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油脂博物馆探寻“千年油脉”
【资料图】
光明日报记者 张锐 通讯员 李玲玲
炎炎夏日,在武汉轻工大学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鸟叫声中,记者走进了中国油脂博物馆——一座被橄榄树与油茶树、向日葵和芝麻等各色木本与草本油料作物簇拥着的建筑。这是我国唯一的油脂博物馆,被业内人士誉为“千年油脉一馆承”。
中国是最早种植油料作物、制取和使用油脂的国家之一。“油脂”散见于我国历代典籍中。《礼记·内则》中出现了“脂膏”一词。唐代孔颖达疏:“凝者为脂,释者为膏。”《本草纲目》载:“凡凝者为肪为脂,释者为膏为油。”换言之,液态称之油,固态谓之脂。
中国油脂博物馆负责人王丽英介绍,油脂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先秦始萌,油脂闪耀于文明之焰;春秋争鸣,油脂溢彩于辐辏之间;唐代兴盛,油坊应运而生;近世变局,油厂新生维艰;新中国成立,油脂工业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油脂科技日新月异。
目前,中国油脂博物馆共有藏品8000余件,其中铜器、瓷器、陶器、石器、木器等300余件,粮油票4000余枚,火花2800余盒,文献近1000册,另有油料标本、作物及油品近1000种。博物馆设有古代油脂、近现代的油脂工业、油脂行业名家简介、油脂学会名校名企、油脂科技及粮油安全、企业油品等展区。
中国油脂博物馆里,既有各式或拙朴或精巧的油灯,也有古色古香的明代卧式木榨,还有各种现代榨油机器,而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馆里展陈的油票。
上海1966年四两油票、陕西1972年三市两油票、宜昌1984年二市两油票、济南1993年七百五十克油票……小小的油票,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物资匮乏的艰难岁月。
今年5月,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名誉会长、中国油脂博物馆终身荣誉馆长王瑞元,专程来到武汉,向博物馆捐赠了7000余份珍贵藏品。其中,有一批油票极其珍贵。
王瑞元介绍,捐赠的油票中面值最小的只有五分五厘,是1965年河南镇平县印发的供“四清”工作队队员在农民家吃饭时使用的临时食用油票。当时每人每月仅供应半斤食用油,算下来每人每餐0.055两(五分五厘)。1965年城镇居民每人每年6斤食用油的定量供应,与2022年每人每年53.2斤的敞开供应形成鲜明对比。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同样,一滴油也可以反映我们国家在数十年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黄凤洪说,如今我们的食用油不仅完全够吃,而且要吃得好、吃得健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为生动开展油料作物知识科普,2023年,中国油脂博物馆启动油料文化园建设。油料文化园面积约6200余平方米,共种植油茶树、油牡丹等木本油料作物360余棵。7月初,随着油料文化园里一株株向日葵张开了笑脸,这里成了学校师生和外来游客的热门打卡地。王丽英透露,待收获后,博物馆还要引导学生们亲自体验榨油。
武汉轻工大学党委书记王立兵表示,学校作为粮油食品领域特色高校,希望通过此项活动让大学生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种植乐趣、培养亲农情感,在劳动实践中增长才干,涵养爱校荣校情怀。
据统计,自2021年10月开馆以来,中国油脂博物馆对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每年开放300余天,迄今已接待参观者30000人次。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王丽英表示,中国油脂博物馆正致力于打造中国油脂文化的展示基地、油脂技术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基地、油脂科技的研发与创新成果展示基地、油脂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争取在油脂领域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标签:
上一篇:重视海派京剧的地域性特色和时代性特征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去油脂博物馆探寻“千年油脉”光明日报记者张锐通讯员李玲玲炎
2023-08-09 11:56
原标题:重视海派京剧的地域性特色和时代性特征(主题)——由经典海派
2023-08-09 11:59
原标题: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引题) 书香氤氲
2023-08-09 12:06
原标题:古画中的消夏文化王韧今年入夏以来,全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2023-08-09 11:57
原标题:亚运为“媒”增活力,文旅产业融古今(主题)“国际纺都”浙江
2023-08-09 11:53
原标题:奥斯卡提名纪录片《火山挚恋》定档8月18日羊城晚报记者李丽纪
2023-08-09 10:53
原标题:青春群像折射人生百态,《追光的日子》广东卫视热播(引题)
2023-08-09 10:55
原标题:11部首演剧目荟萃2023国际戏剧邀请展(引题) 在演艺大世界,
2023-08-09 11:00
原标题:“熊猫杯”征文大赛启动人民日报北京8月8日电(记者张贺)近日
2023-08-09 10:52
原标题: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光明日报记者刘已粲光明日报通讯
2023-08-09 10:52
原标题:文艺作品“传统热”值得关注近日,展示大唐风采的《长安三万里
2023-08-09 10:04
原标题:一份战地简报引出一部舞台经典,全新武戏程式开创现代京剧先河
2023-08-09 10:07
原标题:王舸:用芭蕾语汇讲中国故事北京日报记者李洋著名舞蹈编导王舸
2023-08-09 09:58
原标题: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活动落幕(引题) 天歌群舞《凝·芳》获
2023-08-09 10:01
原标题:顶级富豪赤膊上阵的流量炒作雨馨还记得“马扎之战”吗?据马斯
2023-08-09 09:53
原标题:从影50年拥有“监制”新身份(引题) 任达华:我是来学的,不
2023-08-09 08:56
原标题:复排版《少年天子》月底登台北京日报讯(记者高倩)“幽香缕缕
2023-08-09 09:00
原标题:专家学者研讨古文字学人才培养人民日报雄安8月7日电(记者杨立
2023-08-08 16:01
原标题:海淀:“书香人海”读书会启动北京日报讯(记者孙颖)“书香智
2023-08-08 16:07
原标题:展现境外诈骗工厂骇人内幕(引题) 《孤注一掷》内容“逼真写
2023-08-08 16:00
原标题:景德镇御窑瓷器走进恭王府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邹雅婷近日,“四
2023-08-08 15:55
原标题:纪录片《郭味蕖》开播人民日报北京8月7日电 (记者刘阳)今年
2023-08-08 15:53
原标题:“让读者在作品中听到中国在歌唱”(主题)——关于长篇小说《
2023-08-08 14:05
原标题:服饰版型宽大、上衣下裳、绣工精致为年轻人提供新的文化体验方
2023-08-08 14:00
原标题:演员康勇:带川剧变脸“破圈”吸睛新生代龙奕彤四川日报全媒体
2023-08-08 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