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世界热文:2023年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200(四篇)

时间:2023-01-30 19:40:11    来源:可圈可点组卷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200篇一朝花夕拾,一本好书。带我走过了初二下学期生活。它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部唯一的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些文章都是从鲁迅儿时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谢于厦门。较完整的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生活的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述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将往事的画面和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音,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拚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四个人物,分别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保姆长妈妈虽然愚昧迷信,但她身上仍保存着朴实善良的一面,通过对这个人物的刻画。可反映出作者对底层劳苦人民的同情和伶爱。恩师,也就是藤野先生他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的伟大是人人所不及的。还有些简介我就不再提了,大家自己去书本里,进行挖掘吧。

这篇文中我最赞叹的就是这写作的手法实在的高啊。在文章中,作者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这篇文的诗情画意。

如果说《朝花夕拾》这篇文是鲁迅先生散文集中的经典之作,那么堪称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的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的《呐喊》可谓是为新文化运动的经典小说集了吧。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啊。

在我们需要知识的这一年代,可一定要好好读书,名人传记——《朝花夕拾》值得一看!

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200篇二一朵朵花瓣,一缕缕香气,组成了一座花园,它就是《朝花夕拾》。翻开书本,似乎真有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鲁迅先生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他是这样的大胆,敢于批判,勇于反对,看似赞美的句子实际上是在辛辣的嘲讽,见解独特,开创了我国白话小说的先河,不愧是伟大的文学家。

读了这本书,我对书中的人物感受最深的是阿长。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的劳动妇女,但她热心肠,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没有心机,像所有人一样希望自己一生平安。我很喜欢阿长,她会讲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她很和蔼,很大方,还有衍太太,我也是对她印象深刻,鲁迅先生对衍太太的描写表面上是赞美,实质上却是嘲讽和不满,衍太太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妇人。这种人是最令人们厌恶的。

这本书中最引起我共鸣的文章是《五猖会》。鲁迅先生在小时候那么向往五猖会,父亲却要求他背书,使他一点也不快乐,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同的经历,鲁迅先生真切地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认为家长们真应该看看这篇文章,听听我们孩子到心声,反省反省自己。

鲁迅先生从自己亲历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对爱国知识分子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给予深深同情并充满愤慨,对胸怀博爱的异国老师,则充满敬佩之情。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努力呢?

让我们一同拾起鲁迅先生记忆中的花瓣,了解旧中国的弊端,并为了中国更加强大而奋斗吧!

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200篇三一点一点读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朝花夕拾》,全书行文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好词佳句的华丽。讽刺,热爱,亲切、叹惋等情绪都容于书中。作者把这个社会的“吃人礼教”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逗油蛉、捉蟋蟀、遇蜈蚣、拔何手乌、摘覆盆子。呵呵,想起这些就有无限乐趣,到了三味书屋,作者认识了为人方正、质朴、博学的老师,就连书屋后的小园作者也不放过,折腊梅,寻蝉蜕,这些都让我觉得离童年好近。

就拿《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来说吧!她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迷信,不拘小节,而且还没文化,就是这样一位不被人所知的阿长,称她回家那几天,给迅哥儿买了他朝思暮想的《山海经》,为我们表现出了一位善良、可爱、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长妈妈。

藤野先生的正直与善良,他没有民族偏见,更没有歧视来自中国“我”,他尽职尽责地履行了一个教师的责任。

从这本书中,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迹,感受到了童年的天真烂漫,真实,张总这自然,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200篇四偶然收到一条朋友的短信,才发现已许久没有联系,突如其来的关心让人觉得温暖。不自觉地想起初中的生活,彼此形影不离的那段日子,平凡而冗长,却依然清晰无比,甚至是每个细节。

很早就读过鲁迅的《朝花夕拾》,文中描绘了许多他童年的生活以及早年的经历。当读到《范爱农》中的一段:“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在书上踌躇满志的鲁迅,原来也像我一样,在那个纠结的年龄里,对范爱农又爱又厌,正如我们那年为一颗糖而与好朋友争吵,继而又在好友安慰中与她深深拥抱。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当这些字句映入眼帘,我仿佛回到了自己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小时候也许就是这样吧,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不管什么都会触动我们甜甜的笑。或许每个人都在回忆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吧。即使是曾经的不开心,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仿佛当下的生活永远比不上过往的岁月。

于是本不该是朝花夕拾的年纪,却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片段。

然而,总有人说人不能活在过去,活在回忆里。我也懂得,人应活在当下,活在今朝,活在自己的阳光里。所以,“朝花夕拾”过后,能做的,只有把握当下的时光!

标签: 朝花夕拾 三味书屋 就是这样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 贾环的灯谜真的不通吗?

    原标题:贾环的灯谜真的不通吗?张德斌元宵节将至,想起《红楼梦》中写节俗,着墨最多的就是元宵节,其中第二十二回更是用半回书写了“制灯迷

    2023-01-30 17:46

  • 天天速看:导演杨木:用水墨三维营造“东方感”

    原标题:《中国奇谭》原创故事《林林》像一篇散文(引题)导演杨木:用水墨三维营造“东方感”(主题)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由上海美

    2023-01-30 16:46

  • 春节档开好头 兔年电影蓄势待发 天天头条

    原标题:春节档开好头 兔年电影蓄势待发作为全年电影市场的前哨战,2023年春节档交出亮眼成绩单。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2023年春节档(1月21

    2023-01-30 16:56

  • 【世界热闻】首次明确!北京划定中轴线保护区域范围边界

    原标题:北京划定中轴线保护区域范围边界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罗鑫)《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近日正式公布实施,首

    2023-01-30 16:33

  • “今日中国”艺术周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开幕|天天快讯

    原标题:“今日中国”艺术周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开幕据新华社澳大利亚阿德莱德1月28日电 (记者岳东兴、吕薇)“今日中国”艺术周活动28日在澳

    2023-01-30 15:49

  • 每日资讯:贺岁栏目剧《吉聚欢喜》收官,平凡年味故事抚慰人心

    原标题:贺岁栏目剧《吉聚欢喜》收官,平凡年味故事抚慰人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七个令人捧腹的故事,七种滋味不同的年味,七场关于家

    2023-01-30 15:36

  • 线下“复活”,线上文艺也还可以继续

    原标题:线下“复活”,线上文艺也还可以继续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月28日06时,2023年春节档期总票房超68亿,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榜

    2023-01-30 15:51

  • 涉案剧《狂飙》:聚合现实主义与主流价值 消息

    原标题:涉案剧《狂飙》:聚合现实主义与主流价值工人日报—中工网 记者苏墨日前,由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权威

    2023-01-30 15:41

  • 河南温县:正月里来乡土剧团进城唱大戏

    原标题:河南温县:正月里来乡土剧团进城唱大戏1月29日,在温县文化广场,演员在演出前化装。元宵节前夕,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文化部门邀请当地8

    2023-01-30 15:34

  • 喜剧《胡锦初借妻》 将欢声笑语带到更多剧场|今日播报

    原标题:喜剧《胡锦初借妻》周五亮相天蟾逸夫舞台(引题)将欢声笑语带到更多剧场(主题)解放日报讯(记者诸葛漪)“没有轮到自己唱,还是要

    2023-01-30 14:56

  • 固安施孝生态文化陵园-每日快讯

    原标题:固安施孝生态文化陵园(主题)固安县合法性经营公墓施爱人间孝行天下(副题)固安施孝生态文化陵园誓一座集观光、旅游、休闲、缅怀先

    2023-01-30 14:41

  • 环球看点!喜剧《人生路不熟》定档五一

    原标题:上海出品合家欢公路喜剧(引题)《人生路不熟》定档五一(主题)解放日报 讯(记者钟菡)由易小星执导的合家欢公路喜剧《人生路不熟

    2023-01-30 14:44

  • 全球要闻:近600年前皇家壁画“立体重现”

    原标题:全新建成的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开馆试营业(引题)近600年前皇家壁画“立体重现”(主题)北京晚报记者孙云柯制图张存北京晚报记者吴镝摄

    2023-01-30 14:40

  • 中国脱口秀赴美巡演

    原标题:中国脱口秀赴美巡演(主题)首站西雅图,单场时长3小时(副题)解放日报讯(记者诸葛漪)美国当地时间1月27日晚,位于美国西雅图市中

    2023-01-30 14:51

  • 真人秀,核心应该是“真”-通讯

    原标题:真人秀,核心应该是“真”大众日报记者朱子钰大众日报实习生韩钰综艺《无限超越班》自开播以来热度不断,作为一档演技竞技类真人秀节

    2023-01-30 13:42

  • 礼在时光里的变迁

    原标题:礼在时光里的变迁大众日报记者于国鹏大众日报通讯员王君春节前后,免不了串门走亲戚。所谓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各地礼俗往往有些

    2023-01-30 13:54

  • 外国友人“邂逅”山东年俗 同享“中国年味”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外国友人“邂逅”山东年俗同享“中国年味”中新网潍坊1月29日电 作者:孙婷婷赶年集、舞龙表演、贴春联、写福字、包饺子

    2023-01-30 13:47

  • 北美票房:《阿凡达:水之道》总票房破21亿美元

    原标题:北美票房:《阿凡达:水之道》总票房破21亿美元中新社洛杉矶1月29日电(记者张朔)《阿凡达:水之道》(Avatar:TheWayofWate

    2023-01-30 13:55

  • 影院复苏靠什么? 全球最资讯

    原标题:影院春节一天的收入相当于此前两月总和(引题)影院复苏靠什么?(主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实习记者付垚记者吴阳“这个春节每天都是7

    2023-01-30 13:48

  • 宋元明三代的建阳坊刻小说-全球报道

    原标题:宋元明三代的建阳坊刻小说涂秀虹作为宋元明三代刻书中心之一的福建建阳,僻处东南边隅、闽北丛山深处,却长期为古代小说之编刊中心,

    2023-01-30 11:34

  • 韦应物《滁州西涧》是否有寄托 头条

    原标题:韦应物《滁州西涧》是否有寄托徐楠韦应物七绝《滁州西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一类读者只是爱重诗人那“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

    2023-01-30 11:55

  • 年味浓郁!花式作业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 微头条

    原标题:年味浓郁!花式作业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文汇报记者张鹏这个新年里,嘉定区卢湾一中心实验小学三年级5班的储菲婉和爸爸妈妈一同制作了佳

    2023-01-30 11:38

  • 简讯:年味淡了吗

    原标题:年味淡了吗陈俊江年味淡了!年味淡了吗?过年了,常听有人感慨年味淡了。这个话题有点意味。年味是个什么味?有人说年味是传统年俗的

    2023-01-30 11:51

  • “百花迎春”大联欢奏响春天序曲_速读

    原标题:“百花迎春”大联欢奏响春天序曲人民日报海外版电(记者赖睿)作为中国文联已有20年历史的重要品牌活动,“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

    2023-01-30 11:57

  • 苗族“跳月”闹新春 环球热闻

    原标题:苗族“跳月”闹新春 1月29日,苗族群众在中排村参加“跳月”活动。当日是大年初八,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龙山镇中排村

    2023-01-30 10:33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