哥很叛逆。不过,爷爷还是对我很疼爱,只是这份疼爱,比起哥哥那份,少了很多。
还记得小时候某此牙痛,痛的完全没法入睡。因为是挨着奶奶睡的,老人家本来睡眠就很受影响,却因为我的病痛弄的大晚上没睡觉。因为家人信佛,爷爷奶奶还亲自向菩萨像叩首,希望保佑我病痛消除。我很感动爷爷奶奶的亲情,特别是爷爷跪在蒲团上,还颤巍巍的站起来,却完全掩不了他对我的病得紧张。奶奶还找出了偏方,据说疗效很好。其实事后想起来,那个年纪的孩子,换牙是常有的,可是,一个小小的牙痛事件,却让我明白了亲情的珍贵。
每次吃完饭,爷爷喜欢坐在面对电视机的位置,电视机就在床前。然后爷爷会给我们纠正餐桌上的注意事项,不能将筷子搭在碗上,饭碗要端着,不能趴在桌上吃,不能饭碗里还有菜还要去夹。10多年前的我,或许还在抱怨爷爷的啰嗦,现在的我,只感觉到这份唠叨中的幸福,只希望这份唠叨能一直下去。
爷爷的步子很慢,但是很稳健。上二楼,不费劲。因为家乡都是直梯,所以我们平时都很吃力才能上去。2楼有储物室,还有2间客卧。现在想起来,那些地方都包含着我们捉迷藏的痕迹。最大的堂姐上高中不常来,二堂姐远在东北,剩下小堂妹和我同气连枝,一般不和我堂哥玩,在他的生活中,我们和他不是同一国的,也没有相处的共同点。所谓的童年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却又在成长后无限回味。人生的际遇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却让我们淡出了那份纯真的童年。
堂哥的父母离异,造成了堂哥叛逆的性子。在今天看来,堂哥确实长大了,懂事了。因为他是哥哥,我是弟弟。在爷爷眼中,幸福是平等的,哥哥得到了爷爷比我多的爱,其实我得到了父母完整的爱。一切的理由,原来是这么的充分,等我想到的时候,爷爷却和我天人永隔,这真是人这种生物的悲哀。得到却也预示着失去,只能在回味中不断念想。
每当我看见了公园的提示牌时,都会让我想起一件事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约了小伙伴一起去公园玩。
沉睡了一冬的大地醒过来了,小草好奇地探出了头。小花正在竞相开放。
可是如果想看到小花,就得穿过一个大草坪。草坪边上竖着一个醒目的牌子:请勿践踏草坪。
我发现很多人穿过草坪,可旁边就有一条宽敞的小路,他们好像视而不见。
我顿时犹豫起来:我是横穿草坪呢?还是走小路呢?穿过草坪当然很近,走小路要绕好远。对,就走草坪!
我刚一抬脚就仿佛听见小草对我说:“不要踩我啊!把我踩死了谁给春天带来美丽啊!”
我的脚不由自主地缩了回去。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请勿踩踏草坪”的提示牌,我看了看胸前的红领巾,对自己说:“不能只图自己方便!”我沿着小路绕着草坪走。
过了好一会,才来到花园前。只见百花齐放,他们好像在欢迎我呢!
这次公园之旅,我开心极了!
“呼,呼”,猛烈的寒风像老虎狂叫般怒吼着,天空中飘着一片片白色的雪花。
此时,正是冰天雪地的冬天。这个季节里,有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躲在温室里不想出门。我和妈妈正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突然,我看见了一位与我们同行的送外卖的青年,他长得高高的,脸上有一颗黑痣,还有一对小小的眼睛。他挺直了背,站立在风雪之中,显得有几分威武。我看着这位青年,心里暗暗琢磨,这位哥哥难道不冷吗?他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呢?
只见这位青年环顾了一下四周,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我和妈妈的身上。他一个箭步走来,用和蔼的声音问道:“请问你们知道三栋在哪里吗?”我看着他,连忙答道:“你跟我来吧!”他跟随在我和妈妈后面,我不觉放慢脚步,想和这位青年聊聊天。
当我正要问话时,他的手机铃突然响了,我连忙缩回了嘴边的话。只见青年眉头一皱,迅速地掏出手机。过了一会儿,他打完了电话,我急忙询问:“哥哥,这么恶劣的天气,你难道不冷吗?”“冷,当然冷了。”青年依旧和蔼地答道。“那你怎么还在这送外卖呢?”我接着问,“你应该回家过年呀!”这位青年微微一愣,不紧不慢地说:“正因为春节,我可以多赚点钱。”突然一阵狗叫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大,我定睛一看,一条大狼狗向我狂奔而来,我急忙躲到妈妈身后。等到大狼狗走远,我回到青年身边,又忍不住问道:“哥哥,你为什么这么着急赚钱呢?”青年长叹一声:“哎,我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我只不过想多赚点钱给母亲治病。”
我听了这话,心想:他真是个孝子,为了给母亲治病,这么冷的天气,他还在外面挣钱,真不容易!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三栋楼下,我们和青年就此告别。
雪下得更大了,雪花给青年披上了一层白外套,看着青年坚定的背影,我心里对他又增了几分敬佩……
清晨,骑车走在上班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麦浪,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麦香。此时此刻,有一种感觉在我的脑际飘飘渺渺,欲罢不能。我不禁放慢了速度,回忆起了那浓溢着麦香的童年往事。
现在的小麦收割,早没有了十几年前的繁琐和劳累,更多的现代化的设备着实让乡村父老们轻闲了许多。可是,在我看来,那样的年代,尽管劳累,现在想来却也充满了浓浓的温馨。就像品一杯生活的咖啡,尽管刚刚入口时可能会有一点点的苦涩,可细细品来,你会觉得回味中也有着丝丝的甜蜜……
那时的我们还是学生,还有麦假,尽管我们在那时都不曾会割小麦。
那时的小麦需要用镰刀人工收割。记得刚刚热播的电视剧《手机》中的严奶奶说过,割小麦时要一直低着头弯着腰割完它,中途一定不要起身停下来,否则你有了第一次休息直腰,就想着第二次……这话好亲切啊!没有干过农活的人可能真的不会体会到那种坚持的“痛苦”。我也是在后来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一次次去经历体验的。或许,这里不应该用“痛苦”这个词,毕竟也有着收获的喜悦,可是,一时竟真的想不出用什么词了。
那时的小麦收割完了后,要放到“麦场”里。麦场,其实就是在一块很平常的地里,刨松了土,然后再洒上水,放上麦草,用石碾子一遍一遍的滚压,直到像现在的柏油路一样平整光滑。那时候的日子,真的很清苦,每家每户都是在麦场过日子的,带着饭菜水,看着自家一年来的粮食。但是,对于小孩子,却有着别样的快乐。那时,几乎每家的麦场都会有一个窝棚,有的是就地打得那种,有的是架的离地那种,那时的我,非常喜欢在姥娘家的窝棚,因为他们架的"是离地的那种,干净,很少有蚂蚁,更重要的是我们都称那种为“楼房”。那时一个大队或者村子的麦场大部分都离的很近,这可把我们这些小家伙们乐坏了,不等着吃完饭,就满地的麦场跑,玩捉迷藏,玩打枪的,玩表演节目的等等,广袤的夜空下,荡漾的是我们无尽的欢乐……
每天下午,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就是把晒了一天的小麦垛成垛的时候,现在的小孩肯定没有体会过那种快乐。当满满的一麦场的麦子一下下推在一起,然后再一锸一锸垛起来,垛的圆圆的,高高的,就像蒙古包。这个时候就用到我们小孩子了,大人们总是把小孩子放到最上面,让他使劲的跺,把麦草跺结实了,那样草垛才会牢固,当你看到草垛一直高一直高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好有成就感,抬头望望天,觉得离得它好近好近,俯视下面,真的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简单的快乐。
当然,那时候也有很不愿干的事,那就是在麦秸里捡麦子,那么多的麦秸,都要一点点看了捡了,总觉得好漫长的工作。那么大的一个麦秸垛只捡那么点点的麦子,当时的感觉好不屑,现在看来“粒粒皆辛苦”就是这样的充分体现与珍视的。
浓浓麦香扑鼻来,悠悠往事涌心怀。回忆中,让我更知道对生活的感恩;回忆中,让我更了解父母的艰辛;回忆中,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标签:
上一篇:天天观速讯丨最新元宵节风俗相关诗句摘抄汇总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各地文化市场好戏连台打造高品质文化大餐央视网消息:“五一”假期期间,全国各地文化市场好戏连台
2023-04-30 15:40
原标题:假期首日五一档电影票房破3 5亿元《长空之王》强势领跑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高凯)据灯塔专业
2023-04-30 15:44
原标题:春日行走河北城子峪长城:穿越时空与现代握手中新网秦皇岛4月30日电 作者郝烨万里长城,是中华民
2023-04-30 15:32
原标题:原创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在京演出(引题)舞台演绎真实英雄事迹震撼人心(主题)北京日报讯(
2023-04-30 12:49
原标题: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活动丰富多彩接地气(引题)北影节,让大众尽享光影盛宴(主题)北京日报记者袁
2023-04-30 11:50
原标题:逛“艺墟”,品大湾区文创魅力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金晨“艺墟”,即澳门“塔石艺墟”,自2008年起每
2023-04-30 09:53
原标题:天坛奖出炉《白塔之光》夺五项大奖(主题)张艺谋导演获得终身成就奖(副题)北影节的春天4月29日
2023-04-30 09:46
原标题:传统工艺,让生活更有温度(主题)——浅谈非遗活化与设计创新(副题)【学人谈】彰显在人们日常生
2023-04-30 09:51
原标题:“五一”档10余部新片集中上映内蒙古日报4月29日讯(记者于欣莉)记者从自治区电影局获悉,今年“
2023-04-30 09:32
原标题:在图书馆沉浸式探案近日,“CaseLab元世界——福尔摩斯大型沉浸式主题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该展
2023-04-30 08:55
原标题: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在京展演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陶稳)4月26日至29日晚,新时代舞
2023-04-30 08:35
原标题:唱响劳动号子覃源漫这声音里有天然的节奏每个音节承载山一样的重量打着响雷,激发闪电指挥着脚步,
2023-04-30 05:37
原标题:《春山台榭图·轴》(局部)刘度[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刘度(约1632~1671年)题跋中称此画追仿
2023-04-30 05:41
原标题:几颗樱桃叶底红胡为民俗话说,四月樱桃红,五月枇杷黄。每年四月份,鲜红的樱桃缀在春天尾巴上,娇
2023-04-30 05:53
原标题:父亲的劳动节唐占海我把“五一”放假期间的安排宣布了出来,全都跟吃喝玩乐有关。孩子们欢呼雀跃,
2023-04-30 05:42
【视线】原标题:从《人生》到《人生之路》:一段穿越40年时光的对话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恰如1982年路
2023-04-30 05:48
原标题:近70件文物亮相沈阳故宫八旗亭再现清前历史中新网沈阳4月28日电(记者韩宏)以清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
2023-04-29 16:39
原标题:京剧电影《赤壁》南美首映:国粹绽放国际传播吸引力中新网圣保罗4月27日电(记者 林春茵)“就像我
2023-04-29 16:36
原标题:意大利举办国际手工艺展览会中国手工艺受关注4月25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办的国际手工艺展览会上
2023-04-28 16:43
原标题:津味大戏凝聚天津人智慧与幽默(引题) 《俗世奇人》“省亲”博得满堂彩(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
2023-04-28 16:49
原标题:全国十余种南戏泉州展演“好戏连台”异彩纷呈中新网泉州4月28日电(吴冠标)27日晚,“首届海丝泉州
2023-04-28 15:42
原标题:莫奈作品在墨西哥展出4月26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观众参观莫奈作品展。当日,“莫奈,印象派
2023-04-28 15:35
原标题:江西发现距今9000余万年的泰坦巨龙化石新华社南昌4月27日电(记者袁慧晶)记者27日从江西省地质局
2023-04-28 15:38
原标题: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在石家庄开幕4月26日,演员在开幕式演出现场表演秦腔、晋剧、滇剧、河北梆
2023-04-28 15:44
原标题: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开馆这是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外景(4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4月27日,四川
2023-04-28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