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暑期档多部影片上演票房逆袭
本报记者 王金跃
暑期档电影市场火热,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7月份总票房达87亿元,创中国影史7月份票房新纪录。其中,《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等影片更是接连上演票房和口碑的逆袭好戏,题材类型创新也受到观众好评。可以说,创新精神和口碑效应是引爆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的“引擎”。
(资料图片)
票房逆袭好戏连番上演
“今年暑期档太火了,最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这么多部影片上演了票房逆袭。”影城经理陈军感慨道。
暑期档开始,先是悬疑片《消失的她》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匹票房黑马。在该片的巨大压力下,王宝强执导的电影《八角笼中》7月6日公映,当日票房6454万元,低于《消失的她》的9045万元。但到了第二天,《八角笼中》就出现了逆袭,以当日1.35亿元的票房反超《消失的她》。
值得一提的是,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7月7日上映,该片首日排片占比只有17.9%。但到了7月11日,该片也实现了票房逆袭,以当日4340万元票房,超过了《消失的她》,仅次于《八角笼中》。之后,《长安三万里》的口碑持续发酵,票房节节攀升,目前总票房已超过16亿元,让人惊叹。
同样逆袭的还有7月20日公映的《封神第一部》。该片上映首日排片量只有17.8%,当天仅取得4911万元票房。次日,由沈腾、艾伦主演的喜剧片《超能一家人》公映,以36.8%的排片量占据绝对优势,《封神第一部》处境非常不利。但由于《超能一家人》的口碑迅速崩塌,《封神第一部》在7月23日就实现了逆袭,以当日1.3亿元的票房占据首位。此后,该片牢牢占据当日票房首位,直到昨天《巨齿鲨2:深渊》公映才易位。
创新品质助力影片逆袭
“这个暑期档之所以这么火热,说到底是影片质量够硬,类型有新意,文化有眼界,传播有热度。一言以蔽之,合乎观众的口味要求及预期。”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分析道。
“热门影片逆袭的背后,是中国电影创作者强大的创新意识和服务精神。”电影市场研究专家蒋勇这样告诉记者。他拿《八角笼中》举例,该片改编自真实的“波恩格斗事件”,但创作者在改编故事时,并没有将故事一味往格斗比赛上引,而是将重点放在影片的现实性上,“《八角笼中》像是《我不是药神》和《摔跤吧!爸爸》的结合体,影片讲的是我们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能遇到的困境,有了这个现实基础,王宝强就拿到了胜利的钥匙。”
蒋勇认为,《长安三万里》的创新精神也非常强大。“以往我们看到的传记片如《莫扎特》《梵高》等,都是单人传记片,而《长安三万里》采用的是李白和高适两人拍档传记片,这就很少见。再加上动画片的形式,在以前几乎没有出现过。而该片的片长为168分钟,在动画片中更是稀罕。”
《封神第一部》的创新精神让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印象深刻。乌尔善导演九年磨一剑,采用了“三部曲”套拍的方式,来呈现三千年前“商周之战”对于后来华夏文明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封神第一部》切实做到了守正创新。所谓‘守正’,就是艺术化地展现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所谓‘创新’,就是用新的数字技术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这也是影片成功的两大支柱。”徐粤春说。
口碑传播效应越来越重要
“通过今年暑期档影片的逆袭现象可以发现,影片的口碑传播效应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蒋勇分析道。
不管是《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还是《封神第一部》,除了有过硬的影片质量外,这些影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社会话题性都非常足,能够充分调动起观众的讨论热情和参与度,让影片口碑不断发酵。
王宝强为了拍摄《八角笼中》苦熬六年的励志精神,感动了很多观众。而《长安三万里》公映后,片中48首唐诗很快成了影片的宣传重点,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宣传效果。
在蒋勇看来,《封神第一部》公映当日,情况非常不妙。但片方及时采用了各种宣传手段,尤其是将影片最后彩蛋中出现的“闻太师苦战多年从北海归来的片段”放出来后,很快点燃了网友们的兴趣,“因为在第二部影片中,神仙大战终于要出现了。”
这个暑期档多部影片票房逆袭的现象,也给未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提供了范本和思考。左衡认为,未来电影工作者既要继续夯实电影的工业化、类型化和文化厚度,又要着眼电影未来的技术标准、未来的文化形态、未来的美学趣味,追求最大公约数的观众群体。“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不断培育、发掘中国电影的新力量,发挥创新精神,把最有创造力的青年人才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
标签:
上一篇:音乐剧《北京故事》唱出中年女性人生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暑期档多部影片上演票房逆袭本报记者王金跃暑期档电影市场火热
2023-08-05 10:57
原标题:音乐剧《北京故事》唱出中年女性人生北京日报讯(记者王润)昨
2023-08-05 11:04
原标题:智慧快餐上海郑辛遥人生最大的消耗是自然。老人言:手再大,难
2023-08-05 09:06
原标题:开心果北京赵春青图左一为有求必应图左二为——不要叫舅舅,叫
2023-08-05 08:54
原标题:穿着三层“衣服”的芭比禅宗有指月之喻,以“月”喻宇宙真相,
2023-08-05 06:03
原标题:如何更懂“百年身、千秋笔”的中国戏?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
2023-08-05 05:53
原标题:工人的画(第1749期)新行头旧“官”念吉林孙德民——今天开会
2023-08-05 05:59
原标题:国外漫画赏析【英国】罗兰德这位减肥的太太在运动器械上全神贯
2023-08-05 06:03
【作品广议】原标题:有请包大人肖承森“包大人开诊所了”,这话怎么听
2023-08-05 05:54
原标题:90后95后占比60%(引题)网络新晋“白金大神”作家出炉(主题
2023-08-04 16:04
原标题:乐见大鹏的成熟,也怀念他以前的自恋电影《热烈》是导演大鹏今
2023-08-04 16:06
原标题:第四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颁奖(引题)《凉州十八拍》《白洋淀上
2023-08-04 15:55
原标题:托起明日的太阳(引题)从文化场馆“暑托”走俏说起(主题)新
2023-08-04 15:55
原标题:一场舞蹈盛会何以展示开放包容的新疆?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4日电
2023-08-04 15:56
原标题:倪大红:回归对舞台的敬畏与热爱(主题)以色列国宝级话剧《安
2023-08-04 14:56
原标题:“越剧梅花奖星光荟萃”在港上演8月3日,演员在演出越剧经典剧
2023-08-04 15:02
原标题:为爱所《热烈》是我的倔强最近,电影《热烈》很热。在盛夏的极
2023-08-04 15:01
原标题:形象化的孔子编年史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我国春秋末期
2023-08-04 15:07
原标题:小小讲解员上岗科普科研人员揭秘幕后故事(引题)国家自然博物
2023-08-04 15:06
原标题:李思遥和他的“遥剧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梦想不再遥不可
2023-08-04 13:57
原标题:以色列:古代“盛宴”特展8月2日,参观者在位于西耶路撒冷的以
2023-08-04 14:03
原标题:万玛才旦之后,新一代藏族导演正在崛起近几年来,藏地影像在国
2023-08-04 14:03
原标题:《巨齿鲨2:深渊》首映(引题)“吴京可以跟奥特曼一战”(主题
2023-08-04 13:57
原标题:循迹商代中期都城:这座三千多年前的城市有哪些秘密?中新网安
2023-08-04 13:55
“文艺创作谈”原标题:“她故事”的温婉力量人生如一场漫长的旅途,免
2023-08-04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