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远瀛观曾是乾隆皇帝宠爱的香妃寝宫,紧挨着圆明园最著名的大水法遗址。目前,由于远瀛观砖石围护层早已缺失,受多年自然环境变化等影响,残存外露的夯土基座已处于悬挑状态,随时可能大面积坍塌。昨日,圆明园启动远瀛观加固保护工程,工程期间不影响游客游览大水法遗址,预计今年十一前完工。
昨日,圆明园,工人在标志性景点远瀛观大水法遗址上除草,为正式保护加固工程做准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预计十一前完工,游客游览大水法遗址不受影响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 实习生余华尊)圆明园远瀛观曾是乾隆皇帝宠爱的香妃寝宫,紧挨着圆明园最著名的大水法遗址。目前,由于远瀛观砖石围护层早已缺失,受多年自然环境变化等影响,残存外露的夯土基座已处于悬挑状态,随时可能大面积坍塌。昨日,圆明园启动远瀛观加固保护工程,工程期间不影响游客游览大水法遗址,预计今年十一前完工。
远瀛观夯土基座随时可能坍塌
大水法是西洋楼标志性遗址,在大水法身后,就是远瀛观。
1860年英法联军将西洋楼焚毁,150多年遗址遭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军阀盗采、民众挖掘、游人踩踏等破坏。目前,由于远瀛观砖石围护层早已缺失,受自然环境变化、雨雪侵蚀、植物滋生、虫蛀病害等影响,残存外露的夯土基座严重掏蚀、表面剥离,已处于悬挑状态,随时可能大面积坍塌。
如此一来,紧挨着的大水法、几根石立柱由于失去历史上的砖木结构支撑仅靠自身重力平衡,很可能受夯土坍塌影响冲击倒塌毁坏,圆明园也将永远失去这张标志性名片。
圆明园管理处遗址展示规划科科长刘晓东介绍,经专家现场对遗址现状勘查与残损病害分析,根据国家文物部门批准,目前急需解决“掏蚀坍塌、石柱稳定、表面防水、夯土病害”四大问题。工程将采用原工艺,用土坯砖加固解决坍塌问题,加强石柱稳定性监测,做好夯土表面径流排水,驱除虫蛀等病害。
回填最大程度还原夯土成分
据悉,目前正在进行第一道“工序”——清除夯土表面的杂草。然后将清理表面的浮土,之后用土坯砖对夯土的内部缝隙和悬空进行回填,支护夯土台的掏蚀部分。刘晓东说,通过取样分析夯土成分,其包含有糯米浆、沙、土、灰等材料。回填将最大程度还原夯土成分,用原材料回填。
加固工程预计工期120天,今年“十一”前将完工。加固期间,游客游览大水法遗址不会受到影响。
据了解,圆明园内存在夯土坍塌风险的遗址不止远瀛观一处。海晏堂、线法山、舍卫城和方壶胜境四个区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16年圆明园对海晏堂梯形夯土台实施四角支护抢险保护,但仍然存在大面积掉落;西洋楼线法山夯土已坍塌,禁止游人进入;复制于印度的舍卫城城墙连续坍塌;代表东海龙宫的方壶胜境虫害孔洞已造成夯土悬空坍塌。未来,圆明园计划逐个扫描1000多个石构件,以确定虫害位置,完善修缮方案。
编辑:艾峥
标签: 圆明园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