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课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6、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我们XX区100多位老师在教育中心郭主任的带领下,赴山西XX,学习课改经验,同时听了候城中学教导主任和XX教研室主任张XX的课改讲座,体会很深。
20日,兵分两路,我们小学组去的是XX实验小学。走进校园,给人的感觉是书香味极弄,校园散发着书香气息,校园到处是激励学生的板报,校园文化做得很好。我听了两节数学课,上课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小组交流,展示点播犹如轻车熟路,最让我吃惊的是几千人的学校,大课间学生井然有序,做操也个个精神焕发。课改,改的不仅仅是课堂,让学生的各方面都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20日下午听了XX中学教导主任的讲座,21日,听了张主任的讲座。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张主任的讲座,《深化课改突破瓶颈,构建优质素养课堂》,强调的是素养,重点是突破。八个瓶颈,张主任的突破瓶颈的方法,个个精彩,使人浮想联翩。本次张主任的讲座早些时候就有所接触,当时感觉挺新奇、也挺茫然;时隔很长一段时间,再次去聆听,让我意外的是竟有如此不同的感受,多年工作积淀已让我能以更加成熟的心态和理性的思维去审视课改。
为什么要课改?张主任分析的是那么真实、那么逻辑。切身体会,因为我们就是被"满堂灌" 的教育模式毒害的一代,能力、口才、思维被曾经的"满堂灌"套上了枷锁,以至于大把大把的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融入不到社会。作为"受害者"、作为教师为了不让下代孩子重蹈覆辙,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使命去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这将成为我课改之路的最大动力,相信认识到这一点我将会更加主动地去面对未来的工作。
几年的校本课改,让我已不再迷茫。上一年学习太古课改,小组建设和小组评价初见成效,但是还不够完善,张主任突破八个瓶颈,给我找到了方法,因此本学年仍需扎实;而教师的讲、学生的学这些"软件"要怎样开发才更高效、更科学,这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旅行社诚信经营承诺书范文精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去油脂博物馆探寻“千年油脉”光明日报记者张锐通讯员李玲玲炎
2023-08-09 11:56
原标题:重视海派京剧的地域性特色和时代性特征(主题)——由经典海派
2023-08-09 11:59
原标题: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引题) 书香氤氲
2023-08-09 12:06
原标题:古画中的消夏文化王韧今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2023-08-09 11:57
原标题:亚运为“媒”增活力,文旅产业融古今(主题)“国际纺都”浙江
2023-08-09 11:53
原标题:奥斯卡提名纪录片《火山挚恋》定档8月18日羊城晚报记者李丽纪
2023-08-09 10:53
原标题:青春群像折射人生百态,《追光的日子》广东卫视热播(引题)
2023-08-09 10:55
原标题:11部首演剧目荟萃2023国际戏剧邀请展(引题) 在演艺大世界,
2023-08-09 11:00
原标题:“熊猫杯”征文大赛启动人民日报北京8月8日电(记者张贺)近日
2023-08-09 10:52
原标题: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光明日报记者刘已粲光明日报通讯
2023-08-09 10:52
原标题:文艺作品“传统热”值得关注近日,展示大唐风采的《长安三万里
2023-08-09 10:04
原标题:一份战地简报引出一部舞台经典,全新武戏程式开创现代京剧先河
2023-08-09 10:07
原标题:王舸:用芭蕾语汇讲中国故事北京日报记者李洋著名舞蹈编导王舸
2023-08-09 09:58
原标题: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活动落幕(引题) 天歌群舞《凝·芳》获
2023-08-09 10:01
原标题:顶级富豪赤膊上阵的流量炒作雨馨还记得“马扎之战”吗?据马斯
2023-08-09 09:53
原标题:从影50年拥有“监制”新身份(引题) 任达华:我是来学的,不
2023-08-09 08:56
原标题:复排版《少年天子》月底登台北京日报讯(记者高倩)“幽香缕缕
2023-08-09 09:00
原标题:专家学者研讨古文字学人才培养人民日报雄安8月7日电(记者杨立
2023-08-08 16:01
原标题:海淀:“书香人海”读书会启动北京日报讯(记者孙颖)“书香智
2023-08-08 16:07
原标题:展现境外诈骗工厂骇人内幕(引题) 《孤注一掷》内容“逼真写
2023-08-08 16:00
原标题:景德镇御窑瓷器走进恭王府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邹雅婷近日,“四
2023-08-08 15:55
原标题:纪录片《郭味蕖》开播人民日报北京8月7日电 (记者刘阳)今年
2023-08-08 15:53
原标题:“让读者在作品中听到中国在歌唱”(主题)——关于长篇小说《
2023-08-08 14:05
原标题:服饰版型宽大、上衣下裳、绣工精致为年轻人提供新的文化体验方
2023-08-08 14:00
原标题:演员康勇:带川剧变脸“破圈”吸睛新生代龙奕彤四川日报全媒体
2023-08-08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