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正文

当前速读:甘肃崇信:土壤地膜残留监测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夯基垒石”

时间:2022-11-30 17:15:47    来源:中国农网    


(相关资料图)

“地膜玉米产量高,但农田残膜难处理,让人很头疼。”甘肃平凉市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村民赵海娟告诉笔者,残膜掩埋难降解,粮食种在地里还压苗,焚烧之后气味刺鼻、污染环境。

为全面掌握全县农田土壤中地膜残留情况,准确评价覆膜种植区域地膜污染程度,着力构建良好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体系。近期,崇信县组织专业力量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地膜残留监测采集工作。

本次监测综合考虑全县地貌特征、覆膜作物、种植制度、地块面积、覆膜年限等情况,在覆膜作物、地膜投入量、地膜覆盖方式等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在全县均匀布设5个监测点位,25个采集样点。每个样点规格为长1米、宽1米样方,通过对样方内0-30厘米耕层土壤用筛子仔细筛捡收集耕层地膜残留情况。

据了解,截至目前,残留地膜采集工作已全部完成,地膜清洗、阴干、称重及数据整理等实验分析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

农膜覆盖栽培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以来,与传统栽培相比,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抗旱节水、增产增收等作用,曾掀起了农业生产上的一场“白色革命”,农膜也成为继种子、农药、化肥后的第四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农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加快推进,农膜的使用量逐渐增加,生产上重使用轻回收,使得“白色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超薄地膜,成本低、易破碎、难回收,大量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导致土壤物理结构层次改变,严重影响土壤水分养分的运输,造成作物营养不良,产量下降。此外,残留地膜还缠绕作物根系、影响农事操作、破坏环境景观等,已成为阻碍农村生态优化、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崇信县通过开展农田地膜残留量监测工作,基本摸清了全县农田地膜残留数量,为建立健全农田地膜残留量数据库,加强全县地膜残留污染监管、防控及综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逐步解决土壤“白色污染”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大力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可降低地膜减量替代技术试验示范,不断减少残留地膜对土壤环境、农作物、农村人居环境的危害,切实筑牢地膜残留污染防线。”崇信县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站站长黄博华说。

作者:王红刚 赵富生

标签: 人居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现代青年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热文推荐

焦点资讯