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31日,在暴雨中受困的K396次列车近千名乘客,临时投靠北京门头沟区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在随后的三四十个小时里,这个只有300多人的小社区倾其所有,招待素不相识的客人,家里存的粮食、地里种的黄瓜、树上的李子与海棠全都奉上。
当时落坡岭社区也面临因暴雨断水、断电、断路的困境。一句“困难面前,大家搭把手就过去了”是这个小社区朴素的善意。
“务必保证转移至落坡岭乘客的安全”
7月29日17时30分从内蒙古乌海市出发时,麦步研学团的带队教师侯宇压根儿不会想到,一场持续的暴雨会改变他们计划中“六天五晚”的北京研学行程——原本将在7月30日9时抵达北京的K396次列车因前方隧道垮塌,临时停车,离停车点最近的是落坡岭社区,步行需要一二十分钟。
在等待的过程中,除了与外界失联的焦虑外,侯宇和其他3名教师还担心食物的储备,一行44个孩子,他们只带了够7月30日早上吃的食物,虽然又紧急在列车上补给了方便面,但如果再等下去,孩子们可能就要饿肚子了。大部分孩子都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最小的只有9岁。
雨一直下,据北京市气象局后来发布的信息,从7月29日晚间开始的这场降雨是北京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来降雨极值最大的一次。K396次列车遇险的门头沟地区也是本轮降雨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近千名旅客和乘务员在K396次列车上等待了超过24小时。周围水库的水急剧上涨,铁路受损严重,短时间内难以修复。7月31日一早,K396次列车接到通知,旅客必须尽快转移。与此同时,正在社区查看受灾情况的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被叫到铁路的一个值班点接电话。当时,落坡岭也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只有通过铁路的内部通信系统才能短暂对外联系。
电话那头,是门头沟区区长吕晨飞。孟二梅记得,电话里区长说,“二梅同志,我责令你务必保证转移至落坡岭乘客的安全”。
“责令”二字,对孟二梅来说就是责任,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整个社区没有一家掉链子的”
7月31日中午,有44名孩子的研学团接到列车员的通知,带上所有贵重物品准备下车,转移到附近的落坡岭。侯宇和同事帮孩子们背上书包,开始转移。
打开车门,外面还在下雨,道路湿滑,10多名大爷大妈已经在等着接他们下来。再远处,每隔几米就有战士相向而立,像一堵坚实的墙,守护着这些乘客。
侯宇记得,研学团的44名孩子和4名老师是全车第一批转移的,他们被转移到社区条件最好的一间图书室暂时休整。
落坡岭社区的300多名居民,大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出头的孟二梅差不多是其中最年轻的。但就是这批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把列车上近千名旅客安排得妥妥当当。带着孩子、老人的,被分散到各居民家中,所有的社区办公室、活动室全都住满了人,连车里也安排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在走道里凑合着,但保证淋不着雨。有的居民把房间让给旅客,自己在车里窝了一宿。
“全社区的硬纸板、报纸全都用上了。”孟二梅说,没有那么多床,但至少不让客人直接躺地上。她大概统计了一下,80%的居民家里都接待了K396次列车的乘客。
社区工作人员安祥菊也50多岁了,她格外心疼研学团的这群孩子,把家里的零食全都拿来,还动员社区居民把家里种的黄瓜也给孩子们送来。有名居民给孩子送来了一个哈密瓜。有孩子跟侯宇说,这是自己吃过的最甜的哈密瓜。
投奔落坡岭时,很多旅客都饿了许久。可落坡岭也断水断电了,怎么办?孟二梅正发愁时,有居民建议,“咱支大锅吧”。落坡岭有几栋楼房,还有一些平房。几家平房的主人就早早烧柴、支起大锅,给乘客熬粥。“几个大桶一起熬,用的是各家各户的大米、小米。”孟二梅说。
熬粥得有水,可自来水已经断了。60岁的安迎义开着自家的电动三轮车,一趟趟去山脚下拉山泉水。自己的车跑没电了,又去开哥哥家的车,最后哥哥家的车也没电了。还有居民把家里存的水也贡献了出来。安祥菊说,听说有红色预警,他家早早把水缸存满水,为了给近千口人熬粥,她家缸里一滴水没留。
当时,落坡岭的居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和外界联系上,但他们连想都没想就倾其所有。安祥菊说,整个社区没有一家掉链子的,“连平时比较小气的这次都格外慷慨”。
后来,直升机空投来了物资。看见直升机来了,孩子们都欢呼起来。侯宇说,去排队领物资时,好几个孩子都哭了。
“这就是生命至上”
除了老幼外,社区的工作人员还重点关注了旅客中的重病患者。孟二梅说,他们对所有旅客摸了底,白血病患儿、癌症患者、重度肺栓塞患者等有16人,原计划都是要去北京治病的。
8月2日凌晨,在部队的护送下,K396次列车的旅客开始向外转移。但因为道路不通,他们还得沿着铁路步行两三个小时才能到达转运点,可这些重病患者折腾不起。孟二梅上报了情况后,一场接力大转移开始了。
上级要求社区先把重病患者送到附近的王平镇。过了王平镇就没路了,有相关部门派出的大铲车在那里等候。大铲车把患者送到通路的地方,随后再用越野车接力转运。
孟二梅找了全社区底盘最高的几辆私家车,负责运送重病患者到王平镇,完成接力的第一棒。作为社区干部,安祥菊一路护送。“一路上真是步步惊心。”安祥菊说,路上不少地方都塌陷了,还有的路基被掏空了,一路上他们都捏着一把汗。
到了王平镇,部队的战士把患者安顿在铲车的铲斗里,固定后,缓缓开始前行。安祥菊说:“这些年轻的战士真是太棒了,他们紧紧护着患者。”
这个小社区释放出善意,外界也送给他们温暖。孟二梅说,社区有一名重病患者,必须24小时吸氧,否则将命悬一线。她上报这个消息后,区里派了一支小分队,走了6个小时,给社区送来了发电机和40升汽油,用于给患者制氧。
孟二梅说,看见小分队背着汽油来的时候她哭了,“这个人能活了,这就是生命至上”。
侯宇和同事带着孩子们继续着北京研学之旅,她不断给孟二梅发短信,告诉她孩子们的旅行信息。侯宇说,离开落坡岭的时候,没来得及好好说一声谢谢。
“大概我们全社区的袜子都被他们穿走了。”回忆起几天前的这段经历,快人快语的孟二梅边说边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上一篇:变相强制游客购物 一些跟团境外游成了“境外购”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微电影|时光列车一趟列车一个时代一代人的奋斗历程和社会变迁
2023-08-08 07:01
原标题:如果文物会说话丨精美铜器居然是一只洗手盆?看看古人洗手有多
2023-08-08 06:03
原标题:时隔17年第十三届“桃李杯”回归北京报名参与人数创历届之最工
2023-08-07 19:52
原标题:第四届“好汉杯”八达岭长城文创大赛发布征集令工人日报-中工
2023-08-07 19:55
原标题:在生活的夹缝中热烈逐梦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近期,电影《
2023-08-07 17:04
原标题:艺绽举行《猫神在故宫》专场观演(主题)“猫神”陪观众度过温
2023-08-07 14:52
原标题:第五届海峡两岸形象美妆艺术邀请赛开赛两岸同胞同台“比美”中
2023-08-07 14:52
原标题:2023香港小姐新气象:展现 "不被定义的美 "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
2023-08-07 15:02
原标题:以传统文化点燃文化自信,《异人之下》打造中式超级英雄工人日
2023-08-07 14:52
原标题:走进博物馆,还得爱上博物馆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今夏,
2023-08-07 15:04
原标题:“打开艺术之门”上演爵士×世界音乐马拉松(引题)12小时音乐
2023-08-07 12:03
原标题:以水墨现漓江气韵画家阳光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中新网北京8月6
2023-08-07 11:00
原标题:中央歌剧院纪念18位前辈艺术家音乐会上演(引题)“乐光永熠”
2023-08-07 10:53
原标题:国家大剧院2023八月合唱节正式启幕(引题)多民族“声生和鸣”
2023-08-07 10:52
原标题:“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在这里留下了什么故事?电影《长安三万
2023-08-07 11:04
原标题:首届朝阳捌月全民艺术节在京开幕8月5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2023-08-06 15:58
原标题:电影《孤注一掷》举行反诈公益场太原民警开展反诈大讲堂中新网
2023-08-06 16:06
原标题:在这里仰望红山亲近自然沐浴文明光明日报记者高平见习记者闫丛
2023-08-06 10:52
【视线】原标题:大运会带货能力强劲(主题)吉祥物“蓉宝”等文创产品
2023-08-06 10:06
【艺评】原标题:在生活的夹缝中热烈逐梦苏墨近期,电影《热烈》上映,
2023-08-06 10:01
原标题:中国情景喜剧30年,逗笑观众越来越难?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据
2023-08-06 09:54
原标题:吉剧高研班在长春开班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柳姗姗彭
2023-08-06 10:05
原标题:《封神》,“封神”了吗?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上官云)自
2023-08-06 09:56
原标题:家乡的炊烟雨凡“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
2023-08-06 05:53
原标题:徽州臭鳜鱼阮文生一小块臭鳜鱼,在我嘴里热闹了。好比阿庆嫂、
2023-08-06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