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在新房装修结束后,会选择将新房空置通风数个月来去除新房的异味,但是有一个难题困扰着很多家庭,那就是新房装修完后具体要通风几个月才可安全入住?
图源:soogif
有些家庭通风一个月就入住了,房间空气清新无异味,也有些家庭苦等半年、甚至一年后入住,房内还是能闻到一股淡淡的刺鼻异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些刺激异味的到底是什么?来自房间的哪些角落?怎么有效地去除?
01
从甲醛到挥发性
有机污染物大家族
新房装修,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甲醛。
甲醛常作为胶粘剂、印染助剂、农药、工程塑料的生产原料应用于多个领域,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还原性,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Ⅰ类致癌物。
此外,甲醛属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其沸点为-19.5℃,常温下甲醛极易挥发,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图源:摄图网
除了甲醛外,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家族(TVOC)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包括烃、醛、酮、醇、醚等几大类。而室内典型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乙醛、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并芘。
TVOC、甲醛、甲苯、二甲苯、苯浓度和耗氧量是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指标,做过相关检测的朋友们肯定不陌生。
通常来说,新房中如果出现刺鼻气味,长时间停留出现咳嗽、头晕、恶心和皮肤过敏等症状,那多半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惹的祸。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图源:certifiediaqpros
02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害你有多深?
绝大部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部分具有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
短期效应来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会刺激眼睛、皮肤以及咽喉,导致咳嗽、皮肤过敏、头晕、甚至肺部和支气管炎症发生。
长期效应来看,会引起脏器(肺、肝脏、心脏)、皮肤、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损伤,严重的会引起癌变。
以甲醛危害为例,甲醛分子的空间位阻小,所带羰基官能团较活泼,不仅可以通过 DNA加合和交联诱导DNA损伤形成,还可通过加合和交联导致修复的酶或蛋白失活或功能紊乱,在蛋白质和DNA分子之间形成亚甲基桥,导致基因突变等,进而诱导肿瘤的发生。
孕妇和儿童由于甲醛而患上白血病的案例屡见不鲜。胎儿和儿童均处于发育旺盛期,细胞生长发育非常活跃,长期暴露于甲醛环境中,容易在DNA复制或 DNA 控制蛋白合成过程中产生癌细胞,从这个层面分析,甲醛对孕妇及儿童的危害更大。
甲醛遗传毒性
图源: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DNA交联和加和过程 图源:Cell
03
隐秘的角落有危险
新房装修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到底来自哪些地方呢?
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主要存在于各种溶剂、黏合剂等化工产品,我们可以简单把这些室内污染物来源分为三类,室内装饰材料源、室内家具源和建筑材料源。
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等都存在甲醛、苯系物超标的可能性;建筑材料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来自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而室内家具中以木制家具本身及其粘结剂和涂料的污染物释放最为严重,包括木制书柜、橱柜、衣柜和桌椅等。
因此,通常来说卧室和书房是装修后污染物最容易积累的区域,需要大家重点关注。
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释放源 图源:板材网
04
赶走“毒气”,一家轻松
到底怎样减少室内挥发性有机物呢?
首先是通风,该方法经济有效、简单易操作。在不考虑时间成本的情况下,自然通风就可以解决绝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情况。
但一些污染物,如甲醛的释放周期可达三年以上,长时间闲置房子显然不现实,因此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风机或者新风系统加快通风效率。
图源:摄图网
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温度越高,污染物挥发量大,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效果较好。从季节上看,夏天较冬天通风效果好,白天较夜间通风效果好。当然也可以先通过开启供暖设备并关闭门窗提高室内温度,一段时间后结合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快速稀释室内污染物。
其次是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来源,避免污染物进入环境,或者利用隔离设备在污染物传播过程中切断污染物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
在对客厅和居室的墙面进行装饰时,应尽量减少使用人造板材做护墙板;尽量减少使用刨花板、硬木胶合板、中强度密度板等装饰板铺设地板,当无可避免时可使用人造板材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在锯口处涂抹涂料使其高度固化;减少油性涂料的使用,在保证颜色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使用水性漆等环保涂料;使用环保家具,尤其是木制家具,推荐使用E0或者E1级环保标准材料家具。
如果无法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并且又需要尽快入住的小伙伴们就需要通过空气净化技术来快速降低污染物。专属净化仪器将居室内待净化空气收集净化后再让气体重新回到室内或直接排至室外。
净化器一般包括静电式、吸附式、纳米光催化或者几种形式结合,其中吸附式最为常用,主要以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但要提到的是净化器的使用应适当,并及时更换吸附/催化材料,避免二次污染(臭氧释放和污染物脱附)。
当前市面上也有许多通过光触媒或者生物酶的喷雾净化剂来降低室内污染物,短期内可以起到有效降解污染物的目的,但装修材料中甲醛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释放周期通常较长,长期来看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最后是室内植物净化。绿色植物净化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方法。相关研究表明,能够较好地吸收如甲醛、苯等室内污染物的植株有吊兰、虎皮兰、芦荟、绿萝、虎尾兰、垂叶榕、孔雀竹芋等,但切记这种方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代替上述任何一种方法。
吊兰 图源:摄图网
此外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是污染物叠加效应,虽然单个家具、一定面积的装修材料是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但是量和面积的累加会导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释放量极大地增加,所以不要认为使用的是环保家具和装修材料,污染物浓度就可以达标。
第二是供暖设备的使用会促使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大量释放,所以新房装修后冬季供暖期间一定要注意通风。
第三,除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之外,颗粒污染物及其他气态污染物也是造成室内污染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氨和放射元素氡。
参考文献:
[1] 赵晖,王地,于萍,吴思思,王营,王志霞.建筑环境中甲醛毒性的早期生物效应[J].建筑科学,2011,27(11):64-67.
[2] 孙婷,刘凤娟.室内甲醛污染治理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生态学,2021,3(08):91-95.
[3] 兰美晨,侯迟.室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与防治[J].河南科技,2022,41(05):120-123.
[4] Nathan H. Chen, Karrera Y. Djoko, Frédéric J. Veyrier, Alastair G. McEwan, Formaldehyde Stress Responses in Bacterial Pathogens,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6, 7 https://doi.org/10.3389/fmicb.2016.00257.
作者:环保菌
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
责编:咕噜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人生之路(引题)青春美学,叩问自我与时代(主题)央视在播的《人生之路》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感,剧中人物的青春时光相遇了中国改革开
2023-04-06 09:43
原标题:北京工业遗产建筑活化利用再添新范例——(引题)窑火重燃(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潘福达永定河畔,西山脚下。位于门头沟区琉璃渠村的原
2023-04-06 08:48
原标题:《不止不休》的力量(主题)——青年导演王晶谈影片创作(副题)天津日报记者张钢新片《不止不休》上映后,当即在网上形成热议,并在
2023-04-06 08:43
原标题:甘肃榆中:千年古镇上演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城隍出府”中新网兰州4月5日电(田鹏鹤安方江)城隍出府、青城小调、秧歌表演……清明期间
2023-04-06 08:50
原标题:B站UP主发起停更潮?记者采访发现,内容品质、创作生态、激励机制都面临新问题(引题)面对大流量,众多平台都在吸引UP主发布视频(主
2023-04-06 08:36
原标题:半熟的爱情:“写实派”恋综突出重围进入2023年,恋综市场依然热闹。与过往的同质化内容不同,如今的恋综已然有了百花齐放的态势——
2023-04-06 08:39
原标题:赣州于都:《长征第一渡》致敬英烈专场迎来“特殊观众”4月4日晚,在赣州于都长征大剧院,大型文旅史诗舞台剧《长征第一渡》推出致敬
2023-04-06 07:51
原标题:清明时节茅山会船4月5日,各式船只在茅山西大河参加茅山会船(无人机照片)。当日是清明节,江苏省兴化市举行茅山会船盛会,船只和选
2023-04-06 07:36
“文化市场新观察”原标题:海口市加快文艺演出市场与旅游消费深度融合(引题)滨海之城吹起文艺风(主题)人民日报记者周亚军 核心阅读蓝天
2023-04-06 07:39
原标题:美术馆里度假期4月5日,观众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参观。清明假期,不少市民来到郑州美术馆新馆参观,感受艺术魅力。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4月
2023-04-06 07:44
原标题:亦节亦气风景清明人民日报记者孟扬曹怡晴“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清明。《论语·学而》里说:“慎终追远,
2023-04-06 05:36
原标题:漫步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人们被“一门父子三词客”的优良家风深深打动——(引题)胜迹古祠堂千载永流芳(主题)人民日报记者王永战
2023-04-05 22:43
原标题:形式“新”起来清明节俗“传”下去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徐嘉伟仲春暮春之交,又是一年清明。作为节气,清明是时令的标志,是古时指导农
2023-04-05 08:56
原标题: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公示记者从财政部获悉,按照《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
2023-04-05 06:49
原标题:民族歌剧《侨批》南粤曲风韵味足北京晚报讯(记者韩轩)昨天起,珠海演艺集团民族歌剧《侨批》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演绎了由一封侨
2023-04-04 22:35
原标题:改编自马伯庸七十万字原著,剧版《两京十五日》即将来穗演出用中式美学呈现大运河上的快意恩仇文 羊城晚报记者艾修煜4月14日至15日,
2023-04-04 15:45
原标题:大栅栏小书店北京晚报记者张骜文武亦彬摄来过大栅栏的人,都会对商业街的老字号印象深刻,瑞蚨祥、马聚源、谦祥益、内联升……随便一
2023-04-04 15:43
原标题:“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开幕(主题)国家大剧院向孩子们敞开艺术大门(副题)北京晚报讯(记者高倩李祺瑶)“大家觉得丰收是什么感
2023-04-04 15:40
原标题:【寻味中华|饮食】清明寒食吃青团,品尝新绿江南春编者按:探求中华文化当代魅力,体味中国风物悠远意蕴。即日起,中新社“寻味中华
2023-04-04 13:57
原标题:成龙拍《龙马精神》致敬龙虎武师北京日报讯(记者袁云儿)电影《龙马精神》日前在京举行首映礼,该片由杨子执导,成龙、刘浩存、郭麒
2023-04-04 10:47
原标题:南中轴旁海派弄堂泰安里焕新迎客(主题)西城又有9处文物找到专属“管家”(副题)北京日报记者张骜在遍地胡同的北京西城,有一条海派
2023-04-04 09:52
原标题:本市推出39项清明文化活动(主题)邀市民到博物馆感受传统缅怀先辈(副题)北京日报讯(记者李祺瑶)射柳、绘纸鸢,体验清明习俗;以
2023-04-04 09:46
原标题:科技赋能让博物馆数字可感、更接地气中国文化报记者连晓芳科技创新是文物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
2023-04-04 09:38
原标题:河北馆陶发现118页清朝时期家谱最早距今203年记者赵鸿宇记者获悉,河北省馆陶县文保人员近日在该县柴堡镇东刘庄村发现了118页《闫氏家
2023-04-04 08:32
原标题:西藏文物考古取得系列重要新发现和新成果新华社拉萨4月3日电(记者春拉、刘洲鹏)记者从3日举行的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上获
2023-04-04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