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人类和一只黑猩猩站在一起,最显著的区别大概是人类没有黑猩猩那一头一身亮丽的黑色毛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无论是猩猩还是猫狗、牛羊,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有着一身厚实的毛发。
或许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它们有,人类才会对这些毛茸茸的动物充满了好感。
当然,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有一身傲人的皮毛,除了我们人类自己,鲸鱼、大象、犀牛、河马等动物身上的毛发也十分稀疏,乃至没有。
为什么同为动物,有的长毛有的秃?
01
为什么有的动物秃,
有的却毛发旺盛?
对于各种毛发没那么旺盛的动物来说,脱毛都是有原因的。在自然界中,这种自主选择的秃,能够带来很显著的优势。
比如大象因为褪去了浓密的毛发,可以更好地适应炎热的气温,而没有湿哒哒的毛发阻挡。
海中的哺乳动物们,比如海牛、儒艮们也可以更好地在水中游动。
这种适应性的演变,让动物们能在自己的环境中过得更好、更舒适。
没那么常见的裸鼹鼠,也是每天顶着肉粉色的皮肤在地上钻来钻去,表面剩下的几根毛发显得可怜又猥琐。它们秃的原因也相当简单——不需要。
裸鼹终身生长在地下,对于它们来说地下高度狭窄、缺氧的环境就是最舒适的家。
因为地下的环境稳定,裸鼹们自然也不需要面对像地上那样时而刮风,时而暴晒带来的温度变化,对于它们来说毛发最重要的保温功能是无用的,不长毛反而更省能量,久而久之,“秃”就成了族群主流。
当然,地下的环境也不是处处都很友好。
至少地下的小虫子是不少,而社会性生活的裸鼹们很容易彼此传递寄生虫,那可真是一遭遭一窝呀。
因此,秃也能让它们更好地解决自己身体表面的寄生虫问题,防止霍霍整个族群。
毕竟它们视力真的不太好,如果还需要在茂密的毛发中一点点找虫子,那可是真的是难为死“鼠鼠”我啦!
02
我们为什么这么“秃”?
说到这里,其实人类秃的原因和鼠鼠们也有点类似——我们既不需要浓密的毛发保温,也希望皮肤更光裸方便清洁。
不过人类不需要毛发保温的原因是我们不仅学会了用火取暖,还学会了制作衣服。
比起一年四季一成不变的毛发,可以灵活变动的衣物简直不要太方便呀。
当然,秃并不仅仅能够提高生存能力,还能提高在婚恋市场的竞争能力呢。
比如生活在南美洲的赤秃猴雄性们,就靠着一张又秃又红像个大灯笼的脸庞,获得了一众雌性的喜爱。
对于赤秃猴们来说,秃和红都意味着雄性的身体素质好,非常适合一起生小猴子。
不过赤秃猴是一年四季都又秃又红,一些其他猴则是间歇性的秃。
比如颇具艺术感的狮尾狒,到了发情期,红肿的皮肤就会在它们的胸前塑造出一个奇特的图案,远远看去简直像一个巨大的红色箭头在疯狂暗示:“我身体好,当然是选我啊!”
这个奇怪的结构其实叫做性肿皮(sex swelling),这是局部充血造成的,在许多猿、猴中都挺常见的,只不过位置没有像在头部或者胸部这么奇葩罢了。
比如山魈,就是“秃”在屁屁上,每到繁殖季节雌性山魈们都会顶着一个如同红苹果一样的屁屁满树爬,向异性散发独特的魅力。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红得像猴子屁股一样,大概就是观察到了这个现象而总结出来的吧!
当然,这种用秃来彰显自身体质的事儿,不光光是猴哥们的专属。鸟类在以秃取胜这件事情上,同样很有表现欲。
看起来优雅美丽的丹顶鹤本鹤就是个正儿八经的秃顶,它们的“丹顶”实际上正是裸露出来的皮肤呈现出来的鲜红色。
这块皮肤不仅红亮,还长满了肉突状疣粒,仔细看的话真的一点儿都不美好。
对于丹顶鹤来说,秃顶面积越大,越红亮身体也就越好,自然能够纵横情场,吸引心仪雌鸟共舞。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此处再次cue到人类,其实人类光裸的皮肤也有着同样的功能。
虽然人类的皮肤不会发红,但是光裸的皮肤可以更好地展示健康的状态,没有寄生虫也没有伤口;
在原始人的时代,这可是相当重要的婚恋资本呀!
因此,久而久之的,更“秃”的基因也就流传下来,成为了人类的主流。
作者|雪梨
审核|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标签:
上一篇:本轮甲流高峰过去了吗?多家医院医生:基本过去! 焦点速讯
下一篇:睡眠姿势有讲究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大鹏率《保你平安》剧组来蓉路演“这部电影就是我们对待谣言的态度”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周琴综合正观新闻“年度高分喜剧”《保你
2023-03-21 15:51
原标题:当传统艺术成为“综艺”“文创”,可还相看俨然?文汇报记者柳青“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回归,首周末的两台演出《牡丹亭·音乐传奇—
2023-03-21 14:42
原标题:“太热象限”巡演连唱两天王以太艾热再现说唱魅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徐语杨“尽管都清楚时间教人坚强,光阴的马车请你Driveslow(
2023-03-21 14:32
原标题:“90后”曹鹏圆梦(引题)“星星的孩子”首登“上海之春”舞台(主题)新民晚报记者朱渊前天,宛平剧院因为一场“爱在春天”的交响音
2023-03-21 14:45
原标题:靠复仇剧拿回“荣耀”宋慧乔打了一场“翻身仗”韩剧《黑暗荣耀》从2022年末开播即成为网飞全球榜排名第五的剧集,到如今《黑暗荣耀》
2023-03-21 14:35
原标题:守正传统传承武艺(引题)荔湾再现粤剧祖师华光诞巡游(主题)羊城晚报讯记者马思泳、通讯员荔宣报道:因疫情去年停办的粤剧祖师华光
2023-03-21 14:43
原标题:《唐宋八大家文学课》出版发行:从文学看文化从文化见文明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高凯)日前,由《国家人文历史》编著的《唐宋八大
2023-03-21 13:37
原标题:春分|生活明朗,万物可爱“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3月21日5时24分我们迎来春分节气。桃花红了,杏花白了,杨柳青了,在
2023-03-21 13:43
原标题:古装剧仍占“大头”,刑侦、悬疑、现实题材热度提升(引题)今年香港国际影视展国产IP出海成焦点(主题)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第27届香
2023-03-21 13:56
原标题:新势力唱响春之声新民晚报记者朱渊是谁,掀起了“上海之春”首波浪潮?昨天是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第二日,“春”之舞台
2023-03-21 13:47
原标题:配音“塌房”影视“失声”?演员也该为角色开口了!近日,某配音工作室发布公告称,公司内外多名配音演员涉嫌刑事案件,一时掀起热议
2023-03-21 13:38
原标题:香港林村:追溯悠远记忆,赓续文化基因新华社香港3月19日电(记者梁文佳)在7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位于香港新界大埔的林村深深积淀着
2023-03-21 10:35
原标题:以“悬疑”探讨人性、情感与社会话题(引题)迷雾剧场第三年:让悬疑剧向深度和广度开掘(主题)北京青年报记者杨文杰 3月16日,爱
2023-03-21 10:38
原标题: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孔大山回母校完成“十年之约”中新网成都3月21日电(何浠任真旳)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兼编剧孔大山
2023-03-21 10:42
原标题:美学云课堂|世界诗歌日,撷一片诗意送给春天人民网记者鲁婧编者按今日是世界诗歌日,万物生长、沐浴春晖,祖国大江南北迎来了春的消息
2023-03-21 10:43
原标题:做“行走的文化宣传画”她身穿汉服走上英国街头北京青年报记者张子渊 实习生朱珅葳这个兔年春节,网名为“PaPanPanda在英国穿汉服”
2023-03-21 10:33
原标题:全球共创“好故事”网文“出海”再升级中国网络文学行业的高速发展,不仅深刻影响了国内的文学生态,并且随着中国网文企业“走出去”
2023-03-21 09:55
原标题:百年大世界,焕新再出发解放日报记者唐烨黄浦区西藏路上,上海大世界三楼,最近正在上演一部沉浸式游戏剧——《扬名立万》。这部游戏
2023-03-21 09:37
原标题:一把油纸伞撑起非遗传承之美新华社南昌3月20日电(记者王奕涵、朱雨诺、余刚)清晨,在位于江西省婺源县一家甲路油纸伞制作工厂里,裱
2023-03-21 09:52
原标题:倾听古城故事领略洪商文化“一个包袱一把伞,来到洪江当老板。”走进湖南怀化洪江古商城,一座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引人驻足,这便是近
2023-03-21 09:32
“护文化遗产彰时代新义”原标题:北京琉璃渠村老旧窑厂变身文创园区——(引题)千年窑火今重燃(主题)人民日报记者贺勇 近日,在北京市门
2023-03-21 09:56
原标题:首届中华印信文化精品展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开幕3月20日,首届中华印信文化精品展在位于山东济宁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以“
2023-03-21 08:35
原标题:5场生日宴折射改革40年(引题)话剧《生日》在宁成功上演(主题)新华日报讯(记者陈洁)“我们的家就像一艘小船,浮浮沉沉历经风雨,
2023-03-21 08:40
原标题:刘家成情满老北京天津日报记者张洁印象充满烟火气的作品展现老北京的魅力导演刘家成是京味儿剧的代表人物。他执导的电视剧大多以北京
2023-03-21 08:32
原标题:北京鼓楼西剧场:有光了,戏来了中国文化报记者刘淼“我喜欢华灯初上的时候,因为剧场里的演出就要开始了,那时我会在剧场等待,等待
2023-03-21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