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温度34摄氏度,紫外线持续偏强。”一大早,王树军看了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就带上望远镜、三脚架、照相机,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北京密云水库沿岸,开始他监测鸟类的一天。
“水面上有几只凤头鸊鷉,树梢上的是苍鹭,再往远处的那一片是红嘴鸥……”从2020年王树军成为密云区不老屯镇林业站的一名鸟类监测员开始,飞翔在这里的鸟类,让他爱上这份工作。
日复一日地观察鸟、记录鸟的栖息活动,王树军已经对不老屯地区的鸟类种类、活动线路和迁徙时间等如数家珍。王树军说:“密云水库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鸟越来越多,也吸引了很多鸟友前来拍照、观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密云水库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水生态状况保持良好水平。截至目前,库区周边已知鸟类220多种(含过境候鸟),而密云全区记录到的野生鸟类更是达到了406种。
一泓水引得万鸟来,鸟类是生态的“风向标”,更是密云区绿水青山的“代言人”。北京市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介绍,为守护好密云水库这个“无价之宝”,密云区始终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近年来,密云区完善了上游保水、护林保水、库区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科技保水、全民保水的“5+2”保水体系,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
经过不懈努力,密云水库实现了水量和水质“双提升”。2021年10月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5.79亿立方米,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持续保持高水位运行;水库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一泓水涵养一座城,碧波浩渺、水清岸绿,是密云靓丽的“颜值”,也是密云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密云区区长马新明介绍,近年来,密云不断深挖生态“富矿”,持续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在“两山”理论转化实践中,书写生态富民的生动答卷。
密云水库下游溪翁庄镇金叵罗村,王婧等四个海归女孩对它一见钟情。“到这第一件事就做了水样和土样检测,心心念念要创办的生态农场终于有了落脚之处。”王婧说。
近年来,凭借生态资源优势,金叵罗村已吸引40余名创客青年在村里扎根,成为返乡“新农人”。创客们的现代思维转变了村里的传统观念,金叵罗陆续涌现出移动咖啡吧、手工甜品店、窑烤面包房、星空露营地、共享小蓝车等数十种新业态、新场景,让慕名而来的游客直呼“很野又很潮”。
村民也在这场农旅融合中寻得了“致富经”。金叵罗村村民贾珍红说:“现在每天能卖400斤柴鸡蛋,一年有10多万元收入,相比以前实现了翻番。”村民与村里民宿、农场合作,形成了稳定的订单式销售。
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得益于密云好山好水的生态底色。守护好密云水库,打好“生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密云提出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
2023年,密云加速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形成区域规模发展效应。“把地球装进实验室”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并开放运行,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环境治理等国家需求;聚焦特色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和发展带建设,在今年4月召开的密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共签约18个战略投资项目,总金额超过百亿元。
“优美的生态是密云最鲜明的底色,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兰天介绍,密云在生态领域不断蓄能升级,开展一微克精细化治理示范项目,实施全市最严的水环境跨界断面考核,并通过发布全市首个环境保护禁止令,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深入开展“美丽岸线”“天鹅湖湿地”等生态工程,形成了天蓝、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
从数据看,密云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服务价值、森林蓄积量、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湿地面积等数据位居北京市之首,并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字号生态金名片,生态服务价值达到近千亿元。
作者:夏子麟
标签:
上一篇:江苏省徐州市刘集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说了算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解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原标题:文化出游热度,如何更好呵护核心阅
2023-08-15 15:54
原标题:暑期,让孩子爱上整本书阅读书无穷尽时,但惜夏日长。在这炎热
2023-08-15 15:58
原标题:咸阳职工文艺轻骑兵重点工程送欢乐通讯员张翟西滨张静赵文华工
2023-08-15 10:06
原标题:“面壁”苦修,让光彩再现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通讯员吕
2023-08-15 09:56
原标题:“齐兰古城”丝绸之路的传奇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吴铎思风,轻
2023-08-15 09:59
原标题:探秘稻作文明《寻古中国·稻谷记》开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
2023-08-14 17:59
原标题:北美票房:《芭比》勇夺北美周末票房四连冠中新社洛杉矶8月13
2023-08-14 16:04
原标题:《剧院魅影》中文版广州巡演结束,“魅影”刘令飞接受本报记者
2023-08-14 16:05
原标题:“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扬州中
2023-08-14 16:01
原标题:纪录片《大运河之歌》央视开播天津日报讯(记者张帆)近日,六
2023-08-14 15:56
原标题:本期开奖来啦!“打卡!宝藏博物馆”第三周获奖名单公布7月24
2023-08-14 16:04
原标题:大戏看北京(主题)8月14日-20日精品推荐(副题)●话剧北京人
2023-08-14 11:06
原标题:《遗落梦之境》《聊斋之黄九郎》《冲出麦田》入围“华语原创音
2023-08-14 11:00
原标题:沉浸音乐会《只此一梦》全国首演北京青年报记者王磊近日,由中
2023-08-14 10:53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王志江方寸之中钻研内画技艺(引题) 不断难为自己
2023-08-14 10:06
原标题:身兼导演和主演跟《钟馗嫁妹》铆上了(引题) 杨立新:排话剧
2023-08-14 09:57
原标题:“南麒北马”续佳话,一展“做派老生”风采文汇报记者王筱丽96
2023-08-14 09:59
原标题:源于日常的艺术,正热忱回馈生活中平凡的你我文汇报记者范昕流
2023-08-14 09:55
原标题:2400年前的“曾侯乙蒸牛肉”什么味道?(主题)央视《一馔千年
2023-08-14 10:04
原标题:探访凌家滩,叩问五千多年前的“智造”之谜0 15毫米——这是一
2023-08-14 08:57
原标题:内涵更深刻丰富场面更时尚动感(引题) 国产体育题材影片不断
2023-08-14 09:04
原标题:青海湖音乐节开幕人民日报西宁8月13日电(记者贾丰丰)近日,2
2023-08-14 08:57
原标题:网文IP改编为何频频翻车李梦馨眼下,网文IP已然成为影视改编的
2023-08-14 08:05
原标题: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非遗绝技引游人当日,为期15天的内蒙古伊金
2023-08-14 07:55
原标题:舞剧《西游》现代解读别开生面(引题) 王亚彬:不愿重复大家
2023-08-14 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