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张艳 孔淑雨
(资料图片)
“村民们注意啦,咱这个会场只能座50个观众,现在已经110个人啦,站的窝也没了,还没进来的别再过来了……”
1月13日上午8:50,山东曲阜防山镇齐王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座无虚席。距春节礼仪培训活动开始还有10分钟,村民们就已经挤满了会场。新时代文明实践负责人孔新芳提前去广播室喊响了大喇叭。
“没想到来这么多人。以前实践站里有活动,都是大喇叭喊人过来,活动已经开始了,人也就二三十个,现在是人多得坐不下,得大喇叭里喊人回去。”孔新芳说,出现这一变化,“文明积分”起到了直接作用。
从去年开始,齐王坡村实施“文明积分”制,为全村1760位村民建立了个人积分台账,每人200分的基础分值。参加环境整治积5分,文体活动积10分,破坏公共卫生5分,损坏公共设施扣20分……
在1月7日的2022年度评先树优表彰大会上,村里从集体收入中拿出40万元作为积分奖励,1分可兑一元钱,人人有积分,人人有奖励。
根据“文明积分”榜上排名,还评选并表彰了68名“好媳妇”和“好婆婆”、80名“最美志愿者”、30名“美德少年”。其中分数最高的是“最美志愿者”孔义,总分365分。
孔义荣登榜首,村民们都不意外,他常年热衷于志愿服务活动,是村里出名的热心人、好心人。
“我是个焊工,有这门技术,给村民修个啥焊个啥的都不是事儿,现在有了积分奖励,给村民服务就更有动力了,奖金事儿小,荣誉事儿大!”孔义说,在他的带动下,一直照顾父母和公婆的妻子由胜男,也开始走出家门热心帮助村里更多老人和孩子,今年还以高分获评“好媳妇”。
为带动全体村民参与积分活动,提高“文明积分”的知晓度和参与率,发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的作用,齐王坡村把全村划分为17个小组并选出组长,每个小组约30户家庭、100名村民,小组组长负责日常宣传、通知、管理和计分。孔义就是其中第一小组的组长。
“村民对积分活动都很有热情,我隔三岔五去包保的村民家里聊聊天,再指导他们怎么得分,就算咱加分不多,起码不要扣分。”孔义自豪地说,“现在我们组的‘好媳妇’和‘好婆婆’是最多的。”
在他的努力下,第一小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干净净,邻里关系和睦融洽,志愿者人数也由一开始的5人增加到现在的21人。
如今,齐王坡村的干净整洁,不仅体现在村容村貌上,街面和绿化带看不到垃圾,村民家中也都普遍干净利落。
“这多利索,以前俺老两口习惯把垃圾堆在门后边的旮旯里,现在有这个纸篓了,垃圾就该这么个扔法儿!”70岁的村民王立友老人指着客厅里崭新的纸篓说。
在齐王坡村,每家每户都有纸篓,这改变了许多村民过去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说到纸篓,这还真在我们计分标准里,家里不使用纸篓,扣5分。这是我们去年11月份新增的计分标准,自从家里都有了纸篓,村里街面上也没人扔垃圾了,卫生习惯改变了。”齐王坡村党支部书记牛中兴说,“计分标准就得这么具体,村民才更好理解,能照着标准做。现在我们的计分项目和分值还在跟着具体情况浮动”。
其实,齐王坡村在2021年就建立了积分制度,当时主要是面向村里的68名志愿者。“但在实践中发现,改变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需要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牛中兴直言,村民乱扔垃圾,志愿者去打扫,治标不治本。
于是,2022年年初,“文明积分”成为覆盖全体村民的文明行动,设置了乐于助人、当兵、考学、孝敬父母等10个加分项,乱扔垃圾、不孝、征信问题等10类扣分项。
“一开始的评分标准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后来我们经过观察和征求民意逐渐调整,现在已经细化到68个加分项,45个扣分项,这样积分制度才步入正轨。”牛中兴粗略计算,去年算是探索阶段,2023年大家的积分估计会翻倍。
“文明积分”水涨船高,钱不够分怎么办,要不要设置上限?“不打算设上限,村民有多文明,奖金就有多少,今年拿出40万,明年我们准备拿出70万当积分奖励!”牛中兴信心满满。
他的底气则来自村集体的“厚家底”。从2021年3月起,齐王坡村逐渐发展食品加工、商贸租赁业和水果萝卜、小西瓜等特色果蔬,集体经济红红火火,为“文明积分”攒足了“家底”,村民腰包鼓起来了,头脑富起来了,精气神儿也上来了。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子夜外卖》描绘城市的夜色画卷(主题)总制片人张烨镝:带观
2023-06-17 15:43
原标题:用脚和笔丈量世界(引题) 阿来《西高地行记》出版(主题)华
2023-06-17 13:45
原标题:“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绘图“复活”国宝华西都市报-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标题:90多个“关键词”还原苏轼(引题) 蒋蓝新作《苏东坡辞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标题:图博会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再创佳绩(引题) 《阅读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标题:良渚遗址“琮王”“钺王”现身上博(主题)6月20日起亮相“实
2023-06-17 11:51
原标题:《鱼庐记》:鄂地小人物的传奇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标题: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科幻电影创作将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标题:国标舞剧《人间四月天》启动创排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标题:2023年青年摄影奖申报启动天津日报讯(记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标题:别样《凤求凰》百人合唱点击量百亿次作品(主题)中国古诗词艺
2023-06-17 10:53
原标题:首届天津音乐节中国天津·2023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经典(引题
2023-06-17 10:32
原标题:电视剧《淬火丹心》唱响武钢人的青春之歌长江日报讯(记者万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广议】原标题:主动自觉,珍视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苏庆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原标题:长沙:千载星城吐芳华天上一颗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标题:第五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6月16日晚开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标题:开心果左一:节约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标题:“中国戏曲节2023”在香港开锣新华社香港6月16日电(记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标题:取材于武钢的发展历史(引题)《淬火丹心》凝聚钢铁人的青春与
2023-06-16 21:32
原标题:山东:文化馆里涌动“青春力量”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苏锐刚过
2023-06-16 17:49
原标题: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6月15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参
2023-06-16 16:42
原标题:芭蕾舞剧,如何圈粉诸多观众?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标题:中新人物丨演员杨蓉:学演戏,得先学做人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
2023-06-16 14:49
原标题:《寻她》首映舒淇畅聊与九零后导演的“碰撞”(引题)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标题:“京城飘书香五洲共阅读”(引题)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开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