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正文

湖北恩施州:青春汗水洒烟田

时间:2022-04-12 21:52:22    来源:中国农网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时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好时节,风和日丽的一个周末,笔者深入湖北恩施州来凤县革勒车镇板栗坪村开展烟叶生产指导。

踏上田间地头,伴随着鸟儿的叫声,闭眼深呼吸,“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不禁浮入脑海,让人倍觉神清气爽。

“轰隆隆……”耳边隐隐传来一阵农机声。循声而去,只见一个身形健硕的年轻小伙儿正在用旋耕机打土,他那黝黑的皮肤在汗水和朝阳的加持下,与脚下孕育着勃勃生机的农田完美地融为一体,一幅春耕备耕美景图展现在希望的田野上。

“你好,我是片区烟技员小王,去年刚参加工作,负责这个片区的烟叶生产指导与服务。”笔者上前去和他搭话。

“这不抢抓大好晴天,赶紧把地整整,不能误了农时。”他停下手中的活儿,边说边擦拭额头的汗水。

这个年轻人叫曾兵,今年28岁,是土生土长的来凤县革勒车镇板栗坪村人,初中毕业后便跟随父亲学种烟,已连续种了十几年。

去年乘着“国产雪茄烟叶开发与应用”重大专项政策的东风,曾兵种了40亩雪茄烟,亩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一年下来,不仅自己的荷包鼓了起来,还带动了村头20多人就业。

尝到甜头的曾兵决定今年扩大生产规模,大干一场,“我今年又租了60亩地,再加上我父亲承包的30亩,种植规模比去年整整增加了40亩呢。”曾兵迫不及待地分享去年丰收的喜悦和今年的种烟计划,还情不自禁地伸出四根手指头在我眼前晃了晃。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为什么你选择在家种烟呢?”笔者好奇地问到。

“现在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有的也挣到了钱,但我不眼红,因为我的家在这里,根在这里,我就想守住这片土地,陪伴我的家人。而且近几年,政府和烟草政策扶持力度大,种烟效益好,不比打工收入差。” 这些年,曾兵一直租赁村里闲置的土地种植雪茄烟,是当地响当当的一名职业烟农。农闲时,他还在雪茄烟发酵工厂务工,从事烟叶扎把和打包成件等工作。“这既解决了农闲时的无聊,又增加了我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曾兵对于目前的劳作生活状态很是知足。得知同村几个年轻人在外面打工,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他还琢磨着,要说服他们回乡创业,一起加入种植雪茄烟的大潮。

说着,曾兵又指了指不远处,自豪地说:“瞧,那是我父亲,别看他年纪大,种烟可比我们年轻人还有活力,我的种烟本领都是他传授的,如果讲种烟的那本经,他能谈上三天三夜。”顺着他的手指望去,一个忙碌的身影在田间低着头、弯着腰,娴熟地操作旋耕机,他的头上已冒出豆大汗珠,在强烈的阳光下闪着光芒。

曾兵的爷爷种过烟,曾兵的父亲从他爷爷手中接过这门活路,不仅成了一名铁杆烟农,还成了村里公认的种烟能手,曾被评为“全州优秀职业烟农”。

曾兵接过长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成了一名“烟三代”,他靠种烟新盖了楼房、购买了轿车,还在4年前成了家,过上了幸福小日子。”

得知来凤正在打造全国最大雪茄原料种植规模单体县、全国茄衣最大的产出县、全国优质茄芯原料第一县,曾兵满怀希望地说:“作为一名青年职业烟农,我要积极参与进去,希望有朝一日,烟草企业生产的高端手工雪茄产品里面也有我种的烟叶子。”说完,曾兵露出灿烂的笑容,并起身迈步走进烟田,继续他手中的活儿。

作者:王俊

标签: 板栗坪村 融为一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