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贝多芬像高山,勃拉姆斯如大海

时间:2023-01-06 11:36:50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贝多芬像高山,勃拉姆斯如大海

解放日报记者 陈俊珺

今年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诞辰190周年。


(相关资料图)

从去年末到新年伊始,他的经典之作回响于全球各大音乐厅,也回荡在听众的心中。

指挥家海丁克曾经说:贝多芬的音乐像高山,很雄伟,你能看到山的形状;勃拉姆斯的音乐则像大海,他会让你投入他的音乐世界,但你无法触摸到具体的形状。

背后站着那位巨人

1876年初冬,在德国小城卡尔斯鲁厄的一座音乐厅里,随着定音鼓有节奏地敲击,弦乐如潮水一般涌向台下的观众,人们屏气凝神,见证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

这是43岁的勃拉姆斯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尽管他此前已凭借《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等多部作品享誉欧洲,他的交响曲却“难产”多年。写下第一乐章的草稿时,勃拉姆斯还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从1855年到1876年,他用了整整21年一遍遍修改,反反复复推敲打磨。一旦写得不满意,他就会把作品烧掉。

“你不知道,写交响曲时,背后站着那位巨人是种什么滋味!”勃拉姆斯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那位巨人”不是别人,正是贝多芬。有一种声音始终在勃拉姆斯心头萦绕——不仅要追赶贝多芬,更要超越自我。贝多芬的音乐是指引他的明灯,也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他一心想写出一部能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并驾齐驱的作品。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的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作品无论从音乐形式还是精神气质上都与德国古典音乐的传统一脉相承,听众们欢呼:贝多芬后继有人了。很快,这部作品在维也纳、莱比锡、伦敦等当时的音乐文化重镇上演。德国指挥家、柏林爱乐乐团的奠基人冯·彪罗称其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

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的创作速度非常快,他仅用了4个月就谱写了属于自己的“田园交响曲”。此曲宁静、从容、自然,感人至深。50岁后,勃拉姆斯完成了粗犷雄浑、悲壮孤傲的《第三交响曲》,以及古雅严正的《第四交响曲》。

这四部交响曲都是世界交响曲史上的杰作。勃拉姆斯从贝多芬那里继承了对命运的思考,但他并没有向听众简单地重复贝多芬式的辉煌结论。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体现的更多的是人类生命意志的自觉与张扬,那勃拉姆斯则以一种更谦和的心境在感知和表现人类与命运以及天地万物的关系。在他的音乐中,命运似乎不是冷酷无情的敌人,而是人们与生俱来要与之相处的友人。

古典其面,浪漫其心

或许是巧合,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与勃拉姆斯(Brahms)三位德国作曲家名字的开头字母都是B,在乐坛上有“3B”之称,他们是德意志音乐最响亮的象征,横跨了巴洛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时代。

勃拉姆斯的人生经历看似很平淡,既没有莫扎特式的天才传奇,也没有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般强烈的个性特征。1833年5月,勃拉姆斯出生于德国汉堡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乐队的低音提琴手。他踏上音乐道路后不久便遇到了作曲家舒曼及其妻子——钢琴家克拉拉。在他们的提携与帮助下,勃拉姆斯很快就活跃于乐坛。1853年10月,舒曼在《新音乐时报》上发表了一篇乐评文章,称勃拉姆斯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音乐界从此认识了这位年仅20岁的新人。

有人说,很难从勃拉姆斯的音乐里听出他是门德尔松与舒曼之后出生的作曲家。在19世纪浪漫主义盛行的时代,勃拉姆斯是个例外,他将当时并不流行的回归古典的技法与浪漫的音乐内容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音乐道路。在勃拉姆斯的时代,浪漫主义作曲家将充沛的情感注入音乐之中。古典主义的音乐逻辑、章法布局等不断被充满个性的作曲家们的创新所突破。从小生活艰苦、内向孤僻的勃拉姆斯在标题音乐盛行的年代,坚持写着无标题的纯音乐。他相信只有面向过去,学习传统,才能开拓未来。在当时“一切向前看”的风潮中,他逆流而上,恪守着古典主义的音乐传统,现在看来,这样的坚守需要多大的勇气。

乐评人辛丰年曾经这样评价勃拉姆斯:“古典其面而浪漫其心”,一句话道出了勃拉姆斯音乐的复杂性,他在克制内敛中抒发着内心深处的感情,亦如他的人生。他的旋律看似守旧,坚持古典主义均衡、优雅、严格的曲式结构,但在精神内核上,无疑又是浪漫的。与同时代受人追捧的李斯特、柏辽兹、瓦格纳等人创造的绮丽的音乐奇观相比,他音乐中暗藏的情感更为成熟、克制。对他而言,音乐并不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情感抒发,而是人性深处的情感依托。

风雪夜归人的浪漫

勃拉姆斯有着德国人的内敛深沉,骨子里却是个纯粹、忧郁的诗人。在浪漫主义音乐盛行的时代,他如同一位孤独的风雪夜归人,独守着古典主义的余晖,在严谨精致中流露出炙热的情感。

为了庆祝朋友家新生的孩子,勃拉姆斯创作了《摇篮曲》,优雅宁静的旋律寄托着他对母亲的浓浓思念,明亮柔和的音符穿越了几个世纪,至今仍然充满着温暖的力量。

勃拉姆斯的浪漫好比一个人走在风雪夜,与黑暗、寒冷为伍,却心向光明与温暖,让人在孤独寂寥的身影中感受他心底纯粹的坚守与热爱。在《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中,他用古典主义的旧瓶盛装新酒,用节奏紧凑的乐句、丰富的大型和弦,点缀以华彩式装饰音,呈现出一曲具有浪漫气质的音乐,让人随着音乐起伏感受他的激情与幻想。

除了著名的4部交响曲,勃拉姆斯留给后人的音乐是非常多样的:富有个性的钢琴独奏曲、华丽的钢琴协奏曲、精巧的室内乐以及质朴如民谣的艺术歌曲,他似乎既可严肃得拒人于千里之外,也可亲切如老友。

《匈牙利舞曲》堪称跨越几个世纪的“神曲”,从19世纪的欧洲小酒馆和贵族客厅到卓别林的电影,乃至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都能听到《匈牙利舞曲》的旋律。起初,勃拉姆斯从匈牙利小提琴家雷梅尼那里了解了匈牙利的民族音乐风格,于是在茶余饭后随手写了几首小曲送给朋友。曲子受欢迎的程度远超出他的预料。在朋友们的请求下,他先后创作了21首《匈牙利舞曲》,并分4册出版。这套作品被音乐家们争相改编成小提琴、钢琴、管弦乐等各种版本,并流传至今。

雾霭中的神殿

勃拉姆斯去世后,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这样形容他心中的勃拉姆斯:“一处被雾霭和云翳遮掩着的境界,在那里我们能发现古老教堂的遗迹像希腊神殿一样伫立,这就是勃拉姆斯。”

很多人初听勃拉姆斯的作品时可能会觉得有一些距离感,有时候很难说清楚他的某段音乐究竟是忧郁还是暗藏喜悦。他的旋律总是含蓄、缠绕,好像在带着听众绕着圈圈看风景。比如勃拉姆斯的《单簧管五重奏》就是这样一首表面平静,但内心充满波澜的作品。在弦乐与单簧管的精妙配合中,音乐层层展开,仿佛透过一层又一层窗户眺望远处的风景。

勃拉姆斯留给后人的是那个略微发福、蓄着大胡子的形象,其实他年轻时并不胖,是一个健硕帅气的男孩,去舒曼家做客时,他做引体向上、倒立、空翻,让孩子们目瞪口呆。早年的勃拉姆斯英姿勃发,音乐却写得非常沉重。晚年的他身体发福,音乐却写得非常轻盈。比如《第一钢琴协奏曲》的一开头似乎愁云惨淡,阴云密布,气势压人,他晚年所写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却很自由,几个轻柔的散音马上让人进入一个温柔的世界。写于晚期的《第二弦乐五重奏》同样如此,第一乐章就神采奕奕,让人感觉阳光明媚。晚年的勃拉姆斯回归了最真实、最自我的时刻——乐而不淫,哀而不怨。

有人评价勃拉姆斯是古典的浪漫派,也有人认为他是浪漫的古典派,或者说是表面的保守派和实质上的革新派。对普通听众而言,他属于什么派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百余年后我们依然能在他的音乐中得到如大海般深沉的抚慰与力量。

标签: 古典主义 勃拉姆斯 浪漫主义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