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发生餐馆坍塌事故后,农村自建房的修建、自建房转经营的情况引起多地广泛关注。记者在多地采访时发现,农村自建房存在设计随意、施工队伍不专业、质量不易保证、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
占耕地盖房现象禁而不绝
在耕地上盖房子的情况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在中部地区某县,村民许某7年前在自留地上修建了三间平房,用来临时休息。“没有打地基,就买了些旧砖,再用黄土和麦碎、秸秆混合起来代替沙和水泥。屋顶的预制板也不是一块一块紧挨着,中间的空隙用砖填上,省钱。”
即使在宅基地上修建的自住房,也并非都是“真材实料”。许某说:“有几间房盖的时候就是为了在房前屋后多占一点地方,因此就用了最省钱的办法盖起来。用的材料全靠自己掌握,有的用‘破灰泥’‘沙灰’,有的虽然用混凝土,但是也在比例上有缩水。正常一般1袋水泥配3桶沙子,我多配了一些沙,大概1∶5的样子。”
在某地城乡接合部,修建了不少“大棚房”。每个大棚都紧挨着一个小院,进了院门,直接通到大棚,打着“农庄康养”的名义对外售卖。
据村民说,这些“大棚房”都在打“擦边球”,用租售合一的概念进行包装对外售卖。宣称用的是入市的集体建设用地,但其实有的还是农田。去年,当地进行了“拆违治乱”的整治行动,“大棚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不过最近又有所抬头,有些村民重新开始盖“大棚房”了。
自己动手更划算,但质量没有保障
毛某是一名传统泥瓦工,他说:“自建房的施工标准,用什么料、怎么配,全掌握在村民自己家手里。以前村里人盖房子用的是砖混结构,砖的质量、土沙或洗沙、水泥和沙比例等各不相同,有些质量不过关的,时间一长就容易出问题。”
“工匠的价格也不相同。我们这大工一天是300元左右,小工一天150元左右,按照天数算。”毛某介绍,因为都是本地人,叫过来盖房子也是凭手艺吃饭。直到现在,村里人如果是盖一两间房或者加盖一层,仍然习惯沿用以前的办法,请几个大工、小工过来就动工。
但如果修建规模稍微大点,就得请专业有资质的施工队。“这两年,施工队慢慢占领了农村盖房的市场,因为施工队用的设备更好、质量更有保证,且整体采用水泥结构,既美观又结实。近两年,村里人盖两三层的房子,基本都用施工队。”毛某说,“但施工队的要价也更高,砖混结构一平方米500元左右,水泥结构一平方米600元左右,如果是包材料钱的话,每平方米要到1700元左右。”
这么一算,户主自己买料、请人修建,性价比显然更高,预算更容易控制,因此还是有不少村民选择请工匠盖房。
随意加盖、自建房转经营问题仍存在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施意见》提出,进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村民应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书面申请。
“按照规定,村民建房子都应该去乡镇或有关部门报备,但现在村里人在自己的宅基地上修房子、加盖楼层,一般情况下村里也不管。”一名村委主任说,除非是在修建过程中妨碍了邻居,发生了邻里纠纷,村里才会介入。
在某省会城市的一个城中村,紧挨商圈和大学,人流密集。走在其中,一条窄窄的街道两边是逼仄密集的自建高层楼房,而且基本上都是经营场所,多为宾馆、饭店、网吧和唱歌场所等。
记者随机进入几家经营场所采访。利利宾馆从外形上看像一个“火炬”:下面三层“窄”,上面四层反而“宽”,显得头重脚轻。而在欣欣宾馆,每层有8个门,呈“回”字形,楼道里堆满旧沙发等杂物。畅享网吧租用了自建房的整层,中午1点左右,1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有22人正在上网打游戏。其楼下的地下室,被隔成5个包间,正在经营着一家歌厅。
农村自建房的实际用途一旦转为经营,应符合相关安全、质量、消防等要求。但该城中村的一名村干部接受采访时说,“村里加盖的楼房大多是村民在十几年前修建,每家修建时的规划设计都不一样,很多都是随着地形、空间等尽可能多占地多盖房,于是就形成了很多奇怪的造型。而且,这些房子建好后就不好动了,我们也只能在消防安全等方面提出一些要求。”
相关法规不够完善,监管队伍比较薄弱
餐馆坍塌事故发生后,山西在全省范围开展城乡建筑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自8月30日至9月13日,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已排查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规改建、违法改变房屋用途建筑2085处,已拆除524处;排查发现存在各类隐患和问题的建筑7004处,已整改3291处。
同时,山西省政府还成立了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农村建房规划许可管理办法、农村自建住宅技术标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办法、农村自建房用作经营准入管理办法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建立农村自建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张学勤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农房一般都是群众自建、自住。最近几年有部分农村自建房用作经营,有的改成民宿,有的改成宾馆、饭店。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基层监管队伍还比较薄弱。
张学勤表示,将完善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标准层面把短板补齐。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特别是对用作经营性用房的,将进行全面监管。
有专家建议,应当强化对占用耕地建房的巡查力度,完善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增加“回头看”的抽查频率。落实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推动农村的传统泥瓦匠转型“农村建筑工匠”,规范农村建筑施工队伍。
此外,还应当健全完善农村自建房建筑要求细则,明确建筑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强化监管落地的执行力。
山西晋城君宜律师事务所律师郎满红认为,目前对农村自建房转经营的限制条款相对空缺,应着重就此健全安全监管制度。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