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资料图】
演员康勇:带川剧变脸“破圈”吸睛新生代
龙奕彤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成都大运会上的变脸表演,是川剧变脸艺术历史上一个新发展、新突破!”7月底,当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演员康勇亮相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后,他的师父、著名川剧变脸艺术家彭登怀激动地送上祝福。当晚,康勇率领变脸方阵亮相约1分钟,他在最后20秒变了12张脸,还变出了“熊猫花花”的脸谱,也让全世界的观众耳目一新,认识到来自天府之国的川剧。有外国运动员提到川剧变脸直呼神奇,还有不少年轻观众开玩笑:“原来川剧变脸的尽头是熊猫!”
儿子做参谋,20秒“飞脸”12张
在开幕式的表演中,康勇站在方阵最前边,身着红金黑戏袍,红、黄、绿等颜色的脸谱,令大家目不暇接,当他出乎意料地变出特制的“熊猫花花”脸谱时,现场观众激动不已,鼓掌喝彩此起彼伏,随后康勇褪下脸谱露出真容。
康勇也是大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成员之一,他和总导演陈维亚最初策划商量时就发现,整台晚会的现代元素不少,因此想在传统上做些结合,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川剧又是巴蜀瑰宝,在此创新再合适不过。
如何在短时间抓住观众眼球?脸谱颜色更简洁鲜明,变脸速度加快,增加了特制熊猫脸谱,是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变脸的主要创新点。康勇说幕后离不开一位“小观众”——康勇8岁的儿子。起初他在家练习变脸时,动作节奏相对单一,儿子对他说:“爸爸,好看是好看,但是你老用同样速度做同样的动作。”康勇心想确实如此,于是迅速改良简化了原有复杂的脸谱,精简了颜色的组合和服装的搭配,变脸时节奏有快有慢,考虑到现代观众快节奏的审美习惯,一般川剧表演是4至5分钟最多变9张脸谱,被称为“九变化身”,这次康勇把脸谱数量增加到12张,这个数字与开幕式的倒计时吻合——成都代表文物“太阳神鸟”等距分布着12道旋转的齿状金芒,这使整个表演看起来既大气简洁,又不失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韵。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在20秒内完成,对变脸技法的纯熟度有极高的要求。全过程要做到“准、巧、精”,不仅要完整呈现每张脸谱,还要像“电脑编程”一样让变脸的“款式”和顺序都准确无误。
体力也是一大考验。大运会彩排期间每天气温30℃以上,表演时康勇需要在脸上贴约5厘米厚的脸谱,闷热又缺氧,再加上全副武装的戏服和头顶上十多斤重的戏服头饰,让他很多次都在中暑边缘。他笑称自己可能是“人来疯”,只要上场音乐一响,就忘记了一切,沉浸在表演中。有次他彩排完下场,看起来走得很威武挺拔,但其实谁也没有看出来,他已经被厚重的头饰和炎热的天气压得喘不过气来,走到没有摄像机的地方时,他马上一头栽下来。
发挥“康氏特色”,创作“熊猫花花”脸谱
提到自己亲手创作的“熊猫花花”脸谱,康勇笑着说道:“我的表演风格传承的是‘彭式风格’,这个最后亮相的熊猫脸谱希望能发挥‘康式特色’。”演出前他找来熊猫花花的不少照片,选取其最有代表性的黑眼圈等进行描摹,绘制脸谱。
这种创新意识是师父彭登怀种下的,康勇很佩服师父对川剧变脸的传承和大胆创新。2004年,康勇正式拜彭登怀为师,同年参加央视、湖南卫视等节目录制,那一年也是康勇表演事业取得成就的起点。彭登怀曾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他有一段师生情谊,更多的是因为他在川剧方面的刻苦磨练,以及他与彭登怀对川剧的创新有着一致的想法,他不仅在变脸方面细微细致,在川剧唱腔中也下苦功夫钻研学习,在校内的专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康勇在此后表演生涯中,也常常加入自己的创新与思考,将各种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在如今大运会的成功演出之后,康勇也收到了非常多的好评与赞许,康勇认为自己更应该继续踏踏实实地为川剧的传承努力、钻研和探索川剧变脸的新路子,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跨界融合以及更多的人可以真的了解川剧、喜爱川剧,而他也将培养传承者,携手继续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不断前进。
人物名片
康勇
四川阆中人,国家二级演员,从事川剧表演30余年,师从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彭登怀,参演剧目50余部,近年来担任了新编历史川剧《双天官》《尘埃落定》《烈火中永生》等剧主要演员,并参与助导多部舞台戏剧及晚会,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以变脸绝技惊艳世界观众。
标签:
上一篇:细心研磨剧情,才能让《潜行者》站到高光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原标题:演员康勇:带川剧变脸“破圈”吸睛新生代龙奕彤四川日报全媒体
2023-08-08 11:57
原标题:细心研磨剧情,才能让《潜行者》站到高光中文汇报记者卫中正如
2023-08-08 12:02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回应社会关切(引题) 将继续解决博物馆预约难问题
2023-08-08 12:01
原标题:专访|《长相思》总导演:古装剧里依然有真实的人和情感澎湃新
2023-08-08 11:58
原标题:张艺谋首次涉足公安题材(引题) 《坚如磐石》国庆档上映(主
2023-08-08 11:06
原标题:文博日历丨立秋“咬秋”咬的是什么8月8日迎来立秋节气古代文艺
2023-08-08 11:03
原标题:王霏霏:想塑造不一样的“小辣椒”中新网北京8月8日电(刘越)8
2023-08-08 10:04
原标题:走进曹禺剧院体验沉浸式感官戏剧(引题) 《寻找戏剧家》,闭
2023-08-08 10:06
原标题:国宝画重点|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
2023-08-08 09:06
原标题:微电影|时光列车一趟列车一个时代一代人的奋斗历程和社会变迁
2023-08-08 07:01
原标题:如果文物会说话丨精美铜器居然是一只洗手盆?看看古人洗手有多
2023-08-08 06:03
原标题:时隔17年第十三届“桃李杯”回归北京报名参与人数创历届之最工
2023-08-07 19:52
原标题:第四届“好汉杯”八达岭长城文创大赛发布征集令工人日报-中工
2023-08-07 19:55
原标题:在生活的夹缝中热烈逐梦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苏墨近期,电影《
2023-08-07 17:04
原标题:艺绽举行《猫神在故宫》专场观演(主题)“猫神”陪观众度过温
2023-08-07 14:52
原标题:第五届海峡两岸形象美妆艺术邀请赛开赛两岸同胞同台“比美”中
2023-08-07 14:52
原标题:2023香港小姐新气象:展现 "不被定义的美 "羊城晚报记者胡广欣
2023-08-07 15:02
原标题:以传统文化点燃文化自信,《异人之下》打造中式超级英雄工人日
2023-08-07 14:52
原标题:走进博物馆,还得爱上博物馆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陈俊宇今夏,
2023-08-07 15:04
原标题:“打开艺术之门”上演爵士×世界音乐马拉松(引题)12小时音乐
2023-08-07 12:03
原标题:以水墨现漓江气韵画家阳光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中新网北京8月6
2023-08-07 11:00
原标题:中央歌剧院纪念18位前辈艺术家音乐会上演(引题)“乐光永熠”
2023-08-07 10:53
原标题:国家大剧院2023八月合唱节正式启幕(引题)多民族“声生和鸣”
2023-08-07 10:52
原标题:“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在这里留下了什么故事?电影《长安三万
2023-08-07 11:04
原标题:首届朝阳捌月全民艺术节在京开幕8月5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2023-08-06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