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电总局组织指导创作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大考》9月21日起在央视一套、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开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芒果TV平台同步播出。日前该剧正式发布主海报、预告片及人物海报,“老戏骨”陈宝国、王千源,青年演员李庚希、胡先煦、荣梓杉,实力演员郭涛、梁静、颜丙燕、王骁、曹曦文、蓝盈莹等24位人物群像正式揭晓。
《大考》由沈严执导,聂成帅担任总编剧,冯微微担任总制片人,讲述了高考学子、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众志成城,共同战胜疫情和洪灾双重考验,顺利高考的故事,传递公平公正、积极向上、青春洋溢的正能量,彰显了中国少年蓬勃激昂、不负青春的精神风貌。《大考》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是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力作。
“角色群像”鲜活立体打动人心
《大考》主海报中,四中老校长史爱华(陈宝国饰)、一中校长王本中(王千源饰)、留守女生田雯雯(李庚希饰)、“学霸”周博文(胡先煦饰)、艺考生吴家俊(荣梓杉饰),面向朝阳走在路上,虽然遭遇疫情洪水等特殊情况,但他们每个人仍然昂首前进、意气风发,展现了该剧积极向上、公平公正、充满光明的正能量。剧名“大考”二字醒目突出,隐约映射出剧中学校场景等元素。海报画面大面积留白、视觉冲击力强烈、让人意犹未尽,也让朝气蓬勃的“大考”氛围跃然纸上,让观众对剧集充满期待。
作为一场全民奔赴的“大考”,24位不同角色的人物海报揭秘“角色群像”。史爱华(陈宝国饰)、王本中(王千源饰)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田雯雯(李庚希饰)、周博文(胡先煦饰)、吴家俊(荣梓杉饰)青春洋溢、斗志昂扬;教育局局长(郭涛饰)、学生家长(梁静、颜丙燕、王骁、曹曦文饰)以及人民教师(蓝盈莹饰),角色鲜明生动,闪耀着个性的光芒。此外,吴广胜(翟小兴饰)、田翔云(张瑞涵饰)、潘大龙(荣飞饰)、童老师(李添诺饰)、杨然(王宥钧饰)、王倩(柯宇饰)、田霏霏(刘思辰饰)、张兆业(付风男饰)、潘小宣(郑伟饰)、高铭宇(徐一航饰)、高爷爷(秦焰饰)、秦司遥(王瑞欣饰)、于阿姨(王晴饰)的众多角色也纷纷亮相,共同演绎充满烟火气的百态人生。
《大考》着力刻画了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医生、警察等丰富细腻的角色群像,这些人物立体饱满、特色鲜明,展现了普通民众在“大考”面前不畏险阻、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作为新时代中国家庭百态的真实写照,《大考》是一部有深度、有广度、打动人心的“群像力作”。
四大场景再现“大考”严峻考验
《大考》讲述了2020年春节前夕疫情突然而至,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金和县的高三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克服困难、战胜突发洪灾,最终胜利完成“大考”的故事。预告片揭示了“大考”四大关键场景下,年轻一代积极奋进、不负青春的精神风貌,以及全社会团结一心、助力高考的温暖力量。
首先紧张的“高考”场景下,学生们寒窗苦读、矢志追求,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抱负和目标。其次“疫情下的高考”下,考生们被打乱了学习和生活的节奏,老师、学生和家长面对封控迎难而上,齐心协力迎战大考。再次,在“延期的高考”的特殊场景下,年轻一代经得住时间的磨砺和考验,为了梦想艰苦奋斗、披荆斩棘。最后,在“洪水下的高考”的应急场景下,考生与老师积极应对、不惧艰难,战胜环境与心理因素,为大考交上满意的答卷。
取材真实讴歌新时代“大考”精神
《大考》是聚焦高考与考生、疫情与自然灾害,围绕学生、家庭、校园展开的现实主义题材类剧集。“大考”是学生的大考,考生们面对突发的疫情、封控和网课等困难,努力学习、艰苦奋斗,调和自己与家长的亲情与矛盾,重新认识自我、迎战高考,彰显了年轻一代勇于拼搏、坚持不懈、不负韶华的精神。“大考”是老师的大考,教育从业者们积极应对疫情吹响高考号角,勇挑重任制定多种预案,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各种难题,全力护航学子圆梦高考。“大考”是家长的大考,父母倾尽时间和精力助考,用监督、陪伴和鼓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家庭成员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发挥情感力量担当“陪跑者”。
《大考》以普通人的生活描绘新时代下的高考,展现了当代年轻人自信包容、不惧困难、有责任有担当的正能量,是一部记录新时代、讴歌新征程、提振精气神的影视力作。
上一篇:影片《深林诡事》角色性格碰撞 众人齐聚揭秘民间传说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辞世中新网上海9月22日电(王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于9月2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作
2022-09-23 09:35
原标题:60+,70+,80+(引题)“余热型”女演员银幕抢风头(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实习生冼凤仪电影《妈妈!》正在热映,84岁的吴彦姝演技惊
2022-09-23 09:33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原标题: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秋分时节,昼夜等长,寒暑均分,不偏不倚,秋天恰好
2022-09-23 08:27
原标题:年轻人为“的地得”较真儿让交流实现更多可能参加“的地得十级学者”资格考试,你能考几分?在年轻人活跃的网络社区上,一个名叫“的
2022-09-23 08:38
原标题:山东“非遗课堂”走进澳门校园新华社澳门9月22日电(记者李寒芳刘刚)“烟台仙境”剪纸屏风、活灵活现的济南皮影戏、栩栩如生的东明粮
2022-09-23 07:34
原标题:“纹”以载道——中华民族传统纹样精品及创新设计展在维也纳举办新华社维也纳9月22日电(记者于涛)“纹”以载道——中华民族传统纹样
2022-09-23 07:38
“解码二十四节气”原标题:秋分:月明风清庆丰年“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宋代文学家谢逸的《点绛唇》描绘了秋
2022-09-23 07:30
原标题:第三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颁奖人民日报海外版电(傅振举)9月11日,第三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举行。本届获奖
2022-09-23 05:24
原标题:汇聚戏迷、传播越剧,浙江嵊州在全国建立180余个“爱越小站”——(引题) 小站大舞台聚拢爱戏人(护文化遗产彰时代新义)(主题)人
2022-09-22 22:35
原标题:“二里头遗址发现更多道路及两侧墙垣”意味着什么(引题) 最早的王朝都邑现“网格化”布局(主题)光明日报记者王胜昔光明日报通讯
2022-09-22 15:46
原标题:这只兔从神话中走来——(引题) 《故宫日历》又上新了(主题)光明日报北京9月21日电(记者李韵)故宫博物院日前举行2023年《故宫日
2022-09-22 15:39
原标题:生动讲述思政教师育人故事(引题) 《我和我的思政老师》献礼二十大(主题)今晚报讯(记者丁晓晨)由天津市教委指导、海河教育园区
2022-09-22 15:27
原标题:评分一路跌至2 1,《东八区的先生们》刷出国产剧低分下限(引题) “差到冒犯观众”,这部剧给创作者敲响了哪些警钟(主题)文汇报记
2022-09-22 15:30
原标题:用戏剧讲述城市的动人故事(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今年6月底,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开启试运营。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的前身
2022-09-22 15:40
原标题:袁运生个展在798艺术区开展(引题) “眺望远方”聚焦抽象水墨绘画(主题)北京日报讯(记者王广燕)奔放的水墨线条在纸面游走,其中
2022-09-22 09:31
原标题:永定门御道斑驳间讲述中轴线故事何岩巍在2022年5月通过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有一处整体保护对象需要人们俯身才能
2022-09-22 09:46
原标题:琵琶演奏家赵聪国乐新作《三星堆·神鸟》“数实融合”限量发行3千份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应妮)为致敬三星堆文化,中央民族乐团团
2022-09-22 08:48
原标题:《故宫里的大怪兽》第二季开启打造中国孩子自己的传统文化幻想世界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高凯)御花园里的那扇朱门再度开启,名叫李
2022-09-22 08:28
原标题: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儿(引题) 86 6%受访青年感到可选择的文化活动变多了(主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品芝实习生朱锐 近十年来
2022-09-22 08:44
原标题: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报告出炉(引题) 中轴线申遗保护驶入“快车道”(主题)三山五园地区山水田园风貌逐渐恢复(副题
2022-09-22 08:48
原标题:“好评中国”作品持续征集中申报延至12月31日红网时刻新闻9月21日讯 (记者王嫣)“品”山河壮美,“评”奋进中国。2022“好评中国”
2022-09-22 07:43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杨召奎)由靳东、成毅、蔡文静领衔主演,张志坚、吴彦姝、翟万臣、毕彦君、王劲松等老戏骨倾情加盟的电视剧《底
2022-09-21 22:36
原标题:传统文化发力,高科技视听手段助推,多档节目同期热播(引题)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再上台阶(主题)北京日报记者李夏至当“奇妙游”为
2022-09-21 16:37
原标题:关注民族文化网络文学创作(引题)第二届石榴杯十部获奖作品揭晓(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民族文化网络文学创作论坛暨第二届石榴
2022-09-21 15:32
原标题: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秋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封面新闻记者周琴9月23日,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日,白昼与黑夜均分,暖阳与凉风共
2022-09-21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