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增城头茬仙进奉开售 即时零售平台30分钟可尝鲜)
盛夏蝉鸣时,岭南荔枝红。正值6月底,在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一处荔枝基地,有“荔枝皇后”之称的仙进奉已陆续进入到采摘期。果皮鲜红、果实个大饱满呈心形,果肉软滑多汁,味道清甜带有蜜香味,作为岭南荔枝的优秀晚熟品种,受“龙舟水”天气影响,今年的仙进奉“虽迟但到”,凭出众的口感让不少老广直呼“真系正”。
记者从增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3年增城仙进奉种植面积约3万亩,产量在1万吨左右,就在今年6月初,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介发布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通知》,其中在18个水果园艺类主导品种中,增城区仙进奉荔枝榜上有名,且是唯一荔枝类品种。近年来,广州增城区凝心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原产于增城区仙村镇基岗村的特色农产品——仙进奉荔枝为例,一头连着当地村民、种植农户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发动机”。
(资料图片)
▲图为广州增城荔枝基地,果农冒着暑热采摘荔枝 摄影/王一强
老树也有“新管家”,给荔枝做“扒皮师”?大学生返乡投入“甜蜜事业”
如果你在广州CBD上班,拿着约30万元的年薪,工作待遇稳定,还会考虑回农村发展吗?4年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戴浩贤就亲身经历过这样一场考验。1994年出生的戴浩贤祖籍广州番禺,父母都是农民,在戴浩贤的印象里,小时候每到丰收季节,父母经常为水果销路发愁,那时的他暗下决心不能再走父母的老路,于是他大学毕业后进入广州CBD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财务经理,年薪近30万元。可每次和父母通话的时候,父母还是“三句话离不开水果”,为人子女,戴浩贤很心疼父母,经过多番权衡思考,2019年他辞去白领工作,从繁华的珠江新城回到家乡农田,成为一名新农人,同时还成立了合作社,开始了本地水果规模化种植与销售的探索。
“这里就是我负责的荔枝基地,有将近上万颗果树,大部分是 30年树龄的老树,我现在就负责给这些老树做经纪人、‘新管家’,帮助基地收获的荔枝对接电商销售平台,负责运营荔枝从‘下树到上架’的一系列流程。”在增城区石滩镇石塘村,“小佳荔”基地负责人戴浩贤介绍。
回到农村后,戴浩贤整日在农田里奔波,向老农学习产品种植的技巧,对广州本地出品的水果如番石榴、无花果、黄皮、荔枝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口感进行改良、把关,并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与运营理念,特别是带来了“互联网+农业”模式。他用自身学到的知识与经验,探索出一条属于90后新农人的农村电商发展之路。2022年,戴浩贤负责的合作社收入达180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3000万元,有效带动数百本地农户家门口就业,收入普遍上涨了20%以上。
▲图为广州增城荔枝基地,戴浩贤(左一)与农户在一起 摄影/王一强
正值荔枝上市繁忙季节,戴浩贤时常要穿梭在增城区各大荔枝基地采购荔枝,品尝水果口感、测试甜度等,创业以来,戴浩贤长了20多斤体重,为甜蜜的水果事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戴浩贤介绍:“通过美团买菜,我们发现本地消费者非常偏爱本地水果,2020年以来基地通过美团买菜陆续上线了番石榴、黄皮,荔枝等,销量提升非常明显,现在我们的合作社收入差不多翻了4-5倍。”
戴浩贤表示,在美团买菜等平台上,他可以将水果产量和销量做有预见性的调整。在销售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地对水果品质、标准进行提升,而用户的“动态”反馈,也会反哺农业生产、采摘等环节,进一步反馈基地做得更好。
“剥开荔枝皮,会看到荔枝果柄和果皮交界的地方,这个位置叫做果蒂,如果你看到果蒂发黑,说明多半是被虫子入侵了。”在位于“小佳荔”增城荔枝分拣和加工中心,韩美桥讲起荔枝挑选头头是道。90后女生韩美桥是增城区荔城街龙角村人,大学毕业后,她先是在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从事行政工作,今年是她返乡做荔枝事业的第三年,现如今负责把控荔枝品质工作。她自称:“整天给荔枝扒皮做检查,水果有测糖师,荔枝有专业扒皮师。”荔枝繁忙季,她需要给荔枝扒皮、抽检是否有虫果和坏果,每天扒几百颗荔枝不等。
▲图为给荔枝扒皮 摄影/王一强
“荔枝扒皮,又叫破果,专业术语叫内部破坏性检测工作,”韩美桥告诉记者,扒皮检验的荔枝,是要专门供给美团买菜的,由于要满足本地用户,30分钟吃上新鲜荔枝,对于荔枝的品质、口感要求更高,荔枝采摘下来后要进行预冷处理,然后分选和粗加工,这些环节吸纳到周边大量农户务工,高峰季需要上千人,月收入稳定在6000元-8000元左右。
记者从广州市增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当前增城区积极推动省级仙进奉荔枝产业园扩园拓面,实行“一园多区”发展模式,推进荔枝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实现区域联动发展,2022年产业园总产值达6.82亿元,联农带农2725户,农民人均收入38046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21%。仙进奉作为增城荔枝代表,已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极大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增收。
即时零售加速“仙进奉”出村进城,30分钟可尝鲜
▲图为头茬仙进奉 摄影/王一强
据1600多年前东晋顾微所著的《广州记》记载,增城荔枝的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自古以来,精勤的增城人民潜心钻研荔枝育种、嫁接、促花、保果等生产技术,积淀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城荔枝成为栽培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厚、栽培技术最完整、品种最多、品质最优、优质品种最多、价格最贵、品牌最响的岭南佳果,而仙进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品种代表。
美团买菜水果采购广州组工作人员陈坤杰介绍,增城仙进奉是该平台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广州“本地尖货”。通过品质把控、供应链建设、线上推广等资源倾斜,帮助本地特色农产品擦亮品牌名片,确保本地消费者尝到“第一口鲜”。今年6月以来,美团买菜广州本地荔枝销量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4倍以上,全国荔枝销量对比去年同期更是增长10倍以上。此外,产自广州增城的桂味、糯米糍、仙进奉等荔枝品种也借助“30分钟快送”的即时零售服务,第一时间送至北上广深等家庭餐桌。
▲图为头茬仙进奉 摄影/王一强
白居易曾在《荔枝图序》里这样描述荔枝的风味变化:“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指的是荔枝的最佳赏味期限在三天以内。“而即时零售可以使得荔枝从采摘到品尝,更快更便利。”陈坤杰告诉记者,广东消费者对鲜的要求更为极致。鲜,一是要求源头农产品品质好,二要求冷链和配送履约效率高,美团买菜30分钟快送超市,比其它线上方式更快更稳更便利,基地直连餐桌,满足广东人人足不出户,吃到现摘荔枝的需求;同时美团买菜在北上广深、佛山、武汉及苏州,构建以前置仓为基础的本地零售基础设施网络,保障了源头直采的增城荔枝得以对接全国大市场,助力本地尖货走出去,卖出名,卖得好。
▲图为美团买菜“荔枝大赏”页面摄影/王一强图源美团买菜App
据了解,为方便消费者加深了解多品种荔枝的产地、口感、特点,美团买菜还于近期上线了“荔枝大赏”专属页面,如何“知时而食”?如何挑选荔枝?荔枝怎么吃才不上火?用户先了解再下单,开启更中意的夏日荔枝“多巴胺”;同时开启“岭南风物馆”,主推增城桂味、仙进奉等荔枝,将流量持续给到本地尖货。
拓展即时零售市场增城荔枝探索“土特产”创新路
▲图为广州增城荔枝基地 摄影/王一强
据了解,广州市增城区把以荔枝为试点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建设目标定为“个十百千万”工程:即通过一个荔枝试点农产品,打造三十个农村电子商务网点,覆盖区内二百个规模种植主体,培训千名农村电子商务、种植技术人才,带动万名农民增收,2022年底,基本完成增城荔枝“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建设任务,探索形成符合增城区实际、可复制推广的“增城模式”,而即时零售也是涌入的互联网业态之一。
记者了解到,2022年起,美团买菜在全国启动了“本地尖货”项目,在地方政府指导下,通过产地直采、批量采购、流量扶持等方式,为本地特色商品拓展销量、扩大影响力。目前,北京密云水库鱼、庞各庄西瓜;上海南汇8424西瓜;广州南沙的新垦莲藕、南沙番石榴、从化砂糖橘、肇庆高要罗氏虾等多地特色农品均已纳入美团买菜“本地尖货”,产品销量及品牌知名度均有所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即时零售,是指通过即时物流等履约能力,拓展和连接实体商户、仓储等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的新型零售业态。其具有“近快好”的特点,就近提供供给、快速完成履约、减少流通环节的冗余和损耗,以足够快的方式实现本地农货“从田间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头”的空间转移,使产地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近,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
以消费促产业,以产业促就业,即时零售正在助销越来越多像增城仙进奉荔枝一样的本地尖货,持续探索“土特产”创新路。(CIS)
标签:
上一篇:广骏集团控股:公司股份已自上午九时正起短暂停止买卖|天天头条
下一篇:最后一页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聚焦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丨原标题:厚重山西大有可为山西日
2023-06-28 11:50
原标题:县城音乐节:不愿昙花一现解放日报记者刘畅今年夏天,长三角城
2023-06-28 11:42
原标题:演员吴越澄清:网传“吴越”书法不是我创作的记者师文静近日,
2023-06-28 11:56
原标题:泰国艺术片《记忆》中国票房全球最高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董铭对影
2023-06-28 11:52
原标题:感受津派文化畅叙合作友谊(主题)张工博尔格·布伦德出席2023
2023-06-28 11:51
原标题:国宝“白马作”毛笔:印证汉代文职官吏“簪笔”习俗华西都市报
2023-06-28 10:49
原标题: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呈现中华文化大餐6月27日,在
2023-06-28 10:40
原标题:西周铜器“史墙盘”:284个字讲述家国历史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2023-06-28 10:38
原标题:广州考古发现商时期文化遗存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
2023-06-28 10:46
原标题:北京电影学院第三届学院奖颁奖(主题)张艺谋、于冬、张嘉益、
2023-06-28 10:32
原标题:茅盾文学奖小说搬上京剧舞台(主题)国家京剧院新创现代京剧《
2023-06-28 09:41
原标题:《钟馗嫁妹》糅合话剧与京剧北京晚报讯(记者高倩)日前,话剧
2023-06-28 09:54
原标题:近40部中外影片鏖战暑期档(主题)电影市场将迎来新一轮观影高
2023-06-28 09:36
原标题:相聚天津见证美妙夜晚(主题)──2023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文化
2023-06-28 09:56
原标题:土家山乡的农民画室光明日报记者张国圣李宏早上8点多钟,曾云
2023-06-28 09:36
原标题:中华书局“康雍乾”传记再版北京晚报讯(记者路艳霞)中华书局
2023-06-27 16:49
原标题:61天呈现76场演出主办12个主题夏令营(引题) “打开艺术之门
2023-06-27 16:55
原标题:《疯狂元素城》:想象力“蒸发”,无厘头的爱情皮克斯动画新作
2023-06-27 16:38
原标题:“好声音”官宣导师全新阵容今晚报讯(记者高爽)2023年《中国
2023-06-27 16:33
原标题:天津取景拍摄城市烟火气倍感亲切(引题) 电视剧《熟年》呈现
2023-06-27 16:34
原标题:鲁奖得主夏坚勇历时十余载大成之作“宋史三部曲”推出工人日报
2023-06-27 15:47
原标题:国博举办新疆历史文物展(引题) 生动呈现文化交融的壮丽史诗
2023-06-27 15:39
原标题: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入选名单公布中国文化报讯(记者
2023-06-27 14:45
原标题:工业情感励志剧《淬火丹心》广东卫视热播(引题) 取材武钢,
2023-06-27 14:41
原标题:河南考古又有新发现:精美壁画墓现身郑州记者从河南省文物考古
2023-06-27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