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握手言和”后,韩国总统尹锡悦17日结束访日行程返回首尔。
(相关资料图)
然而,尹锡悦回国后的日子可能并不好过。迎接他的是一个不满升级、内斗加剧的韩国。抗议其“屈辱外交”的集会持续不断,在野党批评称,“给国民带来耻辱,还有什么未来?”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鉴于尹锡悦政府在对日关系上做出的妥协,以及低迷的支持率,韩国执政党或将在未来输掉国会和总统选举。尹锡悦本人可能也将由此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
站在“新起点”的韩日两国,
这次能走多远?
谈及韩日首脑会谈成果,尹锡悦17日发文称,韩日两国互为最亲近的邻国,共同追求普世价值,向两国国民宣布韩日关系迎来新起点。
对此,陈洋表示,此次韩日首脑会谈的成果比预期更多:
- 双方明确重启“穿梭外交”和安保对话
- 恢复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
- 加强人文交流
- 推进半导体等高精尖科技合作
这些成果反映出韩日渴求深化双边合作,寻求淡化历史问题,建立“面向未来”的双边关系。
不过尽管如此,陈洋指出,日韩之间仍存在一些隐忧,两国关系短期内难有实质性改善,他列举了几大原因。
一是,日方对韩国政府缺乏充分信任。
由于韩国政府曾推翻韩日有关解决慰安妇问题的协定,所以,日本各政党和日本政府仍比较担心,韩国政权轮替后是否会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即韩国政府推翻现在的“第三方代赔”方案。而这并不利于日韩政府建立政治互信。
其次,新老问题交织、挑战重重。
日韩之间存在不少新老问题——“慰安妇”问题、韩日领土纷争、日本核污水排放等。而能否妥善管控和处理这些问题,将决定此次关系改善后的韩日未来的发展里程。
第三,尹锡悦面临严峻的民意挑战。
结合韩国国会当前“朝小野大”的格局,韩国政府在解决历史问题、改善对日关系方面,面临不小阻力。而若尹锡悦政府未能推进“第三方代赔”方案执行,不仅将影响韩日关系的改善进程,也将让尹锡悦此前在推进对日关系上所作的努力付诸东流。
“除非上述挑战得以完全消除,否则韩日关系将再次陷入泥淖。” 陈洋表示。“这也意味着,美国强扭的瓜不甜。因为美国只是或明或暗地干预,敦促日韩改善关系,却从没有了解到问题本质。”
他进一步分析说,近年来,受历史、领土等问题影响,韩日关系走低且难以改善。两国关系上一次改善是在2014年,当时,美国直接出面干预。但这次,没有美国较为明显且直接的干预。
“这不是说美国不愿出手调停韩日矛盾,而是反映出美国可能更希望从幕后协调,以免像上次那样在明面出手干预后不久,韩日关系再次因历史问题陷入泥淖。”
“给国民带来耻辱”,
这把火将烧到尹锡悦头上?
在韩国的对日外交政策上,尹锡悦烧了把“大火”,执意与“宿敌”日本打好交道,但韩国国内不少人并不买账。
在看到尹锡悦疑似“向日本国旗鞠躬”的争议性一幕后,朝野的不满再次爆发。前青瓦台礼宾秘书官卓贤民批评尹锡悦此举是“礼仪性错误”和“荒谬可笑”。一些韩国网友则质疑称,“如果是真的,他应该被弹劾。”
17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还在首尔市中心李舜臣将军像前举行集会,多名国会议员手举写有“给国民带来耻辱,还有什么未来?”等内容的标语,批评尹锡悦政府进行“屈辱外交”。
尹锡悦在国内是否会付出政治代价?
陈洋认为,鉴于尹锡悦政府在对日关系上做出的妥协,以及低迷的支持率,韩国执政党或将输掉2024年国会大选。这不仅将意味着当下“朝小野大”的国会格局没有改变,也意味着2027年韩国总统大选很有可能出现政权轮替。
陈洋还说,“考虑到韩国政坛每次‘变天’后出现的政治斗争,尹锡悦的对日决策很有可能在未来付出巨大政治代价。”
韩日频频互动,
传递出哪些信号?
面对近期韩日之间的互动和两国关系的变化,陈洋表示,一方面,中国与韩日互为邻国,以及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从邻国的角度而言,中国乐见日韩关系改善。
陈洋认为,这对于重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一些国家大搞“脱钩断链”的背景下。中日韩深化务实合作,将有助于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符合三方及地区共同利益。
但另一方面,韩日同为美国的盟友,从维护自身霸权、干预亚太事务、推进遏华战略的角度而言,这恐将对美国自身在东亚地区推进构建“小北约”推波助澜。
因此,陈洋指出,希望韩日关系改善不要仅拘泥于双边范畴,或是拘泥于配合美日韩安全合作的三边范畴,而是能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角度,来构建韩日新的双边关系。
正如3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所言,中方反对个别国家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希望韩日关系能够朝着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方向发展。
标签: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考古札记”原标题: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引题)“生活中的遗址博物馆”(主题)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保护设施建设、考古研究、
2023-03-18 10:43
原标题:《脐带》用母爱温暖浸润观众心灵北京日报讯(记者袁云儿)由青年导演乔思雪执导的文艺片《脐带》今天上映,在春日时节用母爱的温暖浸
2023-03-18 10:40
原标题:《雷霆沙赞!众神之怒》内地上映北京日报讯(记者王金跃)由新线影片公司出品的最新DC超级英雄电影《雷霆沙赞!众神之怒》昨天在中国
2023-03-18 10:55
原标题:打破对亚裔的偏见,他和杨紫琼一起战斗(引题)关继威:梦想这东西,你得信(主题)羊城晚报记者李丽“梦想是你一定要相信的东西,我
2023-03-18 09:39
“传承之光”原标题:古城“重现”,是这样干出来的核心阅读明太原县城始建于1375年,比故宫还“年长”31岁。当地人都管它叫“古县城”。2011
2023-03-18 09:49
原标题:风靡一时的福尔摩斯形象,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中新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上官云)福尔摩斯,是很多侦探小说爱好者很熟悉的名字。嘴叼烟
2023-03-18 09:50
原标题:听文物讲故事丨摩崖题刻“透露”:有谁在杭州西湖“到此一游”“苏轼王瑜杨杰张璹同游天竺过麦岭”,在西湖南山大麦岭,岩壁上的一方
2023-03-18 05:56
原标题:涿州王洛宾故居近日对公众开放(引题)“他让丝绸之路上的民歌传唱四方”(主题)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赵洁)3月14日,位于
2023-03-18 05:56
【作品广议】原标题:找啊找啊找亮点肖承森经常写总结的朋友,大多熟谙一个技巧,这便是寻找和发掘亮点。亮点,或许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成绩;亮
2023-03-18 05:33
原标题:工人的画(第1739期)越界广东苏永胜智能的套路吉林孙德民归陕西姬大利问题出在哪陕西李天跃变成现实黑龙江王真炫江苏陈景凯植“
2023-03-18 05:40
原标题:全村都爱“玩泥巴”5岁男孩成“传人”杨文明符皓杨光林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是云南省著名的“陶器之乡”,该村有着近300年
2023-03-17 18:44
原标题:文化和旅游部:“2023非遗品牌大会”将于本月在广州举办文化和旅游部今天上午召开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非遗品牌大会”
2023-03-17 16:53
原标题:文化和旅游部:推动中国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我国是传统工艺大国,相关非遗项目众多。在今天(3月17日)上午召开的文化和旅游部第一
2023-03-17 16:33
原标题:舞剧《五星出东方》“归乡”和田(主题)主创为当地演员进行教学指导(副题)北京日报讯(记者韩轩)3月12日至19日,由京新两地联合出
2023-03-17 11:45
原标题:“通草花女孩”王蕴玉:坚持热爱终见花开前段时间,在江苏扬州,95后女孩王蕴玉在网上火了。她用中药材通草做出的花栩栩如生,让人难
2023-03-17 11:49
原标题: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将于3月25日至26日在山西太原举行3月17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
2023-03-17 11:42
原标题: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在济南开幕58部作品精彩上演3月16日,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在山东济南开幕。开幕式后,全场观众共同观看了由山东
2023-03-17 11:41
原标题: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3月1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
2023-03-17 11:36
原标题:《读者》杂志250余幅精品插图首展亮相在插画中回味“心灵读本”之美北京日报记者安旭东摄《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40余年来在海内外
2023-03-17 10:44
原标题:“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研讨会在国博召开今天(3月16日),“盛世修典赓续文脉再铸辉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研讨会”在
2023-03-17 08:39
原标题:山西垣曲发现金代墓葬为研究丧葬文化提供实物新证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山西垣曲新城镇东峰山村金代墓葬发掘资料。墓中仿木
2023-03-17 08:48
原标题:铜俎豆夹长啥样?千年巴文化亮相中国航海博物馆由中国航海博物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寻巴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系列展•
2023-03-17 08:36
原标题:曾出土“海量”秦简湘西里耶古城遗址重启考古勘探新华社长沙3月16日电(记者明星、张格)记者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
2023-03-16 20:50
原标题:话剧《屈原》首演:彰显楚文化之美“虽命运悲惨,然内心要高洁,品行不可低下……”新编历史话剧《屈原》14日晚在武汉首演。该剧以“
2023-03-16 18:42
原标题:年轻人为何热衷参加千年庙会喝彩声此起彼伏,锣鼓声连绵不绝。“‘扶胥号’龙船朝王”正在广州南海神庙古港码头进行巡游。阔别3年,千
2023-03-16 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