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0时至24时,天猫累计成交额突破4982亿元,京东累计成交额突破2715亿元。我省在全国购买力省份中排名第一,这是消费大省广东第五年在“双11”中位居榜首。
今年“双11”比以往时间更长一些,从11月11日集中下单变为11月1日—3日和11月11日两波销售期,交易额不断创新高。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今年的“双11”已不只是单纯的电商购物节,而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晴雨表,更是观察“双循环”构建的窗口。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双11”折射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双循环”构建
出口转内销广东厂长探寻新路径
从出口货柜车中拦下产品,以九折价格参加“双11”。今年,在深圳打拼33年的厂长陆航,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陆航厂里做的游戏鼠标和键盘并不愁销路,今年上半年,陆航几乎每天都接到海外代理商加单的电话轰炸。为何还要迎战“双11”?陆航希望通过互联网上的消费者反馈,更好地改良产品,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企业不再停留于一品一单的得失,而是通过数字化赋能和参与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强化企业韧性,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像陆航这样出口转内销的并非孤例。记者从阿里巴巴了解到,今年以来,传统线下工厂和外贸工厂掀起一轮新的“入淘宝潮”,全国2000个产业带与阿里巴巴合作实现数字化转型突围,以应对不确定的疫情形势和国际贸易环境。
“双11”销售旺盛印证了陆航的判断,11月1日—11日,广东在天猫、京东两家电商平台的成交额均居全国第一,3C等电子产品销量占比也是全国首位。“广东的线上消费火爆是有产业体系的支撑的。”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金山认为,目前中国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广东就是典型,其产业体系和消费者的需求相匹配,实现了高质量的供给均衡。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依托国内市场持续推进创新,成为海外消费者的“心头好”。特别是广东企业充分利用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在手机、电器等主要出口商品上占据重要位置。天猫公布数据显示,“双11”国内出口品牌中,小米排行第一,华为第二,美的第三,荣耀、格力等品牌也都位居前列。
“此次与以往不同,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背景下,新的业态、商业模式与数字经济加速融合。”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宋宗宏建议,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锻造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的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
消费新势力
“95后”成主力消费场景正在变革
谁是今年“双11”的消费主力?答案是“95后”。
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95后”已成为新消费的主力。阿里巴巴数据显示,天猫和淘宝快销品最快的人均消费增长正是来自这一群体,从2016年至2018年,每年人均消费增长达30%。
另一方面,顶流带货主播所形成的私域流量转化率不断提升,一场消费场景的变革正在进行。仅仅在“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和薇娅两名头部电商主播就以超10亿元的预售额刷新往年纪录。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超378万家电商相关企业,广东省的电商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约74万家,占全国的19.66%。目前,我国有超过3.9万家直播相关企业,浙江、辽宁、广东、山东等省份企业数量排在前列。
从产业端来说,在内循环的大背景下,更多产业资源也开始深耕国内消费市场。广州海珠区创意产业园11栋2楼,广东汇美集团旗下茵曼的直播间,主播们在手机前介绍最新款衣服。今年“双11”期间,每个直播间都配备了2—4名主播轮流上阵。集团董事长方建华介绍,今年开始全面布局直播,疫情在客观上推动了电商行业的加快发展,“5G等技术的普及正在让消费发生变革,未来的消费场景一定是多样的”。
宋宗宏认为,对广东来说,今年“双11”以智能家居、电子产品、体验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加快增长,可以看出近年来广东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正在取得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疫情后的消费爆发
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数字经济释放新动能
11月11日,广州瑞派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一早收到一个纸箱,里面装着顾客快递来的狗狗,顾客要求尽快给它做精细洗浴。瑞派集团今年首次参加“双11”,目前在华南拥有80多家连锁宠物医院。“我们目标销售额是100万元。”瑞派集团副总裁张惠利很有信心,预计本月业绩比上个月至少有10%的增长。她表示,为适应当前数字化消费,公司从内部管理到外部营销都加快转型。
广州越秀区的一家美宜家便利店,外卖骑手进进出出。美宜家在广东地区有1.5万家门店,今年疫情期间尝试推出外卖到家服务,意外发现了蓝海,外卖业务迅速成为新的销售增长点。广东美宜佳外卖负责人朱亚南告诉记者,最近通过平台引流,门店生意比平时增长5倍,11月7日达到峰值,日销售比平时增长9倍。
不仅终端零售在积极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产业链的中上游企业也主动为新零售提供适配服务。
“这款打底裤100元4件!截图二维码进群,直接对接品牌!”11月10日,广州白马服装市场的主播们一早在直播间开播介绍潮品,并不时提醒采购商进群沟通。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负责人刘洁告诉记者,直播促进了采购商与品牌商的对接。目前,公司已建了上百个品牌对接群。
线上线下全渠道打通,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出了更强劲的消费新动能。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进入第三季度,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年初的下降超过20%逐渐转正。其中,线上网络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指出,“双11”显示出中国消费复苏的强烈迹象,电商巨头将其深厚的产业数字化能力开放共享,这成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效率。
南方日报记者 彭琳 王彪
欧志葵 叶丹 实习生 张彤云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