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系统梳理汉服历史和传统汉服款式 看汉服数千年变化

时间:2023-01-09 10:52:52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系统梳理汉服历史和传统汉服款式(引题)


(资料图片)

看汉服数千年变化(主题)

近日,曹喆所著的《汉服》正式出版。古人认为汉服起于黄帝,现在普遍认为汉服源自殷商时期。《汉服》从汉服的定义、发展演变、设计制作和审美应用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汉服》作者曹喆既有服装史的深厚基础,又有设计和绘画功底,此书图文结合,生动有趣,集知识性、实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对当下汉服热的健康发展有指导意义。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波 通讯员 张翎

《汉服》一书讲到,整个汉服发展过程有三种基本款式贯穿整个古代,分别是衣裳制、深衣制和袍服制。

第一种款式是衣裳制。如书中所述,史书皆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代刘熙撰《释名》解释衣裳:“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意思是说穿在上身的称为衣,人们依靠衣服抗拒寒暑;穿在下身的是裳,裳的作用是遮蔽。在很多古代文献中,衣裳是作为服装的总称来使用的。

大礼服往往都是衣裳制。如冕服,采用的是衣裳制,服装的款式和主体元素基本一样,不同朝代的冕服在冕冠、图案、尺寸以及颜色等细节上略有区别。士人在重要场合也上衣下裳。《礼记》记载有士人接受冠礼时头戴爵弁,穿纁(浅红色)裳。

周代至汉代的衣裳都是宽衣大袖,这也是汉服区别于胡服的主要特征之一。南北朝时胡汉文化交融,衣裳由收窄的款式,逐渐演变成为襦裙。襦是短上衣,袖子比较窄。裙子有很多款式,主要体现在裙裁片的量以及色彩、纹样变化。襦裙的使用延续至清代。

第二种是深衣制。《尔雅注疏》解释深衣为衣裳相连,也就是上衣和下裳在腰部缝合,上衣下裳是连在一起的,覆盖身体时显得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礼记·深衣》记叙了深衣制度。深衣用十二幅布缝制,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圆形袖子象征圆规,方形领子象征方正。背部中缝从上到脚后跟,象征直道。深衣下半部也称裳,裳的下缉象秤和秤砣,象征公平。所以《礼记》说:“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深衣开始使用的时间已不可考,可以确定周代已普遍使用深衣。春秋战国的深衣作为常服使用,也就是日常服装。楚国帛画上可以看到战国时期着深衣的形象。按照《礼记》所述,将领指挥作战时也穿深衣。

春秋战国至汉代都穿曲裾衣,门襟从领子开始绕身体缠裹,腰间用带固定住。曲裾衣的袖子和门襟都有宽的饰边。这种绕领称为“衿”。此时的袖子虽然肥大,不过在袖口处还是收拢的,即所谓的“琵琶袖”。袖身肥大处称为“袂”,袖口收紧处称为“袪”。

秦代始以深衣样式的袍作为朝服,汉代称之为襌衣,上衣和下裳在腰部缝合,衣身和袖子都很宽大。汉代从皇帝至小吏亦以襌衣作为朝服,深衣式的襌衣也是常服。文献记载汉代的朝服服色随五时色,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虽有五时朝服,实际上朝都穿黑色。深衣制度一直持续到明代,清代官方不再使用深衣制。

第三种是袍服制。《释名》说有袖口的为“袍”,无袖口的为“衫”。袍服实际是从胡服而来。袍服比较典型的特征是圆领、窄袖、合体。袍是从隋唐开始到清代使用最为广泛的服装。

隋代按照袍服颜色定了等级,唐朝时将等级做了更为细致的规定。唐代杜佑《通典》卷六十一记:“贞观四年制,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上绿,八品、九品以上青。”唐、宋的士人在圆领袍下摆贴一块布,称为襕袍。

不同朝代的圆领袍服款式有所差别,对服色和配套饰品的规定也不大一样,官民有明显差异。到了元代,官袍上开始使用胸背,胸背在明清两朝称为补子,也就是贴在前胸和后背的两块绣片,用图案标识官级。

除了上述所说三种汉服款式,还有一种衣裤搭配的方式。汉代以前的汉人穿的袴也叫胫衣,即包裹两腿的筒形服饰,后来发展成为开裆裤。裤实际也是从胡服演变而来。汉代出现了合裆裤,和现在的裤的款式相近。汉人普遍穿着袴褶服(上衣下裤)应始于南北朝,隋唐时期袴褶服是常用服装,也用于军服。汉人在正式场合穿裤时,多在外穿有袍或裙(裳)。劳动者在劳动时会将裤子穿在外边。

汉服除了上述款式,还有很多衍生款式,如唐代的短袖上衣,称为半袖或半臂,宋代的褙子、明代的比甲、清代的坎肩等都是可以穿在外面的衣服。

标签: 开始使用 春秋战国 十二个月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