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传统的兔年,在国人的心目中,最著名的一只兔子一定是那只来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玉兔”。
玉兔寓意着美好。中国航天就有这样一只“玉兔”,同样居住在月亮上,它就是我国探月工程中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兔年新春之际,它从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发回了最新的摄影作品,送来了一份新春祝福。
总台央视记者 李宁:可以看到月球的地形地貌坑坑洼洼,路况还是比较差的。这个是玉兔二号已经行驶过的车辙印,它在这个区域进行了一个爬坡,随后它开始进入相对平缓的路段,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车辙印。
(资料图)
目前,玉兔二号在位于着陆点的西偏北方向,直线距离大约800米左右的位置,月球车和车上科学载荷的状态一切正常。在兔年春节期间,国家天文台的科研人员会和玉兔二号一起加班,继续开展月球探索。
和“玉兔二号”一起打卡月球之貌
春节期间,“玉兔二号”依然会继续行走。这次,国家航天局不仅公布了它在月球的最新动态,还向我们展示了近几个月,它在月球拍摄的一组地形地貌照片。
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告诉记者,因为长期受到太空风化和太阳风的轰击,月球的山都比较圆滑。根据月球车的车辙印,科研人员可以根据印迹分析岩石力学的特性,不同的岩石和不同的土壤会有不同的承载力和摩擦系数。
李春来告诉记者,照片中的撞击坑是科学家最喜欢的月球地貌之一,撞击坑可以挖掘出月球深部物质,在它还没有被风化之前,月球车可以去分析新鲜的岩石成分。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来,如果撞击坑边缘附近存在颗粒状的凸起石头,就说明这个撞击坑还没有被完全风化,形成的年份比较新。科学家针对照片获得的信息会对玉兔二号下达下次任务的指令,来获得科学家感兴趣的科学数据。
静待小伙伴 玉兔二号将不再孤单
四年间,玉兔二号一直都是孤单地在月球行走,不过,它很快就会迎来新的小伙伴了,随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四期的稳步推进,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都在进行相关的研制和准备工作。
嫦娥七号包括四 器 一星,分别是着陆器、轨道器、巡视器、飞跃器和中继卫星。飞跃器将首次在月球开展飞越探测,飞越到月球南极阴影坑里进行勘查,去寻找月球可能存在的水或水 冰 。巡视器也就是月球车,将和轨道器、着陆器等科学探测仪器与嫦娥八号组成月球南极科研站的基本型。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李宁 吴天白 陶嘉树)
标签:
上一篇:这届春晚算是把谐音梗玩6了!你最喜欢的梗是哪个?|当前观察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到博物馆过“文化年”“新国潮”添“新年味”中新网成都1月22日电(贺劭清单鹏)焚香点茶、观快闪话剧、做瑞兔花灯……
2023-01-22 17:33
原标题:《兔逢新春喜事来——2023新春喜剧之夜》:众星集结迎新春,陪您欢笑过大年!兔逢新春喜事来,喜剧之夜乐开怀。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
2023-01-22 14:38
原标题:截至1月22日0时,2023春节档预售总票房9 01亿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月22日0时,2023年春节档实时预售总票房达9 01亿。《流浪地球2
2023-01-22 13:55
原标题:国产影片发力家国情怀点燃观影热情央视网消息:据了解,在2023年春节档上映的影片当中,国产影片成为主力军。多部影片将“家国情怀”
2023-01-22 13:53
原标题:春节的十个小知识:春节为啥又叫新正、元日?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上官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一年新春佳
2023-01-22 13:51
原标题:这届春晚算是把谐音梗玩6了!你最喜欢的梗是哪个?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刘越)今晚看了春晚的观众一定会不约而同地诞生一个想法:这
2023-01-22 11:37
原标题:遗憾!今年春晚听不到她的歌声,本人回应了澎湃新闻综合报道1月20日晚间,央视兔年春晚节目单发布。有网友发现今年春晚没有李谷一,压
2023-01-22 06:56
原标题:过年丨新年拜年有讲究,拱手礼这些细节你知道吗?每年除夕夜,《新闻联播》主播都会向大家拱手拜年。这个小小的动作,蕴含着中华民族
2023-01-21 15:50
原标题:过年的花炮和花灯我们中国传统过年,讲究放花炮和挂花灯。一是震天的声响,一是绚烂的灯光,有声有色,从除夕之夜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2023-01-21 14:55
“过年”原标题:走心演绎!一首原创国风音乐温暖回家路央视网消息:“围炉坐,香气漫,守旧岁,迎新年……”音乐一响,年味儿来了!一首兔年
2023-01-21 13:53
原标题:春节档电影、总台春晚进入国家版权局版权保护预警名单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史竞男)国家版权局19日、20日连续发布2023年度第一批
2023-01-21 09:32
原标题:张灯结彩迎新春!文化展演、民俗活动、灯光秀烘托浓浓年味春节临近,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文化展演、民俗活动、灯光秀烘托
2023-01-21 07:46
原标题:星空有约丨“年三十”为啥时有时无?农历新年将至,不少人发现去年的除夕是腊月二十九,今年的除夕是腊月三十。年三十为啥时有时无?
2023-01-20 18:47
原标题:千年文物说节气丨大寒在数千年的岁月积淀中,文物和节气是讲述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探究中华文明内涵的“钥匙”。当这两个千年“老伙计
2023-01-20 15:48
原标题:今日大寒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孙震今天16时29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后,神州大地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2023-01-20 09:37
原标题:湾区三地情共融同声同气闹新春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友婷实习生李雨馨近日,记者了解到,由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01-20 09:44
原标题:青年新媒体北方峰会暨青年新媒体人才训练营活动举办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邓崎凡)1月18日,由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青少年
2023-01-20 08:46
网上中国原标题:科技添新意,文化焕活力(引题)新春,与博物馆来一场“云”相聚(主题)海外网李雪钦妙趣横生的红包封面、丰富多彩的网上课
2023-01-20 08:34
原标题:我国科研人员突破磁存储材料新技术可提升信息存储速度和密度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赵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存储尤为关键。记
2023-01-20 06:45
原标题:总台春晚首次牵手电影艺术新华社北京1月19日电(记者白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19日晚进行了第五次彩排。一部聚焦普通
2023-01-20 06:56
原标题:高校博物馆奇妙之旅线上开启70所高校130余件展品首次云端集聚中新网上海1月19日电(记者许婧)大到导弹模型,小到公文包;从状元及第匾
2023-01-20 05:53
原标题:振奋人心、有燃有泪《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北京首映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王诗尧)1月18日,由邓超、俞白眉导演,邓超、孙俪、许魏
2023-01-20 05:39
原标题:传统广式过大年最富年味烟火气文 羊城晚报记者黎存根今年的春节假期,烟火气、年味,成为极高频的热词。在广东春节期间丰富的非遗展示
2023-01-19 14:34
原标题:南沙再现先秦遗址(主题)出土重要文物标本172件(副题)羊城晚报讯记者文艺、通讯员穗文考报道:记者1月18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19 14:47
原标题:《古韵新声》:在70余件文物中感受春节文化之美“文物话春节,古韵迎新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系列
2023-01-19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