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北京市组织高考阅卷媒体开放日活动,2020年北京高考阅卷进程已经过半。预计将于7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记者从北京市各高考复读机构获悉,受新冠疫情、新高考第一年、长期线上授课以及高考延期等多方面的影响,今年北京地区复读咨询的人数相比往年呈现逆势上升的态势。专家分析,由于对新高考更加熟悉,再加上北京明年高考人数明显减少等因素,高考复读迎来利好。
选择高考复读学生呈上升趋势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注定不凡”。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高三学生的备考节奏,教学不得不转移到线上。
“孩子在最后半个多月的居家学习中状态不是很好,备考时间长了,有些烦躁。”家长杨女士坦言,孩子在高考完情绪也太好,于是她已经对北京市几个高考复读机构进行了咨询对比,提前为复读做准备。
受疫情、新高考、网课、高考延期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今年有不少考生在高考中心态并稳定,导致发挥失常。此外,全球疫情肆虐,也给国内出国留学人员带来了不确定性,出国留学行业也受到重大影响。在此大背景下,留学生复读回流参加高考、国际部高中生转而参加国内高考也成为目前复读市场的新趋势。调研显示,有留学意向的学生中,16.3%表示不确定是否继续留学,这部分学生以初中阶段以及高一、高二学生居多。
记者从北达高考复读学校获悉,今年从6月份开始,就已经陆续有家长电话咨询高考复读事宜,近期每天都能接到近十位家长的咨询电话。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选择高考复读的学生也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高考中,共有1071万人报名,其中复读生就占了187万人。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2010年至2018年间,全国本科高校学生中有大概17%的学生参加过不止一次高考,在每年报名人数达到千万的高考考场中,基本上每十人就有一人是复读的。
上“好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
“高三打基础,高四985”。近年来,不少高考考生选择复读的原因也从落榜转为考取更为理想的学校。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考录取率从1998年的33.86%增长到2018年的81.13%,20年间翻了2.4倍。当“有学上”的底层需求满足后,人们自然要追求“好大学”的高层目标。
《我国高考复读群体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一文指出:为进名校主动选择复读的往届生,将取代考分不上线或填报志愿失误而导致被动复读的群体,成为复读生主力。
数据显示,北京、天津、上海,其985的录取率也不超过6%。上“好大学”依然竞争激烈。对家长而言,上“好大学”也意味着将来就业的竞争力更大。2019届中国高校毕业生岗位薪酬院校排行榜显示,清华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位居榜首,从学校的性质上看,全国薪酬排名前20的大学中,基本上都为985/211院校,可见名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对考生来说,第一学历也影响着将来的深造。中国教育在线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名校接收推免生比例不断提升,北京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中,94.8%的学生本科都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也意味着,如果本科不是名校,想进清北这样的顶尖名校,希望渺茫。
对此,北达高考复读学校相关负责人认为,如果高考失利,与理想中的学校失之交臂,不如选择复读。高三打好基础,高四冲刺985,比应届生在分数提高上还有优势,从长远来看,值得再拼搏一次。
复读机构选择有技巧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如何选择复读机构?北达高考复读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身应有的水平没发挥出来,高考现场没发挥好,而且有强烈复读欲望,并且自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复读中才能考出更好的成绩。
对于复读机构的选择也有技巧。一是要看复读机构的师资水平;二是要看复读学校的学风。北达高考复读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起源北京大学,为确保高考复读学子成绩提升,学校特聘海淀高中校长、教学管理团队,并特邀海淀高考团队授课。学校一直坚持小班化教学,教师能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学校还通过把好学生“入口关”,真正让学生与优秀的同学为伴。十多年来,北达教育让一批又一批中等生成绩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每年都有优秀学子进入北大、清华,成绩连年递增,获得了家长高度认可,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相关教育专家指出:“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为45547人,是近10年来的最低值,而今年的高考人数为49225人,明年考生数预计将减少一成以上。对复读生而言,由于对新高考更加熟悉,再加上北京明年高考人数明显减少等因素,复读生明年定能赢在高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