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李思遥和他的“遥剧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让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银川8月3日电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从只有90平方米、50个观众席、一块黑板当门头的工作室,到成为宁夏存活时间最久、原创演出制作最多的独立民营剧场,再到受邀参加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今年31岁的银川戏剧青年李思遥,用11年的坚守创造了许多奇迹。
李思遥演出现场。中新社记者 李佩珊 摄
8月3日,在银川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策划举办的“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与“文艺两新”面对面系列媒体见面会第一季第一期活动中,李思遥与观众见面,分享他的生活与戏剧梦想。
和许多独立戏剧人一样,李思遥时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在银川做剧场?
在常人眼中,戏剧与银川很难搭上边界。这里地处西北内陆,这里的人如同黄河、沙漠一样豪爽,习惯了秦腔一样“粗犷”的表达,剧场演出于他们而言,陌生而又遥远。“正是因为如此,比起其他城市,这里更需要戏剧。”李思遥坦言,作为土生土长的银川人,他想留住与吸引更多和他一样热爱戏剧的家乡人,“我想探索和营造一种社交文化,以戏剧为依托,将线上社交引流到线下,让大家不再是酒搭子、饭搭子,也能是戏剧搭子、艺术搭子、文艺搭子,让戏剧成为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方式。”
在李思遥的探索下,以他名字命名的“遥剧场”诞生了。他把自己的童年经历和生活经历搬上舞台,当起编剧、导演、老师,探索实验话剧、儿童剧、偶剧、环境戏剧、沉浸式戏剧等多种类型戏剧,创作出了《我从未对你诉说》《如果相遇是一条河》等经典剧目,收获了许多鲜花与掌声。
李思遥及“遥剧场”工作人员。中新社记者 李佩珊 摄
可这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在鲜花与掌声背后,有太多的艰难时光。最难的时候,李思遥靠刷信用卡排戏,票房收入完全不足以支付场租和团队工资。眼看着和他一样在银川开剧场的同行陆续选择退出,他逐渐变得迷茫。
“我以前总是喜欢问别人这样对吗?这样好吗?我总想去讨好观众,后来才发觉应该多问问自己,问问自己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李思遥说,“让我能坚持走到今天的,是对戏剧的热爱,更是在银川这个大家不看好的城市里探索艺术空间的一种坚守。”
让李思遥“大火一把”的当属他的原创音乐剧场人偶剧《奶奶的诗》。在《奶奶的诗》中,李思遥第一次将人偶剧这种西方艺术形式引入银川,以奶奶为孙子制作的布偶在奶奶的思念中“活了起来”为故事背景,演绎了在空荡的房间里,布偶与奶奶发生的一系列有趣、有爱故事。该剧不仅在全国巡演超过30场,覆盖观众近万名,还获选2021年度银川市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奖励、2022年度宁夏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2022年,李思遥还带着《奶奶的诗》,受邀参加了中国国家话剧院第七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
《奶奶的诗》让许多观众认识了李思遥,也接受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戏剧的演出方式。李思瑶坦言,曾经谈起艺术,大家总是冠以“阳春白雪”之名。“其实艺术不只存在于高大上的剧院、华美恢弘的建筑里,也不一定要有宏大的背景、叙事、音乐,它可以是一日三餐、一年四季,没有高门槛,可以离生活很近。”他说。
11年的坚守与一腔热爱,让李思遥和“遥剧场”不断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艺术爱好者,“遥剧场”甚至成为银川文艺地标,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点。而最让李思遥骄傲的,则是他和他的“遥剧场”成了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案例。“有位石油工人辞职来到了剧场发展,还有一个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成功考取了戏剧学院的研究生。他们都曾是我的观众,也都是喜剧爱好者,更是向下扎根和向上生长的最好展现,这也是我想传递的一种希望。”李思遥说。
“有人说,建筑可以让一个城市变得更大,而剧场会让城市变得更伟大。我希望我的剧场是一盏灯,照亮热爱戏剧的同行人。我也希望这里能时常上演生活美学,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我更希望这里成为造梦空间,期盼更多人走上职业戏剧路。”憧憬未来,李思遥还有很多话想说……
标签:
上一篇:以色列:古代“盛宴”特展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李思遥和他的“遥剧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梦想不再遥不可
2023-08-04 13:57
原标题:以色列:古代“盛宴”特展8月2日,参观者在位于西耶路撒冷的以
2023-08-04 14:03
原标题:万玛才旦之后,新一代藏族导演正在崛起近几年来,藏地影像在国
2023-08-04 14:03
原标题:《巨齿鲨2:深渊》首映(引题)“吴京可以跟奥特曼一战”(主题
2023-08-04 13:57
原标题:循迹商代中期都城:这座三千多年前的城市有哪些秘密?中新网安
2023-08-04 13:55
“文艺创作谈”原标题:“她故事”的温婉力量人生如一场漫长的旅途,免
2023-08-04 11:57
原标题:相聚到永久风雨并肩走(主题)——探寻东博会会歌的创作故事(
2023-08-04 11:59
原标题:期待最高却票房口碑双失利,以为是“烂片”观众却自发救票房(
2023-08-04 12:06
原标题:北京儿艺推出“北京丫丫”成长三部曲(引题)儿童剧尝试“马拉
2023-08-04 11:53
原标题:《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展现生命之美北京日报讯(记者袁云儿)“
2023-08-04 12:01
原标题:长篇小说《麒麟》:在历史缝隙中的考索与虚构中新网北京8月3日
2023-08-04 10:57
原标题:方寸中的成语典故(主题)——品赏《成语典故(三)》特种邮票
2023-08-04 11:04
原标题:《钟鼓楼下》京味儿浓《钟鼓楼下》是北京作家金少凡的又一部京
2023-08-04 10:55
原标题:黄河流域图书馆联合发展体在陕西神木成立中新网陕西神木8月4日
2023-08-04 11:06
原标题:走进神垕老街感受钧瓷文化8月3日,游人在神垕老街游览拍照。河
2023-08-04 10:57
原标题:昌都考古调查乃普石窟尚属西藏迄今唯一功能明确灵塔窟中新社拉
2023-08-04 09:53
原标题:“博物馆热”值得被珍视定闹钟抢票、多个设备同时抢票、不停刷
2023-08-04 09:58
原标题:以身躯作笔,以辛酸作墨(主题)杜甫的集大成是如何形成的(之
2023-08-04 10:02
原标题: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发布终极预告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记
2023-08-04 10:05
原标题:2023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全国推选活动启幕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
2023-08-04 09:59
“新语”原标题:“网红”音乐节用心方能“长红”和朋友一起参加一场音
2023-08-04 09:04
原标题:《非遗里的中国·新疆篇》开机人民日报乌鲁木齐8月3日电(记者
2023-08-04 08:54
原标题:中国科幻小说扬帆出海2023年7月6日晚,国际科幻文学界的“诺贝
2023-08-04 08:57
原标题:中图网仓库被淹爱书网友留言让人泪目在电子阅读流行的网络时代
2023-08-04 08:53
原标题:(八闽千姿)“华夏绝艺”建瓯挑幡何以成为“民间使者”?中新
2023-08-04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